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月
蘭州大學法學院,甘肅 蘭州730107
本條之構成要件:“于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或對于其依法執行之職務公然侮辱?!逼澘稍俜譃閮煞N情形:(一)侮辱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限于當場。(二)侮辱公務員職務:依法執行之職務;限于公然。
臺灣刑法第309條第1項規定針對“公然侮辱人”處罰。為保護被害人之抽象情感,避免其人性尊嚴遭受不當侵害。然而,臺灣刑法第140條第1項針對公務員侮辱部分,限于其“依法執行職務時”。之所以加了此項限制,是為與其第309條區別,某程度而言亦是立法者為彰顯特定法益所為之規定。
蓋如“公務員”本身如果非于執行職務時遭受侮辱,依第309條處理即可。而當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即代表國家公權力行使,為維護國家執行公共事務順利,立法者特以本條規范。另一方面,亦有對公務機關本身的威信與尊嚴予以維護之意。
與刑法第309條比較后,可以發現本罪成立須限于“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據此得知本罪規范目的不單只是保護公務員的“個人”名譽,更重要的是在維護“國家權力”運作。另外,如真為保護“公務員”個人名譽,以刑法第309條為之即可,實不須以本條對公務員個人名譽特別保護。
(一)(85年度臺上第238號判決)(國家法益或公務員個人法益)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侮辱公務員罪,屬妨害國家公務執行,為侵害國家法益,并非侵害個人法益犯罪,如對于公務員二人以上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仍屬單純一罪,并無刑法第五十五條所謂“想象競合犯”法例適用。
(二)(臺北地方法院102年度易字1094號)(構成犯罪之行為要件)
被告認為警察未積極處理檢舉案件而對其執法態度有所質疑,雖使用言詞失過激,但針對具體事實,依個人價值判斷提出主觀且與事實有關連意見或評論,縱使批評內容足令被批評者感到不悅,尚未至“粗鄙謾罵”程度,與侮辱公務員及公然侮辱罪構成要件不合。
被告路見不平,勇于檢舉交通違規案件,誠值嘉許,但被告未能尊重警察執法順序,且因不信任警察而拒絕出示身分證明,并以“爛警察”言詞指摘聶振祥,固有不當。惟被告既系針對具體事實提出個人評論,且依一般國民生活經驗,上開言詞尚未達到“粗鄙謾罵”。
(三)(73年臺非字第243號)(構成犯罪之主觀要件)
被告系觸犯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項妨害執行職務罪及同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項前段侮辱公務員罪,所犯二罪,其目的在妨害公務,有方法結果牽連關系,應從一重妨害執行職務罪處斷。
(四)(新北地方法院101年度易字3627號)(個案情況中合理懷疑情況)
法官認為,刑法第140條侮辱公務員罪,目的僅在維護國家政府機關和所屬執行公權力人員的尊嚴,不容民眾公然謾罵,但不包含民眾對公務執行“純正的信賴”,也就是民眾“合理的質疑”。法院審理后,胡男涉嫌侮辱公務員罪部分無罪。
(一)《法國刑法典》第433-5條規定侮辱公職人員罪(Outrage à agent public):對負責公共服務的任務的人員,在其執行任務中或因其執行任務,用言語、動作或威脅、非公開的任何性質的文字或圖像,或發送任何物品,足以損害其尊嚴,或足以損害其受托的職務所應得的尊重,構成侮辱罪,科7500歐元罰金。當侮辱是對公共機關的執法人員作出時,處六個月監禁并科7500歐元罰金。當侮辱是對負責公共服務的任務的人員作出,并且事件在學?;蚪逃龣C構里面發生,或當學生出入時在這些機構附近發生,處六個月監禁并科7500歐元罰金。當侮辱是多人共同作出時,第一段所指的侮辱處六個月監禁并科7500歐元罰金,第二段所指的侮辱處一年監禁并科15000歐元罰金。
(二)《澳門刑法典》第175條、第176條規定侮辱罪,最高可處三個月徒刑,或科一百二十日罰金,而第178條規定對“公務員、教學人員、公共考核員、證人或律師”,“在執行其職務時或因其職務”而作出侮辱,構成加重侮辱罪,刑罰加重二分之一。
(三)新加坡國會在2014年通過《防止騷擾法案》,將原來的侮辱公務員罪,擴大涵蓋范圍至公務員及公共服務人員。任何人如果因為公務員或公共服務人員的職務,而向其作出不雅、威嚇、辱罵或侮辱的言行或通訊,會被判最高5000新加坡元罰款或最長一年監禁。
綜上,各國(地區)規定的侮辱公務員罪有異曲同工之處,均為維護國家公權力之行使及所屬執行公權力人員的尊嚴,絕非維護公務員個人名譽法益。
[1]<臺灣刑法典>.
[2]<臺灣刑事判例>.
[3]羅結珍.法國刑法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5.05.
[4]趙秉志,熊成乾.澳門刑法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