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會秘書處培訓中心
構建源頭防腐機制 打造陽光市場平臺
——協會舉辦2015年大宗采購及實物資產交易業務培訓研討班
◎ 協會秘書處培訓中心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主辦,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協辦的“全國產權交易行業2015年大宗采購及實物資產交易業務培訓研討班”在哈爾濱舉辦。協會會長吳汝川出席開班儀式,并作重要講話。
吳汝川會長在講話中指出,此次培訓是針對實物資產轉讓和大宗物資采購業務的專題培訓,主要目的是總結行業經驗,學習借鑒先進機構的做法,推動更多會員機構更加規范地開展此類業務。培訓旨在繼續貫徹落實協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關于“強化培訓服務、提升行業整體素質;拓展新興業務,推進行業做強做優”的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產權交易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健全產權交易行業從業資格認證和職業資格考評工作機制,大力促進產權交易市場規范創新發展,加快完善產權市場功能,充分發揮產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2015年6月16-18日,由協會主辦,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協辦的全國產權交易行業2015年大宗采購及實物資產交易業務培訓研討班在哈爾濱舉辦
吳汝川強調,當前,黨中央和全國上下正全力推進從嚴治黨、依法治國、懲治腐敗,其中央企國企是重中之重,產權市場必須緊密圍繞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大局,順勢而為,開拓進取,挖掘資產流轉、物資采購等業務機會,加快創新步伐,完善和發揮平臺功能,拓展行業生存和發展空間。通過產權市場開展實物資產轉讓、大宗物資采購,對于國有企業而言,能夠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和違規行為,特別是企業大宗采購業務,能夠發揮產權市場在信息渠道、制度規范、交易系統和監管體系等方面的優勢,不僅節約采購成本,還能從源頭上有效防范腐敗和國有資產流失,對于產權市場服務央企國企打造“陽光央企”、“陽光國企”,助力央企國企建立完善懲治和防范腐敗體系意義重大。同時,實物資產交易和大宗物資采購業務作為行業的重要業務,相關理論知識、政策法規和操作實務也將作為產權交易從業人員必備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納入從業資格認證和職業資格考評相關培訓考核的重要內容。故此次培訓對于完善培訓體系,建立健全全國產權交易行業從業資格認證和職業資格考試評定機制,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培訓研討班,會員單位及相關單位積極響應、踴躍報名,共有來自全國近60家產權交易機構的機構負責人或業務骨干共計150余人以及來自四川、山西、新疆等8個省市10余名國資委代表參加學習。
培訓采用業務經驗交流為主,培訓課程安排為八個講座、一個實地考察。哈爾濱市國資委副主任王恩海介紹了哈爾濱市國企改革國資監管情況,支持和發揮產權市場平臺作用的做法,以及在企業商業保險和大宗物資采購方面的創新改革舉措。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主任徐志越分享了國企保險采購、大宗物資采購和廢舊物資及再生資源處置業務開展的經驗及體會;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采購部總經理郭茂林、交易部副總經理魏志偉先后就上述創新業務的政策法規、平臺建設、業務模式、工作流程、風險防控和典型案例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講解。廣州產權交易所法務總監張健解讀了企業實物資產交易流程及風險防控。浙江產權交易所總監沈波、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副總經理胡晶飚分別介紹了浙江省國有資產租賃業務進場情況、湖南省屬企業實物資產進場交易及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情況。培訓班還組織學員前往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實地考察學習。
協會副秘書長方建國主持了開班和結業儀式,就如何學習借鑒成功經驗和做法開展業務創新,交流了心得和體會。他表示,會員機構要將學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與本單位、本地區實際聯系起來,作一一對照,對于已開展的業務,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對不足的地方進行調整和完善,還未開展又有條件開展的業務,要加強與政府部門協調溝通,做好平臺建設和功能完善,盡快開展起來,謀求自身發展。他特別強調,會員機構要根據各自地方的實際情況,開展創造性的發展研究,各項業務創新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進行操作。
培訓學習緊湊有序,課上互動交流,效果良好。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學習借鑒先進機構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明確了加強產權交易市場業務創新、完善產權交易平臺功能的總方向和著力點,為謀求機構業務發展,推動行業規范創新,提振了信心,拓寬了思路,增長了知識,提升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