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違約形式探究
郝秀軍陳瓏中
遼寧大學,遼寧沈陽110000

摘要: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以非行政主體身份與普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的協議,已經成為現代行政管理中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和模式。本文主要從行政合同的概念入手,重點分析論證行政合同違約責任的構成、表現形式,旨在對行政合同違約責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礎理論。
關鍵詞:民事合同;行政合同;違約形式
中圖分類號:D925.23
作者簡介:郝秀軍(1989-),男,漢族,河北邯鄲人,遼寧大學2013級法律碩士(非法學)在讀,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陳瓏中(1990-),男,漢族,河南漯河人,遼寧大學2013級法律碩士(非法學)在讀,研究方向:訴訟法。

行政合同其實就是行政契約行為,是行政主體為實現高效的管理目的,提高行政效率,與普通公民、法人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訂立的合同。在行政合同之中,行政主體并不具有民事法人的身份,而是以行政主體的身份與行政相對人簽定的關于民事權利義務的協定,以合同的形式來達到維持與促進公共利益的目標。
行政合同一方面具有傳統意義上的權力因素,這主要體現為行政機關作為行政合同簽約一方仍然保留其原有的公權力身份,以確保實現最終的行政管理目的,同時,契約精神是任何一種契約的本質特征,行政合同也不無例外,行政合同是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協議,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公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行政合同不僅是公民參與行政管理,限制和約束行政權力的方式,同時也是政府加強社會管理和控制的手段。行政契約是契約規制領域中的一種行政權力表現形式,它是公法與私法的有機結合。因此,行政合同的違約責任不同于一般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
行政合同違約責任的認定必須遵循一定的歸責原則,行政合同與民事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行政合同的歸責原則完全可以借鑒民事合同。民事合同主要采用嚴格的過錯責任,同時也存在無過錯責任原則,關于行政合同中采用過錯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筆者看來,行政合同應以嚴格的過錯責任為主,同時兼以過錯責任原則。理由主要有:一是行政合同一般都是以某種公共利益為基礎,為了更好的實現高效的行政管理目的,此時,強調合同義務的絕對性和"合同必須嚴守”的規則就顯得萬分重要;二是采用嚴格責任原則能夠更好的促使雙方履行合同,嚴格責任原則使得任何一方合同當事人出現違約且無免責事由時就應無條件的承擔不利后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同履行威懾力的體現;三是在嚴格責任原則下,無違約行為一方只需舉證證明對方存在違約行為,而不需要對其是否具有過錯進行舉證證明,這不僅有利于方便當事人訴訟,同時也能有效的提高訴訟效率;四是堅持嚴格的過錯責任同時兼采過錯責任,在雙方出現違約行為時,依照雙方不同的過錯程度分配其應承擔的責任,真正做到過錯與責任相適應。
行政合同是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雙方主體共同構成,因此,就違約責任來說,也存在雙方不同的違約責任表現形式。
首先,行政主體違約責任在民事合同違約責任的基礎上又有其自身與眾不同之處。行政合同違約形式也包括拒絕履行、遲延履行、不適當履行以及加害給付等,除此之外,行政合同還有實現行政管理的目的的性質屬性,因此這就需要在行政合同中賦予行政機關一定的監督和指導權。具體而言,就是行政機關針對違約一方有直接強制執行權、直接解除契約權;對于因違約而上升為違法的義務履行一方擁有一定的行政制裁權;以及對行政合同的解釋權。上述權利我們一般歸結為行政機關的行政優益權,擁有行政優益權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濫用職權現象,具體表現為:一是濫用指導和監督權。濫用指導權主要針對的是行政機關利用自身職權強行要求合同履行一方作出于己不利的變更,從而以便更好的實現行政機關自身權益最大化。濫用監督權則主要指行政機關利用監督之名任意干涉合同向對方變更合同的履行,不正當地妨礙相對人履行合同并為自身謀取法外之利。二是濫用制裁權。濫用制裁權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行政合同的過程中,對行政相對人對任意制裁和對違法行為的隨意制裁。三是,濫用單方面變更、終止合同的權力。這主要就是針對行政機關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任意的對合同作出變更或終止的行為。除此之外,行政主體仍然有其他形式的違約表現,如濫用合同解釋權以及其他行政主體能夠履行義務而不履行的行為。
其次,行政合同相對人違約也包括拒絕履行、遲延履行以及不適當履行和加害給付等形式。同行政主體類似,行政相對人合同違約形式也存在自身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為:一是對行政主體的監督和指導不能夠及時高效的改進;二是不履行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制裁;三是對行政主體變更、終止合同的行為設置諸多障礙以致其無法有效實現目的。除合同當事人的基本的合同義務外,合同相對人還需要履行法定義務,并積極配合行政機關作為合法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保障公眾利益的順利實現。
行政合同作為現代行政管理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在行政管理中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行政合同的訂立和履行是為了更好的增進社會管理,更好的完善社會公共利益,這就要求合同雙方要能嚴格根據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一旦其中一方出現違約行為就需承擔與其自身過錯相應的責任,其目的終歸是為了更好的督促各方盡職盡力履行合同義務。
[參考文獻]
[1]陳志龍.論行政合同違約行為的不同表現[J].甘肅法治之窗,2010(2).
[2]王利明.違約責任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