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蘭
(哈爾濱工程大學期刊社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科技期刊編輯經常接觸科技工作者,同時從事期刊編輯加工和校對等案頭工作,為廣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個能夠交流、借鑒和分享學術成果的平臺。青年編輯作為浩大的編輯隊伍中的重要群體,年輕而又富有朝氣,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但也由于年輕,使他們存在缺乏工作經驗、統籌能力較差、實踐能力不強等問題。為了使科技期刊立足精品,適應我國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學術交流,提高期刊的競爭力,青年編輯必須從多方面提升自身素質,盡快成長為一支有競爭力、高素質的精銳編輯隊伍。
科技編輯應充分認識自己工作的社會價值和意義。作者為科研服務,編輯為作者服務,也是間接為科研服務,為國家科技進步服務。科研力量的成長和壯大是一個國家繁榮、興旺的保證。[1]這也是科技編輯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科技編輯應該從作者的成果中體會編輯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從而感受編輯工作的樂趣。
作為一個有工作熱情的編輯,在工作中,要擅于發現、積極摸索、勇于創新。對待工作,要主動思考,不斷發現新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同時,經常做開創性工作,把困難當成挑戰。
科技編輯的工作包含眾多環節,首先要從文章是否符合辦刊宗旨、結構是否合理、內容有無創新性、是否存在學術不端現象等方面進行初步審查。初審通過后,要組織專家審稿,為了能讓文章盡快與讀者見面,不延誤作者的成果時效,編輯必須選擇一位與文章內容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審稿。審稿通過后需要對文章進行編輯加工,修改摘要,找出作者表述不清容易引起歧義的地方,修改不合理的文章結構,規范公式、圖表、參考文獻,潤色全文。此后就是三校三讀,直到出刊。在眾多的工作環節中,要求編輯必須把工作“由粗做到細,由細做到精”。
只有熱愛自己本職工作才能樂于奉獻,甘為他人做嫁衣。編輯工作每天需要與各種各樣的作者和專家接觸,在反復編輯校對過程中,對于一些不負責任的作者,難免會產生急躁的情緒,這時需要多站在作者的角度著想,同時也應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在溝通中,端正服務態度,真正做到急作者之所急,想作者之所想,在作者和期刊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編輯成為期刊對外的窗口,樹立期刊的良好形象。
目前的青年編輯大多非科班出身,但是他們一般都取得了學士、碩士或者博士學位,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在做科技編輯之后,必須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充實自我,以適應編輯崗位的需要。
作為編輯,要堅持學習,不斷積累知識,使自己的知識結構逐漸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并找出自己最擅長的方面,加以充分發揮。在專業性期刊中,文章大多屬于某一學科方向,在編校過程中,每篇文章都應是編輯學習的目標。通過對文章內容的通讀,編輯與作者進行專業對話,在提升編輯知識素養的同時,也提高期刊質量。同時加強英文學習,青年編輯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對英文摘要有針對性地學習、記錄,不斷積累,在一段時間后,將會有較大收獲。此外,編輯工作需要有廣闊的知識面,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多向老編輯虛心請教,在編校業務上多與同行切磋,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完善知識體系。
參加學術會議會讓編輯開闊視野。學術會議中特約專家的大會報告指引了科研的前沿方向,學術交流的氛圍讓編輯更容易捕捉到當前的研究熱點。通過交流,不僅能結識更多專家,也能在另一方面了解當前的學術動態,了解專家的研究動向,便于從中選取合適的審稿人,挖掘新的作者。
隨著社會的發展,期刊界也在不斷發展。以印刷為例,從傳統印刷轉變為數字印刷,就是一個偉大的變革,隨之而來,編輯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計算機的普遍應用,使網絡化辦公應運而生,這種方式不但操作方便而且使辦公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2]這就要求編輯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包括辦公軟件的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簡單維護等。盡早使計算機編輯、排版一體化,進而實現無紙化管理模式,編輯出版工作才能實現現代化。近年來,數字出版成為期刊界的一大熱點,加快了科技期刊數字出版步伐,對促進學術信息的傳播和交流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要求編輯不斷深入學習數字化出版,追趕時代前進的步伐,使期刊不被歷史所淘汰。
只有適應社會,才能快速發展。編輯的學習能力不僅代表編輯個人的適應力,更決定著期刊的發展水平。因此,作為一名編輯絕不能閉門造車,必須眼界開闊,才能將刊物辦得更好。[3-4]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科學容不得半點虛假,而科技編輯面對的是科技論文,是科學的一種表達方式。從論文的每個細小的公式,到每條參考文獻,都需要編輯仔細校對,不允許一絲一毫的差錯。所以科技編輯面對工作中的艱辛、枯燥、單調、乏味,必須做到認真細致,拒絕僥幸和浮躁,拒絕粗枝大葉。
編輯工作環節眾多,在平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作者,面對各種突發事件,科技編輯要克服出現的困難并且抑制自身的負面情緒。面對評職稱等工作壓力和個人家庭生活的一些不如意,處之淡然,不把任何情緒帶到工作中來,需要編輯進一步提高自身修養,在工作中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豁達的胸懷,讓生活充滿希望,使正能量一直伴隨左右。
期刊出版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團隊成員相互協作,由于每個人的業務能力、認知水平都會存在局限性,只有取長補短、分工合作,充分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青年編輯才能更加健康、快速地成長,期刊才能越走越遠。[5]
高素質的編輯隊伍是期刊質量的保證,是期刊發展的靈魂。青年編輯是編輯隊伍的希望,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快速成長,才能適應編輯行業發展的需要,為期刊貢獻更多的力量,為我國科技期刊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曹兵,蔣偉,佟建國,等.高素質的編輯隊伍是科技期刊質量的保障——《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的編輯素質培養[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1):157-160.
[2]黃莉,候風華,顏峻,等.網絡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隊伍的素質培養和提升[J].編輯學報,2009,21(增):69-70.
[3]陳紹蘭,周仁惠,蘭景華.重視學報編輯職業道德素質培養[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3):192-195.
[4]潘思明.試論新時期編輯素質的培養[J].中國出版,2008(6):70-72.
[5]李雪蓮,徐若冰,劉玉明,等.對新時期科技期刊編輯素質培養導向的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26(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