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秀,董文博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我國農村普惠金融改革實踐
——“克山模式”信貸融資模式之創新與借鑒
陳俊秀,董文博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治理的關鍵階段,金融市場“富貴化”趨勢難以為繼,有效利用金融方式和金融手段創新農村金融信貸融資模式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發展普惠金融體系的必然要求。普惠金融和農業經濟學、窮人經濟學的價值目標、核心觀點和諧共振、高度耦合。克山縣通過農機具抵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畜牧水產養殖抵押貸款、集體土地上房屋抵押貸款、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抵押貸款等五大類農村金融信貸融資模式擴大抵押擔保范圍。
克山模式;金融改革;普惠金融;農村
“普惠金融”一詞最早于2005年聯合國舉行小額信貸會議時提出,其核心要義即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金融服務的對象要惠及所有有金融需求的群體,尤其是經濟弱勢群體。縱觀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在經營取向上對農戶的經營需求造成了較強的排斥性,從而沒有為農村經濟發展配置足夠的金融信貸資源。然而,“普惠金融”理念應該更加關注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金融發展的“富貴化”趨勢難以為繼。窮人經濟學家舒爾茨關于農業經濟學的理論觀點有:農業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原動力。舒爾茨認為農業很重要,農業具有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潛質,因此忽視農業是不可取的[1]。農業同樣可以對國家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以黑龍江為例,黑龍江全省耕地兩億畝,是中國第一大糧食產出省和商品糧輸出省。我國廣大農村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工業化發展過程前期優先發展工業的戰略決定,甚至在工業化過程中對農業通過設定工業產品價格的剪刀差攫取了大量財富。因此對農村的資金支持特別是金融支持是使其擺脫發展困境和貧窮的重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普惠金融和農業經濟學、窮人經濟學的價值目標、核心觀點和諧共振、高度耦合。
創新農村金融信貸融資模式,提升農村金融信貸等服務水平,對于彌補農村信貸缺口,縮小我國金融資源的總體分配不均,尤其是對綠色環保新興產業發展、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需求的支持具有中流砥柱的意義。同時,農村金融融資多元化,也能促使金融更好地支持農村實體經濟發展,促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而創新農村金融信貸融資模式,對解決短期臨時性資金周轉有很大意義——其資金到賬時間快、貸款門檻相對銀行更低,對于涸轍之鮒的農村中小微企業和農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縱觀中國普惠金融促進制度的發展歷程,筆者認為,以金融惠民生,以金融促發展,把“普惠金融”與“統籌城鄉發展”相承接,這是我們建立普惠金融促進制度的初衷和目標。
歷史告誡我們,農村一直都是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農村金融亦是整個金融體系的短板,阻礙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廣大農民缺乏與金融機構平等博弈的金融交易能力
由于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消費者在財力和專業能力上的嚴重不足,申言之,乃其協商能力、信息獲取和理解能力、專業知識水平、抵御金融機構誘勸的能力以及獲得救濟的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導致農村的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嚴重不對稱,不具備與金融機構形成平等博弈交易關系的能力[2]。這些農民要想獲得最有效的金融信息,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或金錢成本,加之許多金融機構為了逃避監管,利用文字游戲和外在設計包裝金融理財產品和金融衍生品,以掩蓋其自身的高風險性的本質,加劇了廣大農村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為本來就充斥著風險的金融界“添磚加瓦”。有鑒于此,農村金融消費者在金融領域的先天性的不利地位導致其不能夠平等地參與到金融市場交易環節。
(二)農戶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昂
目前,絕大多數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情況仍不容樂觀。越是處于成長階段初期的企業,外源融資的約束就越強,融資渠道也就越窄,反之則相反[3]。首先,小微企業起步晚,資金較為匱乏。農民辛苦創業實屬不易,因思想不夠先進,經驗有限,管理缺失,財務管理不健全,故企業信譽時常難以保障,鑒于此,銀行往往提高門檻,導致小微企業融資難;其次,產品市場信息不對稱造成小微企業消息滯后,產品大量積壓,隨時面臨資金周轉不暢之風險,市場風險“免疫力”較差,故銀行對小微企業的還貸能力不免心存疑慮,因此針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審查和發放較其他大企業更為謹慎。基于上述原因,小微企業迫于生存只得轉向民間借貸,負擔高利率貸款;即使有時能夠享受到銀行的服務,實際支付貸款利率也不低,有的甚至高達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基準利率的4倍[4]。這無形中就加大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三)社會信用的缺失
社會信用體系主要以解決商業失信、金融失信為目的,是由一系列法律、規則、方法、機構所組成的支持、輔助和保護信用交易得以順利完成的社會系統[5]。在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信用總是和經濟實力掛鉤,產生一個亟待解決的農村金融風險問題,即如何確保金融機構的資金能夠按期回籠,減小金融機構的負擔。金融機構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最看重的就是規避風險。他們認為,為農民提供貸款用于農業發展存在較高的風險。中國一直實行的是大銀行體制,這種大銀行體制是和大企業融資相配套的。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幾大商業銀行至少接近43%以上的貸款是集中到項目資金在一億元以上的大型項目中的,大型商業銀行本能地偏好于那些大型企業和大型項目[6]。究其原因,銀行對于不動產抵押認可程度較高,但是現實中,農民擁有的不動產用于抵押的情況較少,而較多農民擁有農業機械,但因機械流動性大,加之沒有登記制,故流動性大,且其為消耗品,價值不易增反而易減,因此對于銀行來說風險較高。總而言之,動產抵押在銀行看來是很難行得通的,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這也是銀行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綜上所述,商業銀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設計擔保方式和授信流程的制度時,一般會單獨制定一套規則來管理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這種情況的存在還源于小微企業的差異性,銀行對于小微企業的貸款要求往往會采取審慎的態度,特別是針對風險較大的動產抵押。顯而易見,金融扶持農業機械化的美好愿景遇到了瓶頸,商業銀行對擔保物品的選擇仍有較多限制。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縣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擴大抵押擔保范圍,推出了農機具抵押貸款、林權抵押貸款、畜牧水產養殖抵押貸款、集體土地上房屋抵押貸款、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抵押貸款等五大類農村金融信貸融資模式,改善了農村金融服務中對“三農”資金的供給,健全了農村資金的投入機制。
(一)擴大抵押范圍
為進一步探索金融支農惠農新舉措,拓展廣大農村金融融資擔保范圍,實現銀行資金順暢進入支農領域,克山縣通過一系列舉措改革擴大抵押擔保范圍,克山縣也成為中國首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樣本。具體抵押物范圍包括:農機具(包括已落戶的耕作用拖拉機及配套農具、收割機、插秧機和其他農機具);凡取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的全國統一式樣的《林權證》,且無森林權屬糾紛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林木資產及其林地使用權和采伐跡地、火燒跡地的林地使用權均可作為林權抵押貸款抵押物;依法取得草原、水域灘涂使用權、養殖用地使用權、畜禽圈舍及附屬建筑產權、養殖設施及牧業機械所有權和國家規定可以抵押的其他畜牧水產養殖設施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合法取得所有權的集體土地上房屋申請抵押貸款,換言之,以取得《黑龍江省集體土地房屋所有權證》的集體土地上房屋作為抵押物;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包括中小型水庫、中小河流及其堤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及其設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水利工程設施)產權向金融機構抵押申請貸款。
(二)推行信用評級
2013年1月21日國務院出臺《征信業管理條例》(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克山縣創新農村金融改革實踐,通過推行信用評級,實施授信放貸,打造誠信克山信用體系,促進了經濟金融的良性循環。
根據借款人合理的資金需求、生產經營情況、資產負債情況、收入情況、自有資金投入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貸款額度,單一農機具抵押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抵押機具評估價格的一定比率。借款人申請農機具抵押貸款應具備以下條件:
1.借款人為自然人應具備的條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經常居住地或生產經營場所在貸款方分支機構的服務轄區內;本人及家庭近3年無不良信用記錄,有可靠的收入來源和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在貸款方開立個人結算賬戶;貸款方規定的其他貸款條件。
2.借款人為經濟組織應具備的條件:持有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經營者或主要股東(合伙人)近3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生產經營正常,有可靠的收入來源和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在貸款方開立結算賬戶;貸款方規定的其他貸款條件。
“克山模式”在健全信用體系方面,加強了銀行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信用檔案,實現信用管理。這些創新性的信貸服務解決了農民資金的短缺,貸款難度大、額度小、期限短、利率高等一系列問題,釋放了農村金融市場的活力。
(三)出臺扶持政策
齊齊哈爾市在農村金融制度改革上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意見在增加貸款投放比例、提高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擴大抵押物擔保范圍等方面實行扶持措施。2013年,克山縣接收到農村信用社、潤生村鎮銀行、哈爾濱銀行3家金融機構發放的3.1億元貸款作土地經營權抵押之用。齊齊哈爾市針對克山縣農村金融發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并實施,不僅為農村金融的理論發展添磚加瓦,也為其他市縣的農村金融發展樹立了典范,更為農村金融的開展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克山金融信貸充分利用政策的優勢,打造出一個良好金融生態環境,合理引導銀行資金流向,向支農領域注入新鮮血液,有效促進農業良性發展、農民增加收入,整體帶動農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普惠金融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龐大和系統的工程,“克山模式”之于未來我國“普惠金融”體系的改革與推廣,具有許多值得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借鑒之處。
(一)金融機構進一步下沉,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金融建設是我國普惠金融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既缺乏商業性的中小型金融機構,也缺乏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更缺乏合作金融來支撐普惠金融的實現。從宏觀上看,我國農村現代化過程中旺盛的資金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盡管我國《反壟斷法》已經頒布實施,但國有銀行壟斷仍然大行其道。在壟斷特權下,壟斷行業借助特權獲得高于市場競爭水平的價格,造成分配機會的不均等,進而最終壓抑自然人權利的實現。而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務就是扭轉傳統金融市場“富貴化”的趨勢,為弱勢群體、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機會和金融服務。農村地區應采用下沉金融機構營業網點來拓展金融服務輻射半徑,彌補農村網點不足的缺口,積極推動金融機構的有效供給,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開辟小額農貸的“綠色通道”。傳統的金融機構也紛紛意識到這一點,并陸續開始探索為貧困和偏遠地區的經濟弱勢群體提供金融服務的途徑。例如渣打銀行就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建立了該地區首家外資村鎮銀行。
(二)創新產品,擴大農村地區抵押和質押的標的范圍
普惠金融聯盟(AFI)指出,金融創新是普惠金融的永恒話題,提高金融可獲得性,意味著培育新的金融產品,因此要鼓勵金融服務向縱深發展[7]。在我國長期的城鄉經濟二元化發展戰略現實背景下,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農村地區應因地制宜,譬如為購置農業機械貸款、利用農業機械作為抵押物進行貸款等,以支持農業機械化及農業生產發展的模式。創新金融信貸模式,例如以農機具、林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草原、水域灘涂使用權、養殖用地使用權、畜禽圈舍及附屬建筑產權、養殖設施及牧業機械所有權、畜牧水產養殖設施的所有權、使用權、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等為抵押擔保貸款,以滿足農業生產的資金需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其影響之大足以影響整個金融業將來的走勢。互聯網、高科技等都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我國農村地區要重視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和引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重視提高新技術在金融服務中的作用,不斷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
(三)鼓勵并規范小額信貸公司之發展
從實際調研中農村金融放貸主體上看,除了商業銀行外,小額貸款公司的快速發展也為滿足農村金融旺盛需求的重要布局。自2005年起,中國人民銀行在山西、四川、陜西等地各選一個縣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成立了7家小額貸款公司。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394家,貸款余額8811億元。由此可見,小額貸款行業的整體發展頗為顯著。隨著我國民間金融的逐步法制化,小額貸款公司應運而生。民間金融由最初的恣意生長到如今的規范監管,“小微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可以借力于豐富的民間資金,通過小額貸款公司這種組織形式引導民間資金流向小微企業和“三農”,與“金融機構進一步下沉”雙管齊下,共同作用于農村金融的資金干涸現狀,緩解金融市場供需雙方的矛盾。有鑒于此,應適當放寬小額貸款公司金融管制,考慮給予民間借貸以合法地位。針對小額貸款公司,政府應多給一些財政政策傾斜,建立專門的財政專項補助基金,制定扶持企業的標準,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8]。在稅法上也應有所體現,減免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等貸款所得稅,降低其資金運營成本,扶持其發展壯大,間接地也降低了小微企業和農民的融資成本。
然而,任何金融創新一旦過度扭曲即為金融異化,即金融創新的產品不是提高為實體經濟服務之能力,而是變成金融體系內循環謀利之工具。在給予政策傾斜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小額貸款公司仍然存在種種弊端,譬如小微企業和農民在小額貸款公司融資,需要付出的成本較高。原因在于小額貸款公司所持資金來源狹窄、成本過高,且稅負過重,再加上所面向的對象多半是不符合銀行高門檻要求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容易引發放貸壞賬,所以需要高收益來尋求平衡,這就需要政策的傾斜與法律的規制。首先,要一改往日粗放式審貸的做派,審貸過于寬松是促使貸出款項處于高風險的源頭,應加強貸前審核,建立健全的審貸分離的管理機制,可以正確估量項目風險,做好預期,完善事前風險管理機制。其次,還需要加強放貸管理,避免重貸輕管。將貸款發放以后,不能放任自流,應強化跟蹤監督機制,要隨時了解借款是否按約定使用,在借款人的行為危及款項安全時,需依法提起訴訟并及時采取保全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永葆小額融資的活力。
(四)為普惠金融提供法律保障——可否突破物權法定原則
“克山模式”探索了多種信貸擔保方式,拓展了農機抵押擔保、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農戶房產擔保等多種擔保方式,擴大了抵押擔保范圍。值得注意的是:“克山模式”中集體土地上房屋可以抵押貸款。換言之,凡是取得了《黑龍江省集體土地房屋所有權證》的集體土地上房屋都可作為抵押物。而我國《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下列財產不得抵押: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我國《擔保法》第三十七條也規定了宅基地不得抵押。“克山模式”之相關舉措是否與我國“物權法定原則”相悖?我國《物權法》第五條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此即我國的物權法定原則的核心應無疑義。我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有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互換、轉讓等方式流轉。”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尤其在探索土地經營權、農村集體資源使用權利用等進程中,能否突破現行《物權法》之框架,使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為核心的抵押在物權體系中尋找法律歸依與定位。亦即能否通過軟化或緩和物權法定原則,以調和物權種類與內容法定主義的刻板性。關于此問題,正如柳隨年所述:“考慮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在實踐中不好操作,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后,農民萬一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難以處理土地,而且農民可能會因此失去土地和生活保障。”筆者認為,從物權原則上來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種物權,無論何種類型,對其抵押應不予限制。其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規定,對于以抵押為形式的農村金融信貸,除傳統的土地、房屋等抵押物之外,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宅基地、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股份進行抵押,探索創新各類符合法律規定和實際需要的農(副)產品訂單、保單、倉單等權利以及農用生產設備、機械、林權、水域灘涂使用權等財產抵(質)押貸款品種[9]。建議改變當前法律僅允許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在農村內部流轉的限制,逐步放寬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可以通過自由地進行買賣、出租。抵押等處分行為投入到市場的流轉。這也正與我國《物權法》關于用益物權的概念內涵相契合,即用益物權人有權對他人之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財產價值,促進“物盡其用”,農民脫貧、創收、致富。
[1][6]馬建霞.普惠金融促進法律制度研究——以信貸服務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學,2012.35,178.
[2]楊東.論金融法的重構[J].清華法學,2013,(7):132.
[3]Allen N,Berger and Gregory F.Udell,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bank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J].The Economic Journal,2002,(20).
[4][8]潘宗玲.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基于普惠金融視角[J].企業經濟,2014,(10):182,183.
[5]張衛,成婧.協同治理:中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模式選擇[J].南京社會科學,2012,(11):86-90.
[7]姜麗明,邢桂君等.普惠金融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借鑒[J].國際金融,2014,(3):22.
[9]張瑞宏,土俊杰等.農業機械化金融信貸扶持政策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4,(2):43-47.
China’s Rural Inclusive Finance Reform Practice——Innovation and reference from“Keshan Mode”credit financing
CHEN Jun-xiu,DONG Wen-bo
(Haerbin Commerce University,Haerbin 150028,China)
Our country is in the key stage of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of governance,financial markets are“rich”trend difficult to continue,the effective use of financial mean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credit financing mode is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The value goal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s,the economics of the poor are harmonious resonance,highly coupling. Through mortgages,Keshan County farm forest right mortgage loan,animal husbandry and aquaculture mortgages,collective land mortgages,property rights of rural small water conservancy mortgage and other five major categories of rural financial credit financing model to expand the range of mortgage guarantee.
Keshan mode;financial reform;rural inclusive finance;rural area
F832.7.36
A
1009-6566(2015)05-0033-05
2015-09-15
陳俊秀(1991—),男,福建福州人,哈爾濱商業大學研究生學院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