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喚醒沉睡資金正在行動
——財政部開展盤活地方財政存量資金專項檢查綜述
●本刊編輯部

3月2日,財政部下發《關于開展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有關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3月20日至4月20日期間開展盤活地方財政存量資金專項檢查,標志著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此次檢查呈現出三大特點:在檢查范圍上,要求各省市州覆蓋面達到100%,抽查部分縣級財政部門,并至少應延伸檢查4個資金使用管理部門。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完成該項檢查任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在檢查方式上,采取交叉檢查的方式,專員辦交叉檢查省本級,財政廳負責就地組織檢查專員辦抽查之外的其他地市。開展跨地交叉檢查對專員辦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檢查內容上,具體包括一般公共預算結轉結余資金清理情況,政府性基金預算結轉資金清理情況,轉移支付結轉結余資金管理情況,部門預算結轉結余資金管理情況,預算周轉金、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管理情況,以及其他情況。其中,重點檢查地方各部門各單位未嚴格落實國務院規定,預算執行進度緩慢、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不力等問題。
《通知》出臺之后,各級財政部門積極組織力量,火熱投入財政存量資金檢查工作中。作為專員辦職能轉型后開展的首次檢查,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紛紛提前謀劃,統籌安排,以確保檢查取得良好成效。
為了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檢查,各專員辦在開展檢查前組織系統培訓,開展形式各樣的專業學習,為更好地推進專項檢查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吉林專員辦、安徽專員辦通過及時學習政策文件,赴地方財政部門取經,了解系統操作,以適應檢查工作需要;北京專員辦、廣西專員辦、甘肅專員辦采取個人自學與集中討論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要求每位參檢人員認真自學相關政策法規,另一方面對重點文件進行集中討論,同時還邀請地方財政部門同志進行業務培訓,使大家對檢查工作有深入認識。
由于大部分專員辦干部對財政存量資金業務不太熟悉,在開展檢查前,海南專員辦通過派員去威海參加預算專題培訓班、參加財政部視頻培訓及內部學習互相講課等方式,提高參檢人員專業素質;河南專員辦在匯總檢查重點難點的基礎上,擬定培訓提綱,有針對性地邀請專家對參檢人員進行培訓。同時還通過現場觀摩學習、熟悉各種信息管理系統操作流程等實地學習方式提升檢查人員素質;上海專員辦將該項檢查融入新常態經濟形勢中,要求提高檢查認識,清晰“一體兩翼”的思路,“一體”為穩增長、惠民生的總體目標,“兩翼”為獲得真實完整的財政存量資金數據和疏通財政存量資金出口,做到目標明、思路清,為檢查提供明確、有效的指引。

內蒙古專員辦對財政存量資金檢查展開討論
此外,內蒙古專員辦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方式,多方“拜師解疑”,打實知識基礎。一是向自治區財政廳學習。邀請財政廳相關處室的同志介紹了財政存量資金相關的制度規定、實際運行中可能存在的形態等,詳細解讀了財政決算報表、部門決算報表口徑等,加深了對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二是向基層財政局學習。組織全體檢查人員前往包頭市東河區財政局進行實地學習,實際操作預算執行系統、國庫支付系統等軟件,查閱財政決算報表、部門決算報表等資料,直觀了解了財政部門內部管理運行方式,初步確定了檢查的入手點;三是向在該辦掛職的基層財政同志學習。由其介紹各類業務的實際運行方式和可能存在的問題等情況,使檢查組同志對相關業務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及時溝通是有效開展檢查工作的前提。為快速了解檢查對象情況,盡快打開檢查工作局面,河南、貴州、福建、江西、青海等地專員辦通過召開進點見面會等方式,及時與財政廳相關部門及被檢查單位進行溝通,確保檢查高效推進。
北京專員辦注重溝通匯報,確保檢查有序開展。一是對上向監督檢查局積極匯報請示,明確檢查工作的重點和要求,確保準備工作有的放矢。二是對外積極與廣東省財政廳聯系,獲取第一手填報資料并進行深入分析,為做好選戶、實地檢查等后續工作打牢基礎,同時將備查資料清單和有關檢查要求及時傳遞給對方,便于進點后工作無縫銜接。三是對內加強檢查組人員之間的溝通。檢查組由監督檢查處和外聘事務所人員共同組成,通過溝通增進了解,便于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

青海專員辦財政存量檢查組進點湖南省財政廳見面會
上海專員辦一方面加強內外聯動,既做好與本辦后續審核處室統計口徑上的探討,又做好與當地財政部門前期清理經驗的溝通,就可能遇到的口徑不清、界定不明等事項做好充分的估計和預案。另一方面,加強與檢查地財政部門的前期聯絡與溝通配合,做好檢查地財政部門前期清理數據及本辦擬定檢查材料清單的交流,提高檢查對象選擇的科學性和檢查工作的效率。
甘肅專員辦檢查組主動與所查省財政廳溝通對接,提前告知確定的抽查地市,便于當地財政廳制定方案,組織檢查該辦抽查之外的其他地市。同時,與所查省專員辦保持積極溝通,提前了解他們對當地財政部門在近年監管中發現的涉及此次檢查的相關問題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提升財政存量資金核查績效。各專員辦在檢查中注重創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檢查模式。
北京專員辦一方面制定指引規范檢查流程。在制定詳細檢查方案的基礎上,以表格形式制定了操作性較強的檢查指引,對各項檢查內容對應的檢查重點、具體檢查步驟與方法、所需查閱資料等予以明確,將共性工作規范化,為順利推進檢查各項任務奠定了扎實基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時間緊、工作量大的突出矛盾。另一方面,統一口徑明確檢查標準。檢查小組之間及時溝通,統一共性問題的檢查標準和口徑。對文件要求和政策內容的理解分歧,及時向財政部請示咨詢,切實保證各檢查小組都在統一的標準和口徑下有序推進現場各項工作。
河北專員辦堅持全面分析,突出工作重點。通過調閱資料、座談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掌握被查省份對財政存量資金清理統計和統籌使用情況,特別是結合工作實際設計一套檢查表格,開展數據比對分析,總體把握財政存量資金規模、結構、結存狀態、變動及沉淀情況。將各類結轉結余資金清理管理情況、收入繳庫管理情況、償債準備金管理情況等作為檢查重點,并有針對性地選擇存量資金數額較大、情況較為復雜的兩個市區作為延伸檢查對象。
內蒙古專員辦圍繞“三性”認真開展財政存量資金檢查工作。一是重點關注數據填報的準確性,防止數據 “跑偏”;二是重點關注數據填報的真實性,防止數據“失真”;三是重點關注數據填報的規范性,防止數據“走樣”。
寧波專員辦通過三個“透析”提升盤活地方財政存量資金檢查實效。檢查組按照“查清現狀、揭示本質”的目標要求,著力查透、分析最本質的三個方面:存量資金的數量和分布,成因和狀態,盤活的規模和內容。通過三個“透析”,檢查組初步達到了摸清底數、發現問題、掌握現狀、評估盤活質量的標準,有效提升了檢查的整體效果。
山東專員辦積極探索檢查工作的“一體化”管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五統一”檢查管理模式,即“檢查思路統一”、“工作重點統一”、“方式方法統一”、“口徑標準統一”、“問題定性統一”,有效提升了工作質效,努力降低監督檢查風險。
河南專員辦從四個方面創新方式,提升財政存量資金核查績效。一是拓寬思路,準確把握結轉結余成因;二是改變檢查慣性思維,立足提升預算管理;三是準確把握結轉結余內涵,避免混淆概念;四是樹立大國財政理念,注重預算收支地區差異。
海南專員辦結合檢查具體情況,在審核財政總決算報表數據的基礎上,以“兩表兩賬”為突破點,對某市財政存量資金數據進行逐一核實,有效提升檢查成效。一是從專項資金結轉結余表入手,有效核對數據,篩查重點項目;二是從部門決算結轉結余表入手,選擇延伸檢查預算單位;三是從暫存暫付賬入手,重點關注上繳庫款滯留專戶、資金違規轉出等問題;四是從專戶的預算內項目賬入手,重點核查以撥代支形成的存量資金。
甘肅專員辦檢查組一分為二,開展現場和非現場檢查,及時發現和反映在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加強數據分析,挖掘數字背后的內容,指定專人,明確職責,分別負責一般公共預算結轉結余資金清理、政府性基金預算結轉資金清理、轉移支付結轉結余資金管理、部門預算結轉結余資金管理、預算周轉金、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管理情況;一方面依據省直部門結轉結余資金規模、部門性質等因素,延伸檢查預算部門和單位,同步開展檢查工作。
檢查僅僅只是手段,檢查之后,還要通過開展調查研究,深化成果利用。各專員辦堅持查調結合的工作思路,為財政部科學決策出謀劃策,推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福建專員辦召開寧夏回族自治區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檢查進點會
在檢查過程中,各專員辦注重收集相關數據、材料,為調研做好準備。如江蘇專員辦檢查組在進點一周后召開的階段工作情況交流會上,專門對盤活存量資金進行了討論交流,并制作了《省(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支總表(調查報告采集數據)》、《預算收支及結轉結余資金統計表》等,布置各檢查小組采集調研需要的數據和第一手材料,為高質量完成調研任務做好準備。福建專員辦要求各檢查小組注意收集、掌握各被查單位貫徹落實國辦70號文和財預15號文的具體情況,包括采取的措施,完善的制度辦法和建立的有關盤活財政資金與預算編制、執行的掛鉤機制等情況。同時,認真聽取省、市財政部門和各被查單位對存量資金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有關改進意見,了解、掌握實地的真實情況。
檢查結束后,在全面摸清總體情況的基礎上,各專員辦全面梳理歸納發現的問題,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與財政廳(局)、資金使用和管理部門深入交流溝通,分析存量資金成因,并結合我國當前經濟形勢,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如北京專員辦對檢查發現的部分文件與新預算法規定差異、償債準備金管理、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時間滯后等問題,提出源頭治理財政存量資金、完善預算管理等對策建議。河北專員辦、山東專員辦、廣東專員辦緊緊圍繞建立財政存量資金正常收回制度、加強地方中期財政規劃管理以及提高預算資金到位率等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的長效機制、完善財政改革和管理的對策建議。
在檢查過程中,各專員辦通過制度筑牢防線,要求檢查組成員嚴守廉政紀律,依法依規開展檢查。
河北專員辦檢查組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 《財政部門監督辦法》、《財政檢查工作辦法》等規定,規范檢查程序。堅持工作底稿的復核制度,確保用語規范、事實清楚、定性準確、取證完整。檢查組認真落實“八項規定”要求,嚴格廉政紀律,執行保密規定。特別是成立臨時黨支部,并明確了支部書記和紀檢委員,為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要求提供組織保障。
廈門專員辦通過三項措施抓好廉政風險防控。一是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六條禁令”。檢查進點前,專門召開廉政紀律會,重點強調必須嚴格遵守“八項規定”“六條禁令”,不受宴請、不收禮品、不接受旅行邀請、娛樂活動等。要嚴格遵守差旅標準,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二是嚴格落實內部控制制度規定。落實財政部和廈門專員辦制定的內控制度規定,檢查工作嚴格實行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集體研究議事、重大問題及時請示匯報、外出接訪兩人以上辦理、廉政建設檢查組長負責、設立廉政監督員等制度。三是嚴格落實政務公開自覺接受外部監督。進點會上,檢查組就將廉政監督卡與檢查通知書同步交送被查單位,公開檢查期間廉政紀律,主動接受監督;落實檢查公示制度,張貼檢查公示,向被查部門單位廣大干部職工公示檢查情況,公開廉政監督電話。
廣西專員辦通過三項制度加強工作紀律。一是嚴格執行廉政監督員制度,任命原則性強的同志擔任檢查組廉政監督員,監督遵守工作紀律情況;二是嚴格執行檢查違紀行為反饋制度,向被查單位提交違紀違規反饋表,自覺接受被查單位監督;三是嚴格執行事中事后回訪制度,由機關黨委在檢查期間或之后,就檢查期間有無違紀違規情況進行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