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芝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天津 300140)
隨著集中化管理的實施和優質護理服務的廣泛開展,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承擔的工作任務重、責任大,而人員調整相對滯后,硬件設施尚不完善,增加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壓力。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的“心臟”,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危,是醫院感染管理的一個重要部門[1]。作為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護士現存的工作壓力,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為護士減壓,關注護士的身心健康,保證工作質量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現將我國消毒供應中心實施集中供應以來護士的壓力與干預對策綜述如下。
1.1 自身的壓力 2009年12月1日消毒供應中心新規范,要求消毒供應中心將全院可復用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實行集中管理,回收至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清點、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和供應,使現有條件下的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人員面臨嚴峻的挑戰[2]。一方面,集中管理后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工作繁雜、任務重、責任大,整日處于應激狀態,緊張而勞累;另一方面人員老齡化,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低,生理退行性改變,掌握知識的能力下降,對她們形成了較大壓力[3];其三,工作壓力加大,工作人員期望增加報酬,而實施集中管理后工作人員的待遇沒有提高;甚至部分人員仍然期望自己是被照顧的角色等。護士的心理契約違背降低了她們對醫院和護士長的信任,使護士產生憤怒、消極的情緒,誘發科室內部,特別是上下級之間矛盾沖突,使人際關系緊張,給護士增加了無形的壓力[4]。
1.2 醫院的壓力 人力資源配置不足。據任伍愛等[4]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消毒供應中心配置人員比例平均值為 1.77:100,低于衛生部所規定的要求。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消毒供應中心承擔醫院病區護理單元、手術部護理單元、門診部護理單元和醫技科室等可復用的診療器具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裝、滅菌、供應工作。服務范圍廣,服務保障需求難度越來越大,人力資源配置不足,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直接影響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不利于專業化消毒供應工作的順利開展,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和管理者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1.3 專業發展的壓力 馮秀蘭[5]提出集中管理促進消毒供應中心融于醫院發展的專業平臺,無論是臨床專科手術器械還是手術室器械、外來手術器械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要求,對消毒供應中心而言不僅僅是回收后集中處置,更重要的是清晰地了解和掌握這些器械的實際用途和使用方法,從而達到最佳的處置和配送時機。長期以來,傳統的管理模式導致供應室護理隊伍松散、護理人員專業水平低,缺乏系統化、專業化、規范化培訓,未達到專業的發展要求。
1.4 醫院感染的壓力 消毒供應中心是防控醫院感染、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擴散、確保醫療安全的重要部門[6]。在諸多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環節中,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的關鍵環節[7]。消毒供應中心一旦出現問題,將涉及全院,后果嚴重,責任重大。
1.5 工作環境的壓力 消毒供應中心是集中處理全院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部門[8]。工作人員每天接觸各種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器具,直接或間接地面對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各種化學消毒劑、高溫、潮濕、噪音等內部環境[9],消毒供應中心每個操作環節都存在著職業暴露的風險,劉荘美等[10]調查結果顯示,消毒供應中心針刺傷發生率為76.82%,咽干、嗆咳發生率為79.26%。消毒供應中心特定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使護士成為職業暴露的高危群體。
1.6 臨床方面的壓力 消毒供應中心作為臨床的服務保障部門,為臨床提供一切所需的無菌物品,工作中與臨床保持密切的聯系[11]。隨著集中管理的實施,全院所有可復用的診療器具集中回收到消毒供應中心清點和處置。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在清點過程中病區護士不在場,當發現物品名稱或數目與臨床科室提供的清單不符,器械零部件缺失或損壞,器械或物品表面的血漬、污染物初步沖洗不到位等問題,與臨床護士溝通時常常會出現對方不認可或推卸責任等矛盾,使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2.1 自我調整 護士應正確看待壓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放松技巧。重視知識的更新,以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樹立自信心,激發自己的工作積極性。適應供應室特殊的工作環境,積極參加職業防護培訓。學會壓力釋放,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運動減壓法或音樂減壓法等,工作之余將自己置身于輕松的環境中。
2.2 爭取院方的支持 隨著醫院可復用診療器具的集中化、規范化管理,醫院管理層應重視和支持消毒供應中心的發展,從基礎設施建設到人員配置、績效改革方案調整等加大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投入。減輕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勞動強度,解決因人員不足導致護理人員超負荷工作問題。科學選址、合理布局,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信息化設施,提高消毒供應中心機械化程度,增加防范風險的硬件設施,從設施上有效地防護職業感染風險。重視和提高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地位,為護士創造外出學習和晉升的機會[12],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和應激適應能力。定期對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進行健康查體,關注護士的身心健康。
2.3 人性化管理 實施情感管理,關心護士,根據護士的精神狀態,合理調整值班次序,彈性排班[13]。培養全方位人才,實行輪崗或競爭上管理崗機制,使護理人員對工作不斷產生新鮮感,激發創造力、核心競爭力和危機感[14]。建立健全各種防護體系和規章制度,完善防護設備操作規程,增強工作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和安全感。實施分層培訓,提高專業隊伍整體素質,以適應當今消毒供應中心專業發展的需要。開展人文教育,形成良好的科室文化和科室凝聚力,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使護士在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中能感受到集體溫暖和內心的快樂。
解決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職業壓力需要護士自身、醫院管理層及科室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面對方方面面的壓力,護士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自我調節,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釋放壓力,緩解緊張的心理。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業務能力,重視心理素質鍛煉,強身健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使身心處于最佳狀態,以適應新時期消毒供應中心發展的需要。
〔1〕 湯國英,游瑋瓊.加強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111-112.
〔2〕 宋志燕,葉敏,方筱妹.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質量控制與實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5022-5023.
〔3〕 陳義連,廖玲麗.心理契約管理對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1):5264-5265.
〔4〕 任伍愛,牛進霞,張青,等.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人力資源現狀及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9,9(3):8-10.
〔5〕 馮秀蘭.我國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與建設新進展[J].護理學報,2011,18(8A):1-4.
〔6〕 韓德輝,張曉杰,許桂紅,等.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5):2282-2283.
〔7〕 李超英.消毒供應工作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中的地位與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406-1407.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 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第1部分:管理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
〔9〕 王玉俠.淺談標準預防措施在消毒供應中心職業危害防護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482-3483.
〔10〕劉荘美,余正香.消毒供應中心職業危害性及防護依從性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5):685-686.
〔11〕楊大鵬.供應室回收清點環節出現的問題與臨床的關系[J].吉林醫學,2010,31(8):1145.
〔12〕鄧秀英.供應室護士心理壓力原因分析及對策[J].全科護理,2012,10(12):3231-3232.
〔13〕 李懿寧,劉文娟.人性化護理管理的應用與體會[J].天津護理,2013,21(5):430-431.
〔14〕楊蘇華.消毒供應中心人力資源現狀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3):3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