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恩澤
(晶蘇傳媒,南京210019)
諾基亞的哀怨
◎ 蔡恩澤
(晶蘇傳媒,南京210019)

在對智能手機業務持續投入資源卻依然深陷泥潭之后,微軟正式宣布將對手機硬件業務進行重組,并最多裁員7800人。同時將對諾基亞設備及服務業務獲得的資產減值約76億美元,并記入7.5億至8.5億美元的重組費用。這遠遠超過了微軟當年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總支出,此舉也向市場表明微軟正式放棄諾基亞。但是不得不感嘆的是諾基亞這個曾經的帝王,淪落到如此悲催的下場。
今年7月8日,微軟宣布計劃裁員7800人,其中大部分為諾基亞員工,并將諾基亞手機有關業務資產減記約76億美元,這一數字甚至比當初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時的全部價值還要多.而之前,微軟已宣布負責微軟硬件和Lumia手機的前任諾基亞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芬·埃洛普將離開微軟。這些戰略、人事、財務上的重大調整向市場明白無誤地表明:微軟將徹底放棄諾基亞,從而結束一段不到兩年充滿哀怨的“婚姻”。
微軟前幾年時運不濟,先是與裹挾了全球IT產業近30年的Wintel聯盟恩斷情了,微軟和英特爾因各自的“婚外戀”終于分手,繼而在全球大部分市場放棄已經運行13年的MSN,緊接著又讓一張辛苦購得的王牌Hotmail最終變成可有可無的雞肋。1998年,當微軟用上億美元買下Hotmail時,它擁有3.5億活躍用戶,其與MSN的融合使后者一躍成為全球排名前三的門戶網站,如今MSN和Hotmail這對難兄難弟將一同退出歷史舞臺。
兩年前,移動互聯網浪潮撲面而來,但微軟發力較晚,又腳腳踩空,好不容易弄出一款平板電腦Surface,又因美國脫口秀女皇奧普拉·溫弗里用蘋果iPad在推特上宣傳微軟的Surface,自擺烏龍而鬧出笑話。當年的IT巨無霸微軟漸漸失去英雄氣概,倒是讓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這些后來者叱咤風云。
十年前,諾基亞是引領手機時代潮流的,那時蘋果還是一只“跟屁蟲”,十年后,諾基亞不僅痛失行業老大的寶座,還在2012年全球智能手機十強排行榜中扮演殿后的角色。當諾基亞手機成為諾基亞公司的“雞肋”時,諾基亞醒得有點遲。
同為天涯淪落人,共同的命運將微軟和諾基亞撮合到一起,一個缺少硬件支撐,一個缺少軟件助威,于是諾基亞投懷送抱,微軟以71.7億美元將諾基亞手機業務及其專利組合攬入懷中。

甩掉諾基亞手機這個包袱,諾基亞公司輕裝上陣,利用手中尚存的在移動領域的網絡、地圖和位置,在前沿科技上繼續創新。
但是蜜月剛過,微軟就露出兇惡的嘴臉,2014年7月17日,微軟新任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宣布,將在今后一年內削減1.8萬個工作崗位。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這1.8萬個裁員名額中竟有70%留給被微軟收購完成還不到3個月的諾基亞。值得關注的是,70%的裁員名額約占諾基亞手機業務員工的一半,一年后又裁員7800人,主要還是針對諾基亞員工。這意味著,隨著微軟裁員計劃的最終完成,諾基亞手機業務將因大部分員工下崗而命懸一線。
微軟如此蹂躪排擠諾基亞,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究竟是何用意呢?這要從當初微軟收購諾基亞說起。2013年8月,內外交困的諾基亞急于割肉賣身,出售已成“雞肋”的手機業務。精明的微軟頗有眼光,認為雖然諾基亞走下坡,發展低迷,但其擁有的技術、專利以及手機制造商的經驗,還有銷售渠道,都是難得的財富,恰好是要打入手機硬件市場的微軟所欠缺的,于是斷然斥資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及其專利組合。
可事實上,諾基亞并非是“一只下蛋的母雞”,而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在完成并購后,微軟感到前所未有的財務壓力,裁員或是為削減支出。由于諾基亞的拖累,微軟2014年第四財季虧損7億美元。2015年6月全球Windows Phone的市場份額降到2.29%,而在2013年8月,這個數值還是3.5%。經過近一年的收購整合,諾基亞手機業務仍然處于虧錢狀態,很明顯諾基亞拖累了微軟。
微軟前任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在離任前對微軟做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戰略重組,定下“設備+服務“的轉型方向,希望微軟實現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華麗轉身。薩提亞·納德拉上任后,傳遞出新的改革路線,轉變為“移動和云計算”,他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我們正在加強核心,即在以移動和云計算為優先的世界里成為一家效率和平臺公司”。納德拉對諾基亞很不待見,諾基亞就像是微軟買來的丫鬟,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最終被趕出家門,以平衡其通過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等構建起來的軟件生態。
微軟蹂躪諾基亞還有一個壞心眼,就是諾基亞Nokia X系列手機使用的是微軟的宿敵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盡管Nokia X在微軟手機中挑大梁,但它的Android身份與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格格不入。諾基亞就像降將一樣,帶著敵營的標志,近乎背叛,微軟當然看著不舒服,必欲予以清洗。事實上,Nokia X系列手機已被微軟宣布放棄,已發布的該系列手機產品并入Lumia部門。
諾基亞投靠微軟卻落得如此悲涼的下場,不堪回首。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那天,人們就預感到諾基亞只是“填房”角色。但既有今日,何以當初?諾基亞割肉賣身,其手機品牌灰飛煙滅,留下沉痛的教訓。
諾基亞曾傲視群雄,卑睨天下,以為“一招鮮吃遍天”,背著行業“帶頭大哥”的包袱。當年在蘋果iOS系統和谷歌Android系統風生水起時,昔日的手機制造王者放不下高貴身份去擁抱,傲慢扼殺了諾基亞的創新精神。
況且諾基亞放棄塞班系統和Meego系統,而把軟件主導權交給微軟,自己化身硬件廠商,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這個思維本身就背離了正確方向。
當諾基亞陶醉于頭頂的光環飄飄然之時,蘋果、黑莓等曾經的追隨者卯足了勁追上來。從產品影響力來看,幾年前,諾基亞就已角色反串,從當初的領導者變成了追隨者,即便是它全力打造的最新智能手機N8,也不得不承認其技術定位是蘋果iPhone的追隨者,自身產品已經喪失了領導力。
在傲慢心理挾持之下,諾基亞的市場嗅覺顯得十分麻木。當手機成為消費者不斷追求功能完善的精神炫耀時,成為市場淘汰周期極短的快速消費品時,市場制勝的法寶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作為曾經的領導者,諾基亞手機在市場上的霸主地位無人可撼,大家都跟著它跑,它卻不緊不慢地踱著四方步,甚至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一樣躺在大樹下睡大覺,一覺醒來,揉著惺忪睡眼四處張望尋找對手時,蘋果早已從它身邊擦肩而過,將其甩到身后。盡管諾基亞擁有全球最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卻錯過了發展智能型手機的新機會。后來干脆破罐破摔,將手機業務賣給狡詐的微軟。
現在諾基亞等于是被掃地出門的“棄婦”,與微軟生養的“混血兒”Lumia手機也被微軟獨占,諾基亞品牌的痕跡蕩然無存,從此退出歷史舞臺,最終淪為微軟戰略調整的犧牲品。
其實在諾基亞之前,摩托羅拉已有前車之鑒。2011年谷歌花費125億美元買下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當摩托羅拉成為囊中之物后,谷歌按部就班地蹂躪摩托羅拉,先是暴力裁員,被勒令全球裁員20%,繼而關閉或合并90家運營機構的1/3,精簡產品線,接著又關停辦事處和研發中心,并退出未能盈利的市場,還出售工廠和非核心業務。到了2014年初,眼看谷歌把摩托羅拉移動業務的肉啃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堆骨頭,谷歌又以29億美元的價格把摩托羅拉移動業務賤賣給聯想。
目前,賣了手機業務的諾基亞一門心思深耕網絡業務、Here地圖及高科技,試圖由“硬”轉“軟”,將自己打造成一家互聯網公司。也有消息說,諾基亞正在研發一款適應5G的軟屏智能手機,2016年將面世。屆時,諾基亞的回馬槍將直接與包括微軟在內的市場宿敵正面交鋒,以報一箭之仇。
(作者為晶蘇傳媒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