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的法律地位
陳浩宇
河北大學,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合伙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合伙法律地位的不明確,影響著我國合伙制度的完善,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合伙的法律地位進行探討極具必要性。本文通過探討合伙是否擁有財產自主權、獨立的意志、名稱和組織機構以及能否承擔民事責任,淺析合伙的法律地位。
關鍵詞:合伙;民事主體資格;合伙企業
中圖分類號:D913
作者簡介:陳浩宇(1989-),男,漢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傳統民法理論確定了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主體資格,形成了二元主體制度。自然人和法人是民事主體,是毋庸置疑的。我國法律確認了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主體資格,但是關于合伙的民事主體資格,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我國《民法通則》從合伙人的角度把合伙分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個人合伙和法人與法人之間的企業合伙兩種,并且分別規定在自然人和法人中。從這種獨特的立法上看,似乎合伙不具有獨立民事主體地位。但是第三十三條規定個人合伙可以起字號,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這一規定又肯定了合伙的組織性。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制定了《合伙企業法》,從組織體的角度規范合伙企業,但是未明確規定合伙企業的民事主體資格。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和法律的完善,深入研究合伙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具有深遠的意義。
判斷組織體是否具有民事主體資格需要考慮兩個方面:是否是客觀存在的獨立的社會存在;是否得到法律的承認。是否獲得法律確認具體而言就是法律對其主體地位予以承認并按照法律規定履行相應的法律程序。是否是客觀存在的具有獨立性的社會經濟實體要具備以下條件: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場所,并且具有一定的組織規則,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對外活動,擁有獨立的財產和意志,能夠承擔民事責任。滿足以上兩個方面,可以認定其具有民事主體資格。
一、合伙擁有財產自主權
擁有財產自主權,首先指組織體擁有一定的財產,其次指組織體對其所擁有的財產有支配權。具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字號的合伙組織,擁有自身可支配的財產。擁有一定的財產是成為民事主體的重要的物質基礎。組織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進行民事活動,都要以一定的財產作為基礎。合伙擁有財產權。合伙人以一定的財產出資,該財產成為合伙企業的財產,合伙對該財產擁有支配權。我國《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財產的處分應當照合伙協議或經全體合伙人同意,對合伙人處分合伙財產的行為做出了嚴格的限制,例如不得隨意抽回資金。可見,合伙人和合伙企業的財產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分離,合伙企業對合伙財產享有所有權。由此可知,合伙在合伙關系存續期間有相對穩定的財產,且對該財產有支配權。
二、合伙能夠承擔一定的責任
根據我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對于責任的承擔是先以合伙企業的財產進行清償,合伙人才以個人財產承擔無限連帶的補充責任。可見,合伙企業責任和合伙人責任在時間上和順序上有一定程度的分離,合伙企業以其所擁有的全部財產承擔責任,合伙人僅以其個人財產承擔補充連帶責任。
三、合伙有自己的名稱和組織機構
合伙有自己的名稱。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名稱是設立合伙企業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便于合伙開展對外事務,便于人們區分與識別。
合伙協議調整合伙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規定合伙人的權利和義務,其中權利主要包括合伙事務執行,合伙通過合伙協議使其內部形成合意,再通過合伙協議約定的執行方式執行。依據《合伙企業法》,合伙事務執行包含對內與對外兩個方面。對內合伙事務執行包含三種情況:全體合伙人共同執行;約定幾名合伙人為執行或約定某些事務由幾名合伙人為執行;合伙負責人執行。對外合伙事務執行則是通過委托的方式執行合伙事務,可以委托一個合伙人也可以委托數個合伙人。事務執行方式與事務執行人的選擇是合伙集體意志的體現,通過此種方式構建了屬于自己的執行機構。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合伙有自己的組織機構。
四、合伙有自己的意志
首先就合伙成立的基礎而言,合伙協議是其成立的基礎。合伙協議是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的結果,是調整合伙人內部法律關系的準則。合伙協議對合伙的作用類似于公司章程對公司的作用。合伙人按照合伙協議調整內部關系,形成體現集體意志的對外決策,說明合伙現全體合伙人意愿的集體意志。
其次,就合伙事務執行而言,其方式的選定和人員的選定是合伙通過合伙協議或經全體合伙人的同意而達成全體合伙人的合意,是全體合伙人的集體意志的體現,區別于合伙人的個人意志。雖然合伙人的個人意志可以在訂立合伙協議時或依表決程序上升為集體意志,但是在個人意志成為集體意志之前,個人的意志要受到諸多的限制。伙協議調整內部關系,合伙協議本身以及依據合伙協議規定的規則形成的合伙人合意都是集體意志。集體意志形成后,依據合伙協議約定的執行人執行體現集體意志的決策,對外發生法律關系,其效力及于全體合伙人。合伙有自己的意思形成和表達機制,滿足了有自己意志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茍軍年.論合伙的性質及法律地位[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3(71):37.
[2]龐歡.民事主體資格初探兼論非法人團體民事主體資格[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3]張玉敏.民法(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01.
[4]呂英民.合伙民事法律地位探析[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