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有效
實體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液,兩者相互依托、相輔相成,金融業在經濟升級發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調控要服從和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在經濟新常態下要有新舉措,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有效,加大定向調控和結構性改革力度,在搭配組合運用好現有貨幣政策工具的同時,根據需要創新推出針對性強的金融措施,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相互配合,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支撐。金融機構要以改革的方式,著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強對小微企業和創新創業的服務。商業銀行要根據企業情況自主開展貸款展期或續貸,多措并舉引導實際利率下行。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基金和再擔保機構,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貸款流轉等方式盤活存量資金,發展金融租賃,支持有市場前景的企業發展,扶持“三農”等薄弱環節。擴大直接融資,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加快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引導更多資金投入實體經濟,使金融與實體經濟共享發展紅利。
樓繼偉(財政部部長):
中國有50%以上可能滑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未來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性會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現在中國關鍵的任務是要跨過 “中等收入陷阱”,實現6.5%-7%的經濟增長速度,這就要求我國在未來的5至7年的時間里,做好全方位改革,解決市場中仍然存在的扭曲。一是農業改革,減少對糧食的全方位補貼,鼓勵農產品進口。二是戶籍改革,要從法律的角度,打破遷戶口的障礙,讓各地允許租房落戶。三是在勞動關系上,不能像歐美國家,員工以區域或者行業為單位進行聯合,與雇主強勢地談判。要讓企業和員工個體決定,增加就業的靈活性。四是土地改革,農村建設用地(分為宅基地、工業用地、集體的經濟用地)交一筆錢以后,就能像城鎮土地那樣流轉。在土地交易的過程中,政府不能征地拆遷,而由農民應自主決定,并和買地的一方談判,怎么再就業,怎么交社保領社保。五是在社會保險的問題上,要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以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真正建立“多交多得”的機制。
王軍(國家稅務總局局長):
確保對小微企業稅收優惠落實
民營企業具有無限的活力和創新力,今天的小微企業,很多會成為未來的阿里巴巴等大企業。國家稅務總局已將今年小微企業稅收政策的落實情況作為一號督查任務,實行反復督查,確保取得實效。下一步會繼續對民營企業給予支持,更大力度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決不因收入任務重、征管難度大而不去認真落實優惠政策。特別是對支持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更要緊抓不放,落實到位。
夏斌(國務院參事):
監管層不能坐看網絡貸款“跑路潮”
“跑路”已成為近兩年引發群體性金融事件最突出的情況,去年,P2P網貸面臨上千億元擠兌壓力,并且爆出六、七十起“跑路”事件,令人觸目驚心。互聯網金融領域“跑路”頻發,與金融監管部門長期“不表態”有關,金融改革痼疾難以推動,單純依靠互聯網金融倒逼傳統金融模式,是走不通的,對金融創新活動眾矛盾研究不深、沒厘清P2P網貸和非法融資之間的關系,也讓金融監管部門淪為市場“尾巴”。政府部門應盡快出臺P2P監管規定,不能容忍數十億元“跑路”潮反復出現,類似宜信財富與中信銀行合作的第三方托管模式值得借鑒。此外,存款者、項目籌集者分散投資,都是風險管控之道。
葉興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主任):
我國不應主張人有多套住房
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讓城里人到農村去買二套房、三套房不應該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方向,我們國家不應該主張人有多套住房,我們的資源稟賦決定我們不能這么做的,這是中央不贊成城里人回農村買房子、宅基地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吳文哲(上投摩根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
三大政策性銀行深化改革融資渠道或市場化
雖然此次三大政策性銀行的表述不一,但改革的關鍵詞是“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這與此前政策性銀行商業化改革的方向稍有不同。政策性銀行有望在融資渠道方面,進行更加市場化的運作。我國政策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國外同行,資金來源主要來自于政府財政撥款、人民銀行無息借貸和發債。資金來源單一是政策性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桎梏,有望在本次深化改革后得到改善。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中國顯示出更加開放和創新的態勢
在中國參觀,我總是看到很正面向上的東西,我關注這里的創新以及企業家精神的形成——比如阿里巴巴,在創新和企業家精神方面就相當卓越。不少欣欣向榮的變化正在一些中等規模城市發生,中國的技術水平和教育水平在不斷上升,且不斷地對世界其他國家開放,這對中國有巨大的益處。中國的出口相當穩定,當一些國家試圖通過設定貿易壁壘來保護本國利益時,中國卻顯示出更加開放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