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松
技術在今天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同時也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觀念。在技術商業化的道路上,技術逐漸由對物的研究和應用轉向對人的研究和應用。各種人體整形技術、美容外科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和發展。像隆胸、隆鼻、變性、豐臀、吸脂、三維面部整形等,在技術上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地步。這一方面給人帶來了改變自己先天不足的機遇,另一方面卻也改變了人的自然性存在。人體整形技術實際上面臨的正是這樣的兩難困境。倘若技術不應當改變人的天然性,那么人自身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就得不到改善,會給人的生活帶來一些不便,或是讓人感到不幸福。倘若技術應當改變人的天然性,那么在何種程度上去改變才會更適合人自身的目的,讓人真正過得幸福?從根本上來說,人體整形技術無論是要改變人的先天不足性,還是要讓人變得更好,都不能違背人的身體德性原則,這才能構成人體整形技術的可能性所在。
身體作為人存在的基礎,這是一個不可議論的話題。但身體是什么,身體是否與德性有關,或身體與德性有什么樣的關系,這些問題古往今來一直爭論不休。在這些爭論中,最為基本的問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與德性無關,即身體就只是人的感性對象,是人的道德和德性需要摒棄的東西;一種是身體與德性有關,即身體是人的身體,是人的靈魂、理性、道德和德性的承載物,它的情況必然會影響到人的道德境況和價值領域。
第一種觀點在西方哲學史上由來已久。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就提出了身心二元論的學說,認為人的身體和靈魂是分離的,身體代表著人的非理性部分,屬于低賤的層次,靈魂代表的是人的理性部分,屬于高貴的層次。在二者的權衡中,身體儼然是要被拋棄的對象,在時間中消亡,而“靈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惡與善”*柏拉圖:《理想國》,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第426頁。。身體就與德性無關,只有靈魂才擁有德性,或只有靈魂才配有德性。斯多亞學派在堅持身心二分的基礎上,提出身體是屬于感性快樂或激情控制的領域,德性屬于理性的范疇。一個人是否擁有德性決定了他能否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或幸福的人,身體與德性的關系是,德性的獲得和崇高在于對身體欲望和激情的克制。基督教神學的德性觀就秉持這樣的觀點,將靈魂與肉體徹底分開,用原罪說牢牢地束縛著人的身體和身體的價值,使得人的身體成了靈魂的牢籠。身體成了罪惡的對象,要獲得拯救只能依靠信、望、愛的德性精神。身體就完全喪失了自身的倫理意義。哲學家康德在身體與德性關系的理解上認為,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體,身體屬于人的感性領域,感性包含著的是人的各種感性欲望和自然偏好,身體潛在地就擁有著許多自然的偏好。“德性就是人在遵循自己的義務時準則的力量。——任何力量都只是通過它能夠克服的障礙才被認識到;但在德性這里,這些障礙就是可能與道德決心向沖突的自然偏好。”*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07頁。德性的獲得其實就是對身體的感性偏好的克服。身體自身并沒有德性,它構成的只是德性戰勝的對象或獲得的條件。
第二種觀點在西方哲學史上,尤其是在近現代西方哲學史上尤為凸出。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將靈魂分為植物的靈魂、動物的靈魂和人的靈魂,相應的功能是營養、感覺和理智。在各個靈魂的層次上,動物的靈魂包含著植物的靈魂,人的靈魂包含著動物的靈魂。人的靈魂就是最高的靈魂,在功能上不但擁有理智,也擁有感覺和營養。亞里士多德在身心的關系方面,實際上主張一元論。“靈魂的所有屬性似乎都和軀體相聯結,憤怒、溫和、恐懼、憐憫、勇敢、喜悅,還是友愛和憎恨;當這些現象出現時軀體就要受到影響”*苗力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6頁。。人的靈魂和身體是相互關聯的。而靈魂又與德性相關,arete的本意是優秀和杰出的意思,德性在本質上就包含著功能的含義。人的狀態好就包括了人身體的功能健全在內,身體與德性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沒有身體的善,德性就無從體現和獲得。近代哲學家霍布斯從自然哲學的角度,分析了人存在的物質基礎就是身體。身體是激情、欲望、愛和恨的發源地,也是人的道德、德性的承載物。沒有身體的存在和完好性,人的道德和德性就失去了根源和意義。身體與德性緊密相連,這也是近現代身體哲學、生命哲學的一個基本的觀點。
由身體與德性是否有關兩種基本觀點的陳述,可以發現,身體與德性無關是把身體看作低級、本能的層次,同時也是作惡的傾向和根源。德性則是人的善和道德價值的本源。無法回避的問題在于,德性來源于何處和德性依靠什么而生成。身體與德性有關是把身體看作與靈魂的統一體、人的德性和道德行為的載體,沒有身體作為承載物,人的德性就成為無根之源。從人存在的本質性來說,人是物性和神性、感性與理性的統一體,身體與德性必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德性的存在和生成必然要以身體作為本源,身體的情況自然會影響到德性的現狀,德性的作用也自然會影響到身體的安樂。身體、德性共同構成了人存在的基本要素。身體德性*古希臘語arete,表示優秀和杰出的意思,本意上就包含著功能的含義;英語virtue,來源于詞根vir,表示男子和男子漢氣概的意思,本意上也包含著力量和功能的含義。身體德性的基本含義由此引出。就不僅表示著身體功能的健全,即“身體的各項功能或能力的健全完美就是身體的德性”*任丑:《身體倫理的基本問題——健康、疾病與倫理的關系》,《世界哲學》2014年第3期,第149頁。,而且也體現著身體倫理的價值屬性,在“應當”的意義上去理解身體,使之符合人自由和尊嚴的基本價值。
人體整形技術通常的理解,就是改變人體自然的存在形態或人體本來的樣態而產生的技術。目前主要包括隆胸術、隆鼻術、吸脂術、豐臀術、變性術、面部整形術等。這些技術在各種材料方面的開發和研究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只要個體愿意,人體整形技術幾乎可以滿足人對于人體的所有要求,人體的所有部件也都可以成為改變的對象。像男人變成女人、女人變成男人這種最大地違背自然規律的技術在今天都已成為可能。但人體整形技術固然達到了改變人體的程度,是否人就應該去改變自身的自然性存在,人體整形技術的目的性到底是什么,這是擺在當前人體整形技術面前的一個緊迫而有待解決的問題。
人體整形技術從技術的本質上來說,它處于價值中立的位置,或者說它既可以使人變得更好,也可以使人變得更差。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人體整形技術的應用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思維模式的條件下,受消費文化和享受文化的影響,人的身體已成為時代追捧的對象,各種車模、明星藝人無不擁有良好的外形和體貌。在天生條件缺乏的條件下,人體整形技術可以改變面貌,還可以讓人的面貌比天然的還要好。例如五官不好看,就可以仿造一個比較好看的五官進行三維的計算,并運用技術進行修整。鼻梁不夠高和胸部扁平,也可以利用人體的整形技術和相關材料進行改變,使得人的整個身體向著美的方向發展。人體整形技術在應用中的目的是不是讓人變得更好、更健康,這是一個需要論證的問題。但人體整形技術從表面的目的來說,讓人變得更美、更漂亮,卻是一個無須爭論的事實。
人由于自身天然的局限,再完美的人其身體也總是有缺陷的。人對于“美”的沖動可以說也是與生俱來的。在人體整形技術或美容整形技術的條件下,胸部整形、鼻梁整形、面部整形、吸脂塑形技術在目前是比較流行和普遍的。胸部扁平就可以通過人體整形術手術,植入人工假體和液體材料,使胸部變得風韻而有美感。鼻子扁平、塌陷就可以通過整形技術,植入“自體骨和軟骨,固體硅橡膠,多種聚乙烯材料,羥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楊海江、楊瑞敏、閆愛春:《四種隆鼻材料在臨床應用中的生物學性能比較》,《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年第14卷第42期,第7939-7941頁。材料實現隆鼻而獲得美感。人體塑形也可以通過“傳統負壓吸脂術,超聲輔助吸脂,動力輔助吸脂,注射溶脂,冷凍溶脂,水射流輔助吸脂技術,射頻溶脂和激光溶脂”*潘福強:《形體雕塑技術的新進展》,《中國美容醫學》2012年第4期,第691-693頁。來實現,達到身材苗條和形象優秀的效果。目前的人體整形技術還可以更多地改變人的現狀,實現人在身體器官上的各種美。
這種由人體整形技術所達到的人的美,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在很多的情況看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人體整形技術的美,雖然改變了身體的天然性,消除了人的先天性缺陷,實現了人對于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時在心理上也使人充滿了自信,但這種身體的美卻是通過外在的器物達到的。從表面上看,人的確變得光華靚麗,但實際上并不具備美的本質、美的要義和一種德性的美。黑格爾在美的理解上,認為“美的東西身上的感性外在性、即直接性本身的形式,同時是內容規定性,而(藝術之)神在擁有其精神的規定的同時在它里面還具有某種自然成分或內在的規定”*黑格爾:《精神哲學——哲學全書.第三部分》,楊祖陶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3頁。。即美是感性和理性、自然和精神的統一體,或“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2頁。。美就既包含著外在的形式,也包含著內在的規定,是人的身和心的結合顯現。康德的美學理論將美分為了兩種,一種是自由美或純粹美,一種是附庸美。前者的美依自身而存在,后者的美依一個完滿性的概念而存在。但“這兩種美往往會發生沖突,如增加美的同時可能會損害對象的合目的性”*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第124頁。。美實際上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體,美的判斷需要同時兼顧自然性和合目的性的因素。人體整形技術往往只考慮的是人的外在美和身體的美,并沒有真正體現美的本意。對于這種身體美,周春宇教授提出走出目前“感性的萎縮與理性的失落,身體的圣化與身體的消費,技術的實用與美學的無用”*周春宇:《走出“身體美學”的誤區》,《學術月刊》2012年第9期,第23頁。的身體美學誤區,建立生存價值論的思考。這指出了當前身體美學的問題,樹立了技術應用問題的生命價值理念。但人體整形技術如何才能破除這種外在身體美的思想,就需要從身體德性的角度來進行修正。
身體德性從身體本身的角度來理解,就是身體功能的完善,包括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行,各項活動的自由舒展,整個的生命系統處于一種有機和諧的狀態,最為基本的標志就是健康,而不是亞健康和疾病。從人的身體的角度來說,身體和德性共同構成了人的基本存在要素,身體德性就是身體的倫理性和價值性,體現的是身體和人的自由性和尊嚴性,而不是身體的工具性、低賤性和為惡性。身體德性實際上就包含了身體健康、身體自由和身體尊嚴的內容。人體整形技術在今天雖然得到了廣泛的研發和應用,這種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人們不斷地去改變自己的人體現狀,但技術并不是萬能的,現代技術具有“單一性、創新性、功能潛在性與發展的不確定性”*李文潮:《技術倫理面臨的困境》,《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第11期,第43頁。特點。這決定了人體整形技術的兩面性。一方面是它可以改變人的先天缺陷和現狀,對于一些先天性的人體疾病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它同時也改變了身體的自然屬性,擾亂了身體的正常功能和社會的價值評判,具有明顯的缺陷。在這種利弊的權衡中,人體整形技術必須以健康作為自己的基礎,以身體的自由作為內在的依據,以身體的尊嚴作為目標才可能得以真正發展,以符合人的存在本意。
1.健康——人體整形技術的奠基
根據人體整形技術的最新發展,人的整個身體面貌都可以得到改變,讓人可以變成自己想要成為某種人的模樣。這種表面的光華靚麗通過人體整形技術是基本可以得到實現的。但這是否真能符合健康的本意,卻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答案。就鼻的整形技術來說,隆鼻的材料有“自體肋骨骨頭、耳軟骨、自體骨、自體筋膜、真皮、自體脂肪、固體硅橡膠、液體硅膠、羥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膨體聚四氟乙烯、金屬及合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密度聚乙烯、組織工程骨、異體軟骨等”*庸琦、崔磊:《鼻整形植入材料的研究及進展》,《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4年第7期,第1351-1354頁。。在這些材料的臨床應用和比較中,各自都存在著明顯的優缺點。整容技術所主要運用的人工材料和生物材料的比較中,生物類的材料來自于人自身的人體,與身體的組織有著天然的融合性,與人工材料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但這兩種材料都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缺陷。人工材料與人的身體有著天然的排斥性,植入身體會擾亂局部組織,乃至整個身體組織功能的不適,不利于身體功能的正常運行。顯然不利于人的健康,違背著身體的德性,甚至還會給人帶來疾病。生物材料與人的身體有天然的相容性,植入身體后不會造成組織的排斥,可以一直保持術后的整形模樣,不用因其與組織不適而取出,但它會影響到材料來源區的組織和功能,使得身體的某些功能不能正常地運行,人的整體健康遭到破壞。事實上,只要是人體整形的每一個地方,都違背了身體本來的生態,不可能像身體自然的樣態那樣運行,也沒有正常的功能那么強大,容易遭到破壞,且很難修復。人體整形技術不管運用什么樣的技術和材料都會對人本身的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
但在這種人體整形技術中并不是只看到它對人身體本身的負面影響,同時也要看到它的正面身體效應。人無完人,每個個體的身形、外貌都各有差異,由于基因或是由于后天損害的因素,使得人的身體存在某些缺陷,嚴重影響到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如人的面部天生畸形,人體整形技術就可以運用面部整形技術,將人的面部進行正常的歸位整形,使人恢復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人體由于后天的損傷,也可以利用人體整形技術來恢復健康。在人體被意外燒傷時,就可以利用人體植皮技術來使被燒傷處恢復正常的模樣。人的心理健康就得到了很好的維護,人的心理健康影響到人的生理健康,人的生理健康得到了維護,人的整個身體健康就得到了彰顯。
人體整形技術盡管有著這樣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改變著人體的自然樣貌和自然屬性,使人的外形變得靚麗或是功能欠缺。但不論它如何發展和完善,人的健康必然是其奠基。沒有人的健康或不維護人的健康,人體整形技術也必然是要被遺棄的。這正是身體德性的一個基本的層面。在更深一點的層次里,身體德性還包含著身體的自由和身體的尊嚴,更好地維護著人這個倫理實體的存在。由此也構成人體整形技術的內在依據和目標。
2.身體自由——人體整形技術的內在依據
身體自由在簡單的理解里,就是身體的不受束縛。從身體德性的角度看,身體自由是身體遵循身體自身的規律,不受人為干預的控制,保持身體健康和實踐的價值性。霍布斯認為:“人的自由指的是身體的意愿運動沒有碰到外在的障礙。”*汪祥勝:《霍布斯的“身體憲法哲學”》,《北方法學》2014年第2期,第137頁。這間接地說明了身體也是自由的,自身不應該受到外在的干預和威脅,并得到應有的保護和愛護。人體整形技術在實踐的過程中,身體自由作為其內在的依據就可以分為這樣兩種基本觀點。
一種是身體自由使人體整形技術尊重身體自身的規律。在目前各種人體整形技術中,大多數關心的只是表面的靚麗。媒體上的各種整形廣告,都是以美麗的身形、體貌作為其標本,目的就是喚起人對于美的向往,改變自己的天然缺陷,刺激身體消費的動機。費瑟斯通從消費社會的視角講述了自己的身體形象理論,“在消費社會中,生產社會中節儉、忍耐、堅定、克制、節欲的清教品德被享受生活的消費觀所改變了,身體不是為了靈魂的純潔而進行壓制,而是為了社會性和個人性在現實中的功利需要和審美需要而進行塑形”*張法:《身體美學的四個問題》,《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第4期,第6頁。。透過這種人體整形技術的個體心理美學現象,人體整形技術是否真能實現身體本身的自由,許多的問題就會浮現。在鼻和乳房的整形技術中,要達到整形的效果,必須要植入一定的人工假體或自身的生物材料。典型的人工假體有硅膠、人工骨等,生物類材料有肋骨、自體脂肪等。在不論材料本身是否可靠的情況下,運用這些材料進行隆鼻和豐胸,表面上是完成了身體的塑形。實際上,不僅影響到身體自身的生理運行自由,而且也影響到身體自身的自由實踐活動。倘若人體整形技術不遵守身體自身的規律,使身體獲得自由,那么它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一種是身體自由體現人體整形技術的價值。技術的中立性決定了技術的善惡評判只能是在實踐的運用中。技術在實踐中被運用好了,就是善的表現,反之就是惡的表現。人體整形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也是同樣的道理。人是一個有限的實體,自身就存在著很多的缺陷。一些由于遺傳或后天意外的原因,致使身體某些功能不能正常運行,身體的自由性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人體整形技術的運用就可以將其改變。如天生面部有些畸形的人,整形技術可以運用計算機三維技術將其適當糾正,接通面部神經和血管系統,恢復身體的自由,不至于總是受到先天性局限的限制。在乳房整形技術中,“選擇合適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房整形技術進行保乳手術治療,安全、有效,術后患者對乳房外形及整體美容效果滿意度高”*康驊、朱江等:《乳房整形技術在乳腺癌保乳手術中的應用體會》,《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年第9期,第917頁。。人的身體就恢復了自由,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疾病對人的控制,這也是人體整形技術的實踐價值所在之處。
3.身體的尊嚴——人體整形技術的目標
人作為一個集感性和理性的存在者,人身上的感性和理性的關系,不應該是感性重于理性或理性重于感性這樣的思維模式,而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體,一種相互相依的生態關系。感性上的良好會促進理性上的進步,理性上的良好也會促進感性的進步。身體屬于感性的范疇,是人這個實體得以存在的基礎,當然也是人的理性得以存在的基礎。人依理性而有尊嚴,身體作為人存在的基礎,在身體德性的視角下,身體也有尊嚴。身體的尊嚴是指把身體當作人的身體加以尊重,而不是輕視身體,甚至糟蹋身體,使身體具有應有的倫理價值。
人體整形技術從技術本身來說,是處于價值中立的位置。但在實踐的運用中,往往受到現實利益的驅動。在目前消費文化的影響下,個性化成為人們追求的特色。人體整形技術也受到這種個性化消費文化的刺激,大肆地宣傳整形技術的作用。認為人體整形技術既可以改變人的天然性,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好、更美和更健康。把整形技術說成了無所不能的東西,人只要想改變自己的身體,幾乎都可以得到實現。在當前面部的整形技術中,不論你的臉型怎樣,想要什么樣的面容,整形技術都可以使愿望得到很好的實現。顴骨高、額頭扁、下顎骨尖可以通過削骨來處理,局面脂肪多可以通過吸脂術來處理,鼻梁塌陷可以通過植入硅膠、人工骨、肋骨等來塑形,皮膚黑可以通過植皮來改變。如此可以換來人的美麗外形。但這是不是符合身體的自然本意,各種人為技術和材料都有其自身的弊端性,顯然是不符合身體和人的生命的本意的。康德從理性的角度提出,“不論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把自己和他人僅僅當作工具,而應該永遠看作自身就是目的”*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頁。。即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人體整形技術中的很多技術都是把人和人的身體看作是工具,違背身體的本意進行各種各樣的整形和材料植入,而不是目的。這樣,人的尊嚴遭到侵犯,身體的尊嚴也遭到了侵犯。而維護人的尊嚴和身體的尊嚴是一切技術活動的目標,如此才構成人的存在意義和身體的德性精神價值。
身體德性是身體的功能和身體的倫理性價值的總和,人體整形技術在當前的發展中,似乎已經走進了消費性文化和個體性文化的洞穴,認為技術不但能夠改變現實世界,而且也能夠改變人的價值世界。在人的身體領域,整形技術可以實現對人身體的各種改變,甚至是互換性別。如此強大的技術力量成了個體性文化追逐的目標,人體整形技術在醫療技術領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透過這種技術和文化的熱度,人體整形技術利弊并存。既可以改變人身體上的一些天然的局限,使人恢復健康,獲得自由和尊嚴,也可以毀壞人身體的自然屬性,使人獲得疾病,丟失自由和尊嚴。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保證人體整形技術的應用限度,讓其健康發展,符合人的價值。身體德性就必然成為人體整形技術發展的可能契機,它一方面保證了人的健康,另一方面也使人獲得了身體的自由和尊嚴,人自身的自由和尊嚴。拋開了人體整形技術的身體德性論證,其應用和發展必然會產生諸多的問題,當前人體整形技術的各種現實矛盾與困惑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