應文涯 吳旻昊
江蘇省宜興市人民法院,江蘇 宜興214206
本文主要通過格式合同免責條款的概述以及民商法規制的依據、格式合同免責條款在相關法律中的規定以及民商法規制在格式合同免責條款中的有效途徑有效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有效改善。
1.格式合同概述
格式合同存在多種叫法和概述,其中大致有三種最為主要的觀點。首先是標準合同,這種合同存在另一種叫法附從合同,這項合同可以由國家根據相關法律制定,其內容包含了合同的所有條例;也可以由合作雙方的一方法人、相關組織機構或者國家相關機關制定。其次是格式款項。定義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格式條款主要是合作一方的法人由于自身的多次需求提前制定款項,并且合同需要由不指定的第三方人選進行監督,合同在確立過程中不能夠與對方法人進行商議[1]。
2.免責條款概述
所謂免責條款,是企業法人在合同制定時常加到的條款,這主要是為了免除法人的相關責任,這項免責條款存在廣義與狹義上的區分。從廣義上講,免責條款指的是完全免去法人的責任或者限制法人責任的款項,而在狹義上來說,就僅僅是指完全免去法人的責任。合作雙方可以在合同中提前約定,這主要是為了以后的合同執行中,免去或限制法人的責任,在格式合同中,免責條款主要是格式條款的形式表現,這是合同中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意義。
格式合同條款的使用主要是為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節約成本。但格式合同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提供材料或服務的法人在制定合同的具體條款時,由于自身處于絕對的市場和經濟上的地位,在合同內容的制定上經常出現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對方的條款。比如,土地管理條款、免責條款等,對于施工所造成的風險以及承擔,在合同不平等的分配。這樣一種情況下,處于絕對優勢的一方能夠得到其所有想要的,而相對較弱的一方也只能順從,根本無法與強勢的一方抗爭,從而失去了所謂的平衡。現代法制社會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需要通過法律等的相關手段來規范格式合同的制定,從而維護格式合同的正義與公平。
強制性條款規制是不考慮法人的主觀意志,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而有效運用。這一條款規制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民法方面。民法是一切法律的根本所在,這包括了所有有關民眾的法律法規。一般的法律法規都需要遵行民法的基本規定。民法在基礎誠信、民事行為方面、社會公共秩序方面都有明文規定。免責條款在制定時需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則,免責條款的生效受民法的保護,其相關內容的制定受著民法的約束,要本著不危害他人以及公眾利益的原則制定相關條例,進而保證廣大民眾的基本利益。免責條款所規定的內容如果超出了民法所規定范圍,則法律上不予以生效,并且在以后發生糾紛時,法律也要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的利益不會遭到損害。
由于法律不能夠包含所有的合同條款的詳細制定規范,而這種法律上自身的局限性,就成為了格式合同免責條款規制的主要障礙。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法律不能夠面面俱到,任何規范的法律都有其所顧及不到的地方。要合理的改善法律這一方面的局限性,就需要法律在制定形式上面有所選擇,主要對能夠細化的條例就加以細化,而且重要的法規需要明確其相關內容,充分實現內容的具體、詳盡,那些比較難以涉及的部分就可以采用概括性的語言來進行規定。根據這種制定形式,就出現了條例性條款規制和概括性條款規制。
條例性條款規制主要是法律規定時需要采用明文條例明確規定合同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而概括性條款規制是在法律規定時采用概括性、模糊化語言進行合同的規范。例如,合同法中明確規定:法人制定合同時。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依法辦事,要有基本的社會道德,不能損害他人以及社會的利益,這種規定就是整體上概括規定,從而規范某種行為,它不是具體到每個合同,而是對所有合同有著規范。條理性條款規制與概括性條款規制在法律運用上,往往不會分開規制,而是兩者互相結合,從而達到整體法律的完善。
格式合同免責條款在現實社會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加強民商法規制的力度,能夠有效規范其市場行為,從而保證廣大民眾的合法權益。
[1]吳霞.格式合同免責條款研究[D].復旦大學,2008.
[2]劉姍.格式合同免責條款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
[3]劉偉.保險合同免責條款效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
[4]高茜.論保險合同的免責條款[D].湖南大學,2011.
[5]薛貴濱.免責條款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