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鶯
Fun time主要通過趣味性、互動性較強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操練并掌握本單元所學單詞、句型和日常交際用語。Fun time 是句型趣味操練板塊,其目的主要是通過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熟練掌握Story time 中呈現的重點詞匯和句型,并且提高他們的語言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如何利用該板塊的功能,為學生提供更適合交際的語言活動情境和方式,做到趣味性、實效性和活動性的統一呢?
一、有效復習,在趣味中提煉語言
Fun time是句型趣味操練板塊,有別于新授課、練習課,作為單元重要的結構教學部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該板塊通過趣味性、互動性較強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掌握Story time中呈現的詞匯、句型和日常用語,提高他們用英語進行簡單對話的能力。那么,在進入Fun time之前,如果能對Story time進行有效的復習,讓學生關注到所學的語言點,那學習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Story time是復習舊知,引入新知,所以教師們一定要做到“精”和“趣”。在教學中,我常常采用這些復習方式,如Debating time(辯論賽)和PK time(提問回答大考驗)。當然,教師還可以通過編寫Rhyme,藏頭詩等形式,將枯燥的復習變得生動有趣,并將重點句型加以提煉。
二、設置情境,讓“做事”更有目的
Fun time強調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詞匯和句型的能力,用英語做事的學習活動應該從初步感知所學語言和機械操練向真實的交際運用過渡。教師應該明確Fun time中所有不同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都是為了操練詞匯、句型和日常用語而存在的,在單元的主題情境中進行這樣的操練,可以讓學生更有興趣的學習。
1.活動前,充分鋪墊,激發Fun
Fun time板塊的實踐活動很多,作為教師首先要思考,Fun time中讓學生做的事情,學生是否愿意去做?為什么要做?如果這個板塊安排的并不那么完美,有可能帶給學生只是操練語言的感覺,從而失去Fun的意義。
其次,教師應當關注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Fun time幾乎都是對句型的操練,那么學生對于所學單詞和短語是否能夠熟練運用,甚至有的Fun time跳過句型,直接是語篇的操練,那么學生對于句型的使用是否已經掌握。
2.活動中,適當減壓,體會Fun
《課標》目標中提到“能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既然是Fun time,就應該讓學生真正感受Fun。然而在活動當中,教師常常擔心,學生語言是否運用得當?句子說的對嗎?動詞用的對嗎?正因為我們的擔心,過分的關注語言點,導致學生逐漸不敢說,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原本的趣味立刻就顯得無趣了。
特級教師沈峰老師指出:“應該給學生適度減壓,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能從容的玩游戲。”教師應該相信孩子,適當讓出時間空間給孩子,只要他們是在用英語“做事情”,首先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其次,要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小組成員的示范帶頭作用是很重要的,小組成員間可以互幫互助,教師應當有足夠的耐心。
3.活動后,關注反饋,高層次Fun
成功的操練課應該使教學任務得到進一步落實;應該給學生提供積極參與的平臺?;顒舆^后,應該充分提供學生展示和反饋勞動成果的機會。對于三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延長時間,讓對話操練更加豐滿,并大膽上臺展示,在展示中感受語言的美妙;四年級開始逐漸由說到寫,由寫單詞到寫句子,寫篇章,讓認真細致的書寫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體會到更高層次的Fun。
三、巧搭配,靈活挑選板塊
《課標》指出: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作適當、合理的補充、刪減、替換,以滿足本地區教學的實際需要。Fun time 是句型趣味操練板塊,根據每一課Fun time的難易程度,教師可以做適當補充或替換,可以在課前完成相應的沒有語言交際功能的手工制作部分,可以獨立教學本板塊,也可以與其他板塊整合在同一課時教學。
三年級的Fun time教學中,教師更關注口頭表達能力,經常將這一板塊與Cartoon time或Rhyme/Song time板塊整合在一節課,使學生的口語表達得到充分鍛煉。高年級的Fun time板塊由于Story time的信息量增加及教學單元新增的Grammar time對于語法規則的梳理,加之高年段更關注句型結構的把握和書寫的正確性,在處理這一板塊時,我建議與Checkout time中相關的練習相結合,或者設計相應的練習加以補充。
四、促提升,兼顧多方面融合
Fun time部分的教學內容并不是簡單的知識重現和操練,強調的是活動和游戲過程中的語言實踐性,它的內容滲透于單元的各個板塊,也是各板塊的一個融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知識的有機重組和實際運用,讓知識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使學生能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并在技能、知識、情感、文化等多方面得到提升。
總之,Fun time一定要Fun味十足,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教學中,要充分讓出時間空間,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創設出一個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的情境,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促使學生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責任編輯 劉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