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會計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的應用研究
牟文華
山東警察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摘要:近幾年來,經濟犯罪案件呈現出了居高不下的態勢,難以有效遏制,因此,經偵部門的工作任務非常艱巨,他們不但需要了解各項偵查技術和手段,還需要重點掌握經濟犯罪偵查的專門技術方法,例如司法會計技術。本文從司法會計技術的實踐出發,側重于從實務層面對司法會計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的應用進行系統的探討,以期提高司法會計技術的應用能力,為理論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司法會計技術;經濟犯罪偵查
中圖分類號:D918;D926
作者簡介:牟文華(1981-),女,漢族,山東濟南人,管理學碩士,山東警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會計理論和司法會計理論。

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但社會上就出現了一批不法之徒趁機以舞弊欺詐等形式侵吞國家財產或者將他人財產據為己有,此時的經濟犯罪案件急劇上升。但是,當時的偵查機關缺乏既懂會計、審計知識,又精通法律、偵查知識的專業人才,一度陷入尷尬境地。為了扭轉這種尷尬局面,司法會計應運而生了。1985年6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為了適應反腐斗爭的需要,在大連召開了全國檢察系統刑事技術座談會,首次提出了在全國省市兩級檢察機關設置司法會計鑒定門類,并納入檢察刑事技術系列。之后,司法會計學作為一類專門的應用型學科在我國真正興起并蓬勃發展起來。
一、司法會計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應用的必要性
經濟犯罪,是指發生在經濟領域的犯罪,大多涉及財稅、金融、外貿、工商等領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司法會計人員運用司法會計技術,針對經濟犯罪案件中涉及的財務會計資料或相關財物問題進行檢查,或者針對案件中涉及的財務會計問題進行鑒別判斷,正是適應了現階段經濟犯罪日益猖獗,傳統偵查手段幾乎失效的現實背景。
司法會計技術是為了提高經濟犯罪案件查證和取證的能力,提高偵破經濟犯罪案件的能力,提高同經濟犯罪案件斗爭的能力而產生的,是經濟犯罪偵查中的必備技術。筆者贊同“二元論”的觀點,將司法會計技術分為司法會計檢查技術和司法會計鑒定技術,本文接下來將從這兩方面分別探討司法會計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的具體應用。
二、司法會計檢查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的應用
司法會計檢查技術,也稱司法會計檢查,是指在訴訟中,為了查明案情,對涉案財務會計資料及相關財物依法進行專門檢查的一項司法檢查活動①。司法會計檢查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司法會計檢查的基本方法,即從會計、審計檢查中衍生出來的技術方法②,例如審閱法、復算法、比較法等方法;另一類就是司法會計檢查的特有方法,即與偵查學相結合的不同于一般審計的特有方法和技巧,例如證據鏈接法、循跡追蹤法、橫向擴大法等方法。本文將重點探討司法會計技術的特有方法。
(一)證據鏈接法
證據鏈接法,是指司法會計檢查人員首先將已經收集到的會計證據進行歸類、核對,然后利用會計學原理將相關業務的相關證據鏈接在一起,最后把所有的經濟業務用相關證據連貫表述出來,以期發現蛛絲馬跡。
案例:某案例中,針對涉案國有企業的廣告費支出,司法會計檢查人員首先將全部的廣告費用進行歸類(按照不同的代理商進行歸類)、逐一核對,結果發現確實有一家代理商的廣告費發票存在問題。然后,司法會計檢查人員就針對這個代理商與該國有企業的廣告費業務展開調查,查閱相關合同,結果發現代理商的發票與合同金額是不一致的,偵查人員隨后就詢問了涉嫌造假的代理商,原來是該國有企業的審核員張某利用職務之便,指示代理商虛開廣告費發票以套取利益由張某個人非法占有。最后,司法會計檢查人員就根據此情況,繼續追查張某的問題,查出了張某指示代理商利用虛開發票冒領占用公款達30多萬元的犯罪事實。
(二)循跡追蹤法
循跡追蹤法,是指根據已經查實的部分犯罪事實,通過進一步追查相關會計資料,全面查出犯罪嫌疑人的所有犯罪證據的方法。
案例:某案例中,經檢查,司法會計檢查人員發現某公司11月有一筆收到管理費用50萬元的業務,同年12月,又以相同名義轉出。這一業務顯然不符合常理,并且一借一貸“管理費用”賬戶的賬務審批程序也不符合規定,因此,司法會計檢查人員懷疑其中存在套取資金的嫌疑。接下來,檢查人員就根據這一問題,進一步追查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會計資料,發現該公司收到該管理費用50萬元后,是按照該公司總經理張華的指示轉出到某科技公司賬上。而繼續追查此科技公司,檢查人員發現,這筆50萬元的款項已經于其后的幾個月內分批轉入到了張華的個人賬戶中。到了此時,張華才終于承認其通過幾次輾轉貪污50萬元的犯罪事實。
(三)橫向擴大法
橫向擴大法,是指由點及面,由已經查出犯罪事實的項目擴展到其他相關會計資料中,變抽查為詳查,以全面查清犯罪數額、犯罪手法等情況。
案例:某案例中,司法會計檢查人員發現犯罪嫌疑人存在多次使用往來賬項套取現金的情況,這時,檢查人員就可以根據往來賬項判斷出與此相關的貨幣資金賬戶也可能存在問題,于是,進一步追查貨幣資金賬戶,以全面查清該犯罪嫌疑人存在的所有犯罪事實和犯罪手段。
(四)內查外調法
內查外調法,“內查”是指在被檢查單位的內部進行財務信息的檢查,“外調”是指在被檢查單位的外部進行外部信息的調查取證,將內查和外調結合起來,就是要求檢查人員將賬面財務信息和賬外調查信息結合起來,相互印證,以查出貪污腐敗和非法侵占等相關犯罪事實的檢查方法。
案例:某案件中,司法會計檢查人員發現被檢查單位的印刷業務舍棄了距離較近的數十家印刷廠,而選用了距離較遠的郊區的一家印刷廠,于是檢查人員就針對該單位的印刷業務展開調查,發現印刷廠的賬上,有一筆業務不同尋常。這筆業務的賬務處理顯示的是發放了職工補助,每人1000元,共20人。后檢查人員詢問印刷廠的會計人員,她們承認是受廠長指示將此20000元轉入了廠長的個人賬戶,而廠長亦承認此20000元最終是轉入了被檢查單位的辦公室主任的個人賬戶,為了獲得印刷業務向其行賄之用。
三、司法會計鑒定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的應用
作為司法鑒定的一種特殊類型,司法會計鑒定是會計、審計等專門知識在訴訟中的主要應用,也是司法鑒定與會計、審計等知識的結合運用。司法會計鑒定,是指為了查明案情,指派或聘請具有司法會計專門知識的人員,對訴訟中需要解決的財務會計問題進行鑒別判定的一項司法鑒定活動。
司法會計鑒定是一個鑒別判定財務會計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采用邏輯思路而形成鑒定意見的,這些邏輯思路就是司法會計鑒定技術。本文以平衡分析法為例探討司法會計鑒定技術在經濟犯罪偵查中的應用。
平衡分析法,是指以價值運動規律性所反映的量的平衡關系作為鑒定原理的一種司法會計鑒定方法。平衡分析法的設計理念就是要根據價值運動的規律性所反映的量的平衡關系來進行司法會計鑒定,而價值運動所反映的量的平衡關系包括靜態平衡(相對靜止的時點的價值的量的平衡)和動態平衡(資金轉換過程中的價值的量的平衡),因此,平衡分析法可以分為靜態平衡分析法和動態平衡分析法。
(一)靜態平衡分析法
靜態平衡分析法,是指根據特定時點的參照量量值與分析量量值之間的靜態平衡機制(相對靜止時點的價值的量的平衡機制)設計的一種鑒定方法。
企業進行日常的生產經營,首先要有財務主體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這就是資產,而這些資產來自于哪里呢?資產通常來自于兩個渠道,一方面來自于負債,即財務主體因形成資產而舉債③、欠債④的價值總額;另一方面來源于所有者權益,即所有者的投資和留存收益所形成的價值總額。因此,這一平衡關系用公式來表示:
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⑤
此公式左邊表示資產的價值總額,右邊表示資產的來源的價值總額,即資產價值與其來源價值是相等的。鑒定事項涉及財務會計問題中的某一數據時,可以根據初步檢驗的結果,確定是否按照靜態平衡原理來分析、推導相應的數據,并根據初步檢驗意見,確定具體的靜態平衡關系。
接下來,根據鑒定事項、靜態平衡關系及基本證據情況,設定參照量的選擇范圍。
最后,根據對財務會計資料詳細檢驗結果,找出并確定參照量的量值。根據量的靜態平衡關系,利用平衡公式試算是否平衡或計算出分析量的量值。根據計算確認的分析量的量值,分析確認財務會計資料對某項會計要素或財務數據的記載內容的真實性,或分析其他需要進行鑒別判斷的財務會計業務事實。用平衡分析法主要是推導某一分析量的量值,很多鑒定事項并非直接要求鑒定人推導某一分析量的量值,實際的司法會計鑒定中,可能還需要利用這一分析量的量值來判斷相應的鑒定事項。
(二)動態平衡分析法
動態平衡分析法,是根據動態平衡原理——在參照量與分析量的轉換過程中其量值不變的平衡機制設計的一種鑒定方法。
動態平衡分析法是運用了資金轉換前后所存在的量的平衡關系,來鑒別確認涉及到資金的取得、形成、運用、運行結果等方面的財務問題及相關的會計處理的真實性、準確性問題。
首先,在轉換前客觀上必須實際存在著轉換所需的同量資金,這是任何資金轉換成立所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如果不存在這一前提條件,資金轉換就不可能進行,轉換事實也就不會成立。
然后,考察分析資金轉換結果是否發生。資金轉換結果的發生,表明資金轉換實際完成和存在,而如果未出現資金轉換的結果,則表明資金轉換未完成或根本不存在。考察分析資金轉換的結果是否發生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檢驗與轉換后新增資金有關的財務資料,首先應嚴明是否存在該項資金,然后研究其相關資金來源問題。
接下來,考察分析資金轉換過程中是否保持了量的平衡關系。考察分析資金轉換過程中是否保持了量的平衡關系,一方面可以解決資金轉換的真實性、資金轉換是否完成以及資金轉換結果是否符合量的平衡關系等財務問題;另一方面,在確認相關財務事實的基礎上,可以解決在會計處理方面是否存在未正確反映資金轉換過程中的量的平衡關系的情形,以及這類情形的出現對會計要素的核算及會計信息的影響和影響程度等會計問題。
[注釋]
①于朝.司法會計概論[M].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14.7.
②會計、審計檢查的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即順查法、逆查法、詳查法、抽查法等;技術方法,即審閱法、復算法、核對法、比較法、勘驗法等;非技術方法,即詢問法、詢證法等.這些方法中,基本方法本身并沒有針對性,顯然不符合司法會計檢查的需要,因為司法會計檢查本身是具有明確的針對性的,即針對案件中具體需要查明的地方進行檢查,因此,基本方法不適合應用到司法會計檢查活動中.而非訴訟方法本身,由于其屬于預審學研究的范圍,因此也不適合應用到司法會計檢查活動中.
③舉債是指財務主體通過貸款、賒貨等形式形成的債務.
④欠債是指財務主體應當使用資產支付而尚未結算的情形形成的債務.
⑤會計學上將“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這一公式稱為會計恒等式,是確認會計賬戶余額平衡關系的基本依據.
[參考文獻]
[1]俞敏.司法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2]于朝.司法會計檢查實務[M].上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4.
[3]于朝.司法會計鑒定實務[M].上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