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熙超
摘 要: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社會認可度較低,英語水平相對較低,畢業生在就業時不夠有競爭力,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的長足發展。該文主要從實用性的角度闡述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主要從教材使用、師資隊伍建設、高職院校的重視程度和學生學習英語的角度,分析現有英語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推進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的四點建議,包括使用簡潔實用的教材、打造具有創新科研能力的教師團隊、扭轉辦學觀念和加強師生互動。文章總結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研究欲達到的目標。
關鍵詞:實用性 英語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 建議 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b)-0145-02
在當代,高職高專的發展面臨瓶頸期,已畢業的學生面臨社會挑戰時不夠有競爭力,學校里所學的英語知識在職場中應用有限,在工作中英語不能得到可延續性學習。為了解決學生的困惑,也為了解決高職院校辦學的窘迫,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應該陷入思考:現有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否實用?在教學實踐中,該怎么樣實現實用化英語教學?
以我校為例,開放大學的前身為廣播電視大學,系統辦學有別于獨立院校,具有自身特色,比如教考分離。因此,大多數教師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通過考試授課發揮的余地較少,學生被動接受,參與度和主動度較差。原因何在?應該如何改進?
從未來的情況來看,用人單位的要求、學生本身的需求,還有據此教師需要進行教學轉型,必然會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調整現有的英語教學模式爭取有所創新也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的心聲和努力所在,培養社會需要掌握實際運用能力的畢業生迫在眉睫。
1 現有英語教學模式現存的問題
現有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實用性較差,不適應社會發展對英語人才的需要,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與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主要問題有四個方面。
1.1 教材相對比較死板,理論脫離實際
現有高職高專教材,相對來講比較單一化,延續高中階段的聽、說、讀、寫、譯水平的提高,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側重的是英語詞匯、知識和語法結構,強調的是記憶和機械操練。即使一些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英語教材,也側重于專業知識理論方面的講解,而對于學生普遍比較關心的應用于實踐方面的內容涉及比較少,因此尚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2 英語教師隊伍相對比較單一,教與用脫節
因為各種因素,高職院校對于科研方面的投入比較少,英語教師缺少教學改革創新的環境,可以發揮的余地較小。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講座式(lecture)課堂模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不多;課堂內容仍然以單詞講解語法練習為主;教學手段重視知識傳授,輕視實踐應用。另外一方面,英語教師具有扎實的英語教學能力,但不具有專業背景知識,比如講授會計英語,因教師缺乏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最終可能是照本宣科,對于學生比較關注的知識點只能一帶而過。
1.3 高職院校對實用化英語改革的投入過小
相對本科院校來說,高職院校得到國家劃撥的資金較少,英語師資也不如本科院校雄厚,英語教師進修機會也比較稀少,高職院校的生源也不如本科院校優秀。在這種情況下,英語作為公共學科很容易在教學改革中成為忽視的對象。文理科通用一套教材,雖然在應用能力考試時分為各種A、B、C等級,但在具體教學中,因為受到教材、生源基礎、生源基數等因素影響,類似于分級教學的英語教學改革在高職院校中很難開展。
1.4 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不大,不夠積極
受到我國高考的影響,一般來說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來講比較薄弱,學生普遍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性,在校學習僅僅是應付期末考試,實際應用機會也較少。即使有小部分學生努力學習英語,也僅是處于對專轉本、英語四級考試的需要,這種現狀反過來對英語教師的授課熱情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2 推進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的四點建議
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的建設既需要來自高職院校各個部門的支持和鼓勵,有需要致力于科研創新的英語骨干教師,同時也需要來自學生們的配合。關于具體的推行措施,有以下四點建議。
2.1 采用與專業相關編寫實用簡潔的教材
市面上的教材比較繁多,但每種教材相對來說都不夠新穎和與時俱進。因此授課教師在完成教材規定的內容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水平,適當補充些與高職學生專業相關、比較感興趣的、與社會熱點相關的一些英語讀物或者多媒體資料,并不需要拘泥于一種教材。
2.2 打造有科研創新能力的英語教師隊伍
建議高職院校努力培養一支中青年骨干教師,敢于直言勇于創新,多選派這些教師參加相關兄弟院校的英語教學研討,提供寒暑假下企業進行專業實踐的機會,并把工作做到位,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和表面。不僅給予骨干教師鼓勵和支持,還給予教師科研經費,打造一支具備專業知識的并且有創新理念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鼓勵英語骨干教師,盡快從熟悉一門專業知識到掌握一門專業知識,比如高職院校專業有會計、建筑、經貿等專業,鼓勵一專多能型教師,這樣才能扭轉之前英語教師授課缺乏實用性的局面。
2.3 院校扭轉辦學觀念鼓勵進行英語教學改革
在生源大戰的當代,高職院校贏得家長和學生的信賴關鍵在于依靠教學質量、師資力量、往屆畢業生質量和創新能力。因此,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是否重視教學改革,英語教學作為公共科目,也必須得到校方的重視。只有在這種氛圍下,英語教師才能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革和科研創新,各個部門才能與之配合提高配套服務,教學改革才能繼續下去。
2.4 加強師生互動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職校方和教師的努力下,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也需要適當配合才能體現出教學的進展和成績。需要加強師生互動,通過各種方式,如信箱、QQ郵箱、聊天或座談的方式征集搜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將學生的學習身份從被動者扭轉為主動者,營造實用化的英語學習背景,把學生視為教學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3 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應達到的目標
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的開展既是一種趨勢,又是高職院校生存發展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在推行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高職院校和英語教師必須明確目標:根據應用能力考試制定實用化的英語教學策略,研究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認同方式和評價方式;根據專業設置調整英語教學要求,制定與專業結合的實用化教學模式。
根據教育部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通過應用能力考試才能準許畢業。因此在平時的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調整教學策略,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推行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實現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習慣、專業知識和英語能力的共同發展。
總之,實用化英語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形成不是朝夕可以完成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和學生必須一起努力才能得到具體的推進。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上只有結合市場需求,以實用性英語教學為目標,根據企業用人需要切實鼓勵骨干教師進行科研創新和改革英語教學體系,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注重學生的使用能力的提高并與就業市場的對接,才能最終實現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袁喆婧.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3):58.
[2] 姚濟國,戴日新.論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就業[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9):24-28.
[3] 賈方.關于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5(1):91-92.
[5] 鄧雪梅.高職英語實用性教學探討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2(2):118-119.
[6] 程小薔.關于加強高校實用性教學的思考[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4,6(2):146-149.
[7] 孫璐.工學結合教育模式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探討[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1):52-55.
[8] 朱定逸.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7(4):116-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