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在重慶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渝東北11區縣被定位為生態涵養發展區。
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提出,新常態下,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北區縣應該如何作為?
對于渝東北區縣來說,生態是最大的特色,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最大的本錢。所以我覺得可以立足生態,全面構建特色農林、清潔能源、優勢礦產、文化旅游、商貿物流等生態產業經濟體。
做優特色農林產業。以特色效益農業為抓手,因地制宜地優化糧油、蔬菜、柑橘、畜牧、魔芋、中藥材、干果、小水果等各類產業布局。結合地形實際情況,低山丘陵地區可以重點打造長江柑橘帶、城郊蔬菜帶;中山地區重點打造糧油、脆李、茶葉、花椒及農牧結合的特色生態農業示范區;高山地區重點發展規模化的烤煙、中藥材、干果、高山蔬菜及草食畜牧業等。同時,要加強農林產品的品牌策劃、包裝和宣傳,提升市場影響力。近年來,巫山縣就建成3個萬畝、10個千畝、100個百畝特色效益農業示范園,還被授予“中國脆李之鄉”“中國廟黨之鄉”;同時“巫山柑桔”“黛溪粉絲”等產品市場影響力也不斷擴大。
做足清潔能源產業。渝東北區縣可以積極推廣使用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加快推進水電開發建設,重點發展“低消耗、無污染”的農產品精深加工、中醫藥制品以及輕紡產業等。比如我們巫山縣,就加快推進了云奉巫天然氣長輸管網建設,在2020年前分三片逐漸在各鄉鎮推廣使用天然氣;啟動紅椿風電場建設,積極推進涼風埡和青山頭風力發電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水電開發建設,到2020年,水電開發達到18.5萬千瓦。
做強優勢礦產產業。渝東北區縣礦產資源豐富,各區縣可以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在安全、生態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循環型礦產業,走生態化發展道路。比如我們巫山縣,就適時啟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項目,促進油氣替代,減少原煤消耗;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和技改擴能,走規范化發展道路,將全縣煤炭產量穩控在300萬噸。
做特文化旅游產業。有著豐富旅游資源的渝東北區縣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接待功能,加快構建旅游標準化體系,同時打破壁壘,構建一個特色旅游經濟帶,具體可以通過建立定期協商機制,共同打造景區基礎設施、共同組織游客和優化線路等方式來實現協作,還要加大旅游宣傳推廣力度。文化旅游資源注重“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各區縣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實現錯位發展。比如我們巫山縣,就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堅持山水結合、文旅融合、水陸并進,打造了大小三峽、神女峰神女溪等多個星級景區,形成集群效應,并將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廣泛融入景區建設;加快建設巴渝魅力美麗鄉村,推動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做活商貿物流產業。渝東北區縣可以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鐵路、高速公路為主軸,信息化為支撐,打造覆蓋庫區周邊區域、輻射陜鄂地區的物流網絡平臺,形成集交易、集散、配送、倉儲一體的邊貿物流中心;可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會展經濟,加快金融平臺建設,與商貿物流中心相結合,配套完善金融網點網站,支付結算、存儲等,構建商貿物流信息網絡;可引進一批物流企業,打造商貿物流載體,同時要加強區域協作,打通商貿物流節點。比如我們巫山縣,就規劃建設有渝東農產品交易市場、楚陽綜合物流園、龍井貨運物流園、早陽紅葉商圈,同時加快了廟宇、騾坪、當陽等重點邊貿集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