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雷
發展理念、哲學創新與中國實踐
——“十三五”發展戰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理論研討會綜述
陳少雷
2015年11月28日,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共深圳市委黨校共同主辦的“十三五”發展戰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理論研討會暨第三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深圳論壇在深圳市委黨校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現實問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會議共收到論文34篇,來自全國高校、黨校、軍隊院校、科研院所的7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開幕式上,深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黨校校長鄭軻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鄭軻指出,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就“十三五”發展戰略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在深圳市委黨校進行深入研討,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一項具體舉措,也是對新時期深圳改革開放事業的指導與促進。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5年以來,創造了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的奇跡。深圳取得的成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歷史性變革和取得偉大成就的縮影,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產物。當前深圳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建設目標,大膽探索、真抓實干,努力推動經濟特區不斷爭創新優勢,邁上新臺階。希望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深圳論壇這一重要平臺,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哲學,匯集各方智慧,為深圳擔當時代重任、走在時代前列提供精神力量。
中共中央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會長王偉光向大會提交了題為《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書面報告。報告強調了六點:一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二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激發全社會的發展動力和創造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四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加強宣傳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五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加強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切實提高從嚴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六是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立足時代和實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思想創新,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徐偉新在講話中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實現“十三五”目標的主線,樹立好、落實好這“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的變革。“五大發展理念”體現了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知,是關于發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觀念的變化。基于歷史和現實邏輯的導向,中國未來發展要沿著兩個維度堅定地前行,一個就是要更加獨立自主,走一條依靠自身內在動力、推動發展之路;另一個就是更加開放包容,走一條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之路。樹立和落實好“五大發展理念”,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新勝利,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積極作為、善于作為、依法作為。
國防大學原教育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夏興有少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顧問陳中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哲學部副主任、學部委員李景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孫偉平,深圳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永華等32位專家代表作了精彩的大會發言,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現實問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累積了豐碩成果。
第一,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及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重大作用。與會專家代表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源泉,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激發社會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理論指南,是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的基本遵循。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指明方向,為我們提供了成功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范例。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主義,一定要有發展的觀點,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要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始終堅持隨著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
第二,深入探討了“十三五”規劃建議,特別是《建議》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的形成過程。與會專家學者探討了“五位一體”、“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的內在聯系,指出了“五大發展理念”是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的深入的不斷深化,是發展理念的新提升、新變革?!拔宕蟀l展理念”指引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當代中國由大變強的戰略轉折點,是加強黨的建設,加強黨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引導中國改革發展前行的關鍵所在。從哲學視角來看,“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與《建議》的起草原則內在一致、高度統一,科學解答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破與立”、“內與外”、“點與面”、“上與下”等基本問題。學習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過程,既是一次深化認識、解放思想的過程,更是一次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的過程。
與會專家認為,“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并以之為“十三五”規劃的謀篇布局,是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路線圖,將進一步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的各個領域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問題的解決。同時,“五大發展理念”和社會主義價值觀也是緊密相連的,通過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變得明晰、變得明確、變得具體。在“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的關系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治黨、治國、治軍的指導思想,從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相統一的高度來治國理政?!拔鍌€發展理念”主要是從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理念提出的,它的特點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進入到新常態,體現了發展的客觀規律,它的意義主要是引領“十三五”,也包括以后一個時期內我國發展的思路、方向,二者是相互聯系和內在統一的。
第三,從哲學的層面全方位多視角地探討了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必須正確處理好的若干重大問題。與會專家學者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對“五大發展理念”進行了深入探討,強調要正確處理好創新驅動與要素驅動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國內和國際的關系等。在探討中還特別強調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核心理念,無論是發展、改革、社會治理,都要凸現人民的主體地位,在發展中既要有人民共建,也要有人民公平共享,要使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實現自身價值,以增強發展動力,增強人民的團結。
與會專家強調,“五大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價值觀與方法論,集中體現了人民主體、全面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觀,蘊含了人民至上、協調發展、人天和諧、合作共贏的價值取向。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對于貫徹落實“十三五”發展戰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與會學者指出,要處理好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具體來說,要明確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的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從政治的角度看,要解決好黨和群眾的關系。從文化的角度看,要解決好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從生態角度來看,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有學者強調,生態文明或生態城市應該以一種后工業生態文明的方式來進行建設,這需要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來引領。
第四,與會專家學者還特別探討了發展實踐與哲學創新的關系。創新實踐為理論創新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客觀需要,而理論創新又為創新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引和理論支撐。與會專家指出,理念是變革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戰略定位催生新變革、觀念變遷引領新時代、核心價值塑造新風尚,改革創新成就新未來。理論創新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與會學者提出,創新和發展是活動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就過程而言,一個是就結果而言,過程、手段就是創新,結果就是發展,確實地說,發展的本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這本身就是一個創新,而創新的結果肯定是質的飛躍。
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所謂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的實際相結合。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實踐的全面總結,也是站在一些具體問題和突出問題上提出的新的發展的思路。有學者指出,對創新發展理念要進行辯證的理解,把創新發展理念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認識到由于我國還處在發展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新能力不足,在一定時期、一定階段,人員還是社會發展的依托力量。許多專家學者還深入探討了哲學創新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等相關問題,特別探討了如何在當今時代、當代中國進一步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有些學者還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問題,人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反思性、批判性、超越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特點,未完成性與開放性是馬克思主義的特有品格。還有一些學者介紹了國外有關馬克思主義的一些研究,如有機馬克思主義等等。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規劃的“綱”與“魂”,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的突出亮點和重大貢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對發展問題思考的最新成果,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維和原則方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新的突破,集中體現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辯證思維和哲學智慧,為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局面、開創發展新境界,提供了強大的理論遵循和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展開和深入,需要不斷關注時代現實、把握時代脈搏、破解時代難題、引領時代發展,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審視、反思和解決當代中國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而不斷豐富和開拓馬克思主義哲學新論域、新形態、新境界。
責任編輯:周修琦
2015-11-30
陳少雷,深圳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