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白++何星



何:我讀過您一篇名為《在風花雪月中尋找詩意》的文章,印象極深。我常想,古人把美好的事物概括為“風花雪月”這四個字,恐怕是有深意的。而“風”字又在其首,可見風與美好是緊緊相連的。您能從攝影的角度談談風中有哪些詩意嗎?
李:唐朝李嶠有詩曰:“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在詩人眼里,風操控著萬物的生機。清代納蘭性德有詩云:“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認為風操控著人的情感。還有更多的詩句、名句告訴我們詩意從風中來,如:“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可見,風中有悲傷,有歡樂,有期待,有惆悵,有豪氣,有委婉,有快意……有那么多與生命、與情感、與美景、與妙境有關的東西,還有畫意。有畫意就有攝影。可以這么說:只要有風,就可能拍到好照片。
何:您引用了那么多詩句,雖然我并未全部領會,但足以讓我相信風不僅可以產生讓人或震撼,或感動,或欣賞的風景,還可以攪動人的心靈,產生或低沉,或昂揚,或溫柔的感情。看來風中的確有詩意。有詩意就能轉化成畫意,就能轉化成好照片。您還是用具體的照片,讓我加深對風中有好照片的感性認識吧。
李:《當風輕輕吹過》是我在多年前拍攝的。被攝者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員,雖然女孩子很漂亮,又有溫暖的斜陽,給她的臉龐勾勒出美麗的輪廓光,但當時如果沒有風輕輕吹過,讓女孩子幾縷金絲般的頭發飄揚起來,并遮掩了她一部分臉龐,恐怕我只是拍到了一張光線漂亮的美女照。只有風的存在,這張照片才能擺脫單純的漂亮,而變得動人,而且是楚楚動人,讓觀者也想和輕風一起去輕輕觸碰那天使般的臉龐。
何:這張照片的確是因光而漂亮,因風而動人!
李:另一張女孩子照片《風中少女》也是擺拍的。拍攝這張照片時,想利用當時勁吹的風,通過傾斜的草、飄舞的頭發和迎風張開的陽傘,共同營造出一個富有動感、洋溢著青春熱情的女性世界。
何:《風雪紫禁城》是我看過有關故宮落雪的照片中最讓人難忘的一張。畫面中風卷著雪,使威嚴的宮廷亂套了,紫禁城的一角洇漫著色彩,又云霧翻飛。
李:沒有風,這一切就都不會有。而風的到來并不能事先預料到,而且很快就會消失,若不眼疾手快很難捕捉到。《長白山的寒冬》這張照片,則是我在游長白山時,路上遇到的風雪,我選擇了密林做背景,因為風勢很猛,用了1/160秒快門速度。
何:老師教我們拍風中的雪和雨的痕跡時,用慢門才能顯現出線條。您為什么用這么高的快門速度?
李:經驗告訴我,在一般情況下要拍落雪、下雨的痕跡要用較慢的快門,但是如果遇到風特別猛的情況,則應該用高速快門,否則雨或雪的痕跡將會在畫面中消失。
何:原來如此,以后有機會的話我也要試試。
李:《風中蘆葦》是用1/8秒的速度拍攝的。在這里,慢門的使用不僅將風中搖擺的蘆葦拍得模糊,增強了動感,而且使夕陽中搖擺的蘆葦看上去像在湛藍的湖面上搖曳的火苗。
何:您利用了夕陽,又利用了風,還利用了慢門,拍出來一張有濃濃詩意的好照片!
李:謝謝夸獎。《飄揚的經幡》也是一張利用風,利用夕陽,但卻是用1/500秒高速快門拍攝的照片。
何:為什么要使用高速快門?
李:當時為了構圖緊湊,我使用了長焦鏡頭,并且是手持拍攝。為了讓相機更加穩定,必須用速度較高的快門。快門速度高,還可以將飄動的經幡凝固住,更好地展現經幡在風中的形態。
何:您在風中拍的這六張照片,雖然題材各異,但都使我感受到了風的魔力和魅力,帶來具有強烈吸引力的照片。
李:在風中有好照片不是虛言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