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語平,沙 偉,劉光煒,張藝瓊
(甘肅中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四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2例臨床研究
周語平,沙 偉,劉光煒,張藝瓊
(甘肅中醫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觀察四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8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采用單純西藥治療,觀察組采用四君子湯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2.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四君子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療效優于常規西藥療法,使用方便,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萎縮性胃炎;四君子湯;硫糖鋁;奧美拉唑;嗎丁啉
慢性萎縮性胃炎為胃消化系統常見病、多發病,主要指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復性損害后出現的黏膜固有腺體萎縮、消失的病變[1]。該疾病多由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減少所致,臨床主要表現為胃脘痛、食欲下降、噯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2]。本研究選擇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西藥與四君子湯加減治療,觀察比較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0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4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經檢查確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24例,年齡46~67歲,平均年齡(56.1±5.4)歲,病程3~16年,平均病程(9.4±3.7)年;觀察組男19例,女23例,年齡44~66歲,平均年齡(55.7±5.6)歲,病程4~17年,平均病程(8.9±3.2)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符合《慢性胃炎分類纖維胃鏡診斷標準及萎縮性胃炎的病理診斷標準》及《中西醫結合辨證和療效標準》中相關標準[3]。患者主要表現為:胃痛胃脹、口干咽燥,疲倦乏力、大便溏泄,舌苔白厚或黃厚,舌質淡胖,舌邊有齒痕等。胃鏡提示:胃黏膜呈現色澤深淺不一,灰白色為重度萎縮、鄒壁變細等。病理提示:不同程度的固有膜內炎性細胞浸潤。
排除標準:妊娠期與哺乳期婦女,合并消化系統疾病;心、肝、腎等臟器嚴重損傷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硫糖鋁+奧美拉唑+嗎丁啉聯合治療,硫糖鋁混懸液2g,2次/天;奧美拉唑20mg,2次/天;嗎丁啉10mg,3次/天。連續服用4周為1個療程。
1.3.2 觀察組 采用四君子湯治療,方劑基本組成:黨參20g,白術、砂仁、陳皮、當歸、白芍、白花蛇舌草、無賊骨、香附各10g,法半夏9g,木香6g,黃連3g;胃痛劇烈者,基礎方加用郁金、川楝子、元胡等;胃寒者,加用高良姜、蓽拔;嘔吐者,加用竹茹、姜半夏。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400mL濃縮液,每天1劑,飯前服用。連續服用3個月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禁生冷、辛辣、刺激飲食,忌煙酒。
1.4 療效觀察
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10天,復查胃鏡,病理活檢。根據臨床癥狀及胃鏡檢查情況判定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等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者。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9%;觀察組顯效16例,有效18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0.9%。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Hp陽性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Hp陽性率為84.7%,治療后Hp陽性率為44.3%;觀察組患者治療前Hp陽性率為85.2%,治療后Hp陽性率為20.3%。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p陽性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情況
對照組患者出現口干1例、頭暈2例、腹瀉1例,未經治療處理,自行好轉;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生。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黏膜腺體萎縮為顯著特征,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炎性細胞浸潤,由局限胃小凹與黏膜固有層的表層逐漸向深處發展,累及腺體區,使腺體出現萎縮、破壞、消失、黏膜變薄等,致使上皮細胞黏液分泌能力喪失,腸出現上皮化生、異型增生,中度及以上不典型增生為癌前病變[4],故該疾病需積極治療,避免疾病的進一步進展。
祖國傳統醫學認為該病屬于“胃脘痛”“心下痞”“胃痞”等范疇,發病與患者情志失調、飲食失節、先天不足及脾胃虛弱等因素有關[5]。筆者認為該病與肝郁關系密切,肝喜條達、惡抑郁,以升發為順,肝郁疏泄不及,影響脾胃升降、納化,使胃失和降,中焦氣機不調,致心下痞滿不舒,胃脘脹痛,飲食不進而有脹痛、噯氣、嘔惡之癥。臨床治療應以補氣、健脾、益胃為主。
四君子湯為賠補脾土的傳統藥方,可顯著增強脾胃功能。方中黃連、白花可清熱減噪,白術、陳皮疏肝健脾、消積導滯,黨參可促進潰瘍愈合,當歸、丹參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清熱化濕、理氣行滯、通絡活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6]證實,四君子湯可促進潰瘍愈合,改善胃腸血液循環,增加病變部位的血液供應,糾正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促進組織修復及炎癥吸收。
研究結果顯示,中藥四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總有效率達92.8%,顯著高于西醫對癥支持治療,且治療后Hp陽性率顯著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中藥四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周文鋒.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7例[J].中國中醫藥,2013,11(22):29.
[2] 李漢剛.四君子湯加減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5):1003.
[3] 吳濤,陳清素.四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80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1,25(8):50-51.
[4] YAMAMICHI N,HIRANO C,SHIMAMOTO T,et al.Associated factors of atrophic gastritis diagnosed by double-contras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arium X-ray radiography:a cross-sectional study analyzing 6,901 healthy subjects in Japan[J].PLoS One,2014,9(10):e111359.
[5] 李景花.四君子湯合丹參飲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6例[J].四川中醫,2009,27(8):89-90.
[6] 孫玉德.四君子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機制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594-595.
(責任編輯:李嵐春)
2014-12-18
周語平(1956-),男,甘肅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經方防治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及器官纖維化。
R259
A
1673-2197(2015)08-0123-01
10.11954/ytctyy.201508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