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珊
【摘 要】 目的 了解成都周邊農民工子女不同年級、不同性別自我意識發展情況。方法 從成都周邊農民工小學隨機抽取四、五、六年級325名兒童為研究對象,施測兒童自我意識量表。結果 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各分量表得分大部分低于城市常模;智力與學校、軀體外貌屬性分量表中四年級與五、六年級差異顯著,五、六年級間差異不顯著;軀體外貌與屬性、合群分量表中,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差異顯著。結論 與城市相比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普遍偏低,且中高年級間、不同性別間存在差異。
【關鍵詞】 農民工 兒童 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起著調節作用[1]。18歲之前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自我意識形成出現偏差,將對其行為表現乃至人格形成產生較大的影響。
“農民工”是一群拿著農村戶口游走于城市之間的打工者,自身文化程度的局限性,工作、生活的不確定性,使農民工子女的自我發展問題、教育問題,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那么,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發展如何?與城市兒童相比存在怎樣的差異?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從成都市周邊三所農民工學校隨機抽取四、五、六年級兒童共計325人。其中,四年級男生59人、女生56人;五年級男生53人、女生55人;六年級男生50人、女生52人。平均年齡為10.5歲。
1.2 測量工具
Piers—Harris 的兒童自我意識量表,主要用于評價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狀況,共有六個分量表:行為、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適用于 8—16 歲兒童。總分低于 46 分,兒童自我意識水平較低,說明被試自信心不足、自我評價偏低等問題;得分高于 58 分,兒童自我意識水平較高,說明被試對自己要求過高,易導致焦慮等情緒的產生[2]。
1.3 方法
分班級逐一進行團體實測,統一指導語。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對測量結果進行t檢驗、ANOVA 方差分析。
2 結果
2.1 不同年級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各分量表比較
與兒童自我意識量表的中國城市常模相比較:行為分量表中四年級、六年級得分低于常模,五年級得分高于常模;智力與學校分量表中四、五、六年級得分均低于常模,四、五、六年級間得分 p 值為 0.000 ,小于 0.001,差異性顯著;軀體外貌屬性分量表中四年級和五年級得分低于常模,六年級得分高于常模且四五六年級間得分 p值為 0.000 ,小于 0.001 ,差異顯著性明顯;在焦慮分量表中四年級得分高于常模,五年級和六年級得分低于常模;在合群分量表中四年級和五年級得分低于常模,六年級得分接近常模;在幸福與滿足分量表中四、五、六年級得分均低于常模(見表1)。
2.2 不同性別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總分及各因子的差異顯著性比較
在軀體外貌與屬性、合群分量表中,男生得分較女生低且統計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分量表和總分上男生女生沒有顯著性差異(見表2)。
3 討論
3.1 不同年級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比較
已有研究表明兒童自我意識在三、四年級發展較為平緩,五、六年級是快速增長階段[3]。本研究統計結果和該結論一致。與兒童自我意識量表的中國城市常模相比較,各年級兒童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合群、幸福與滿足的得分是低于常模。從社會環境因素來看:農民工流動性大,一般生活在城市臟、亂、差的地帶;長期以來,他們的身份沒有得到社會認同,社會對他們存有歧視和偏見。農民工子女來到城市無法享有與城市兒童相平等的受教育權利,不平等和被忽略很難對周圍環境產生積極的認知[4]。家庭因素:一般農民工家庭都不富裕,在子女教育、生活上的投入少。農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大部分都不懂得“教育”,加之工作艱辛,父母照顧子女的時間也不多。同伴關系:農民工子女來到城市過去穩定的同伴關系斷裂,需要重新認識新的朋友[5]。但他們從認識上、穿著打扮上、行為上都與城市兒童有差異,這些差異使城市兒童本能地排斥農民工子女,甚至有的被嘲笑后還會慢慢地走向自卑、自我否定的狀態。
在自我意識各分量表中,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上三個年級有顯著性差異,在事后檢驗中,智力與學校情況、軀體外貌與屬性上四年級和五、六年級存在顯著性顯著,五、六年級差異不顯著。在智力與學校方面,智力是思維的核心,小學是思維發展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為促進思維的發展,教育工作者在高段教學中安排了與該年齡階段相符的教學內容,學習難度明顯提高的同時使兒童思維得到了訓練。學生為了更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逐漸對學校、老師和同伴產生了依戀的情緒,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下,智力水平也在逐步發展。軀體外貌與屬性方面,從整體社會發展來看現今孩子都比較“早熟”,一般情況下 13、14 歲開始進入青春期,現在的孩子 11、12 歲就有進入青春期的跡象。青春期很典型的特點就是“半成人化”,孩子總喜歡以“小大人”的形象出現,開始很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如:喜歡照鏡子、穿漂亮衣服,甚至還會產生對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不太滿意的想法。加之與城市兒童接觸日益增加,就會更加關注自己的形象。故而,高年級學生對自己的軀體外貌的關注明顯提高。
3.2 不同性別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比較
已有研究表明男女生自我意識各個分量表中,男生在行為和合群分量表中得分低于女生[6]。在本研究中,男生自我意識得分低于女生,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各分量表上男生在行為、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合群、幸福與滿足感分量表上的得分低于女生,與已有的研究大體相符,其中本研究發現在軀體外貌與屬性、合群分量表上男女生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提示女生對個人形象關注度高于男生,在城市生活的適應性上優于男生,可能與女生更順應、更喜歡群體活動,對團體具有依賴性較強的性格相關。
綜上所述,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各分量表得分大部分低于兒童自我意識量表的中國城市常模;在智力與學校、軀體外貌屬性分量表中四年級與五、六年級具有顯著性差異,五、六年級間差異不顯著;在軀體外貌與屬性、合群分量表中,男生得分低于女生且具有顯著性差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工子女人數也在不斷增長,由此帶來的農民工子女自我意識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心理、行為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如何從社會、家庭、學校、個人角度去引導這一群體健康穩定的發展將成為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4.
[2]蘇林雁,萬國斌,楊志偉,等.Piers—Harris 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在湖南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4(01):14-18.
[3]官旭華.兒童自我意識[J].國外醫學:社會學分冊,2001,18(3):14 -17.
[4]安芹,賈曉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自我意識的現狀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04):37-40.
[5]周愛琴,石淑華.兒童自我意識的理論模型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 社會醫學分冊,2003(01):24-28.
[6]劉曉華,徐改玲,甄龍,等.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變化特征[J].精神醫學雜志,2012(03):30-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