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淑敏 (杭州圖書館 浙江 杭州 310016)
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探索與實踐
——基于杭州圖書館案例的思考
屠淑敏(杭州圖書館浙江杭州310016)
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是公民文化權利的體現,是公共圖書館本質屬性的內在要求,是公眾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也是公共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對公共圖書館事業具有重要意義。杭州圖書館在保障公眾參與的知情權、搭建公眾文化展示平臺、鼓勵公眾互相教育、引導公眾參與圖書館管理、完善公民參與的表達和回應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其經驗與不足對其他公共圖書館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公民文化權利杭州圖書館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要“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增強公共文化發展動力”,對公眾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1]。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眾參與是公共圖書館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議題。探討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價值和實現途徑,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何謂“公眾參與”?公眾參與理論的先驅安斯坦(Sherry R. Aronstein)在1969年《市民參與的階梯》(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一文中指出,“公眾參與是一種公民權力的運用,是一種權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經濟等活動中,無法掌握權力的民眾,其意見在未來能有計劃地被列入考慮。”[2]隨著社會民主的不斷進步和公眾參與理論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廣義和狹義兩種公眾參與的概念:狹義的公眾參與主要是指公民在投票選舉等政治事務中的參與;廣義的公眾參與除了政治參與外,還包括經濟、文化等所有有關公眾利益的公共事務參與,以及推動社會決策和活動實施的過程[3]。本文探討的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屬于廣義的公眾參與范疇,是指公眾通過一定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能力,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愿,進而影響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設計、事業規劃甚至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政策行為。鼓勵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對于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滿足公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1公民文化權利的體現
公民文化權利和公民的政治權利、經濟權利、社會權利一樣,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最基本的權利,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大會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和1966年最終確認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是在國際法意義上對公民文化權利最集中和權威的表達,其將公民文化權利的內涵總結為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文化使用權,享有文化發展成果的權利;文化參與權,參與文化生活的權利;文化創造權,開展文化活動及創造新的文化產品的權利;文化保護權,文化創造成果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4-5]。公眾發揮文化自覺參與圖書館服務,在這一過程中表達思想、展示文化創造成果,是公眾在享有文化發展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參與文化生活、開展文化創造的行為,既是現代民主精神在圖書館領域的體現,更是公民文化權利在圖書館領域的具體表現。
1.2公共圖書館本質屬性的內在要求
公共圖書館事業是公共事業,公共性是其本質屬性,突出表現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圖書館服務。公眾參與是體現公共圖書館公共性,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全體社會成員“共有”和“共享”的內在要求。一方面,實現“共有”和“共享”需要顧及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綜合考慮各種群體的真實文化需求。僅僅依靠政府和圖書館人自身的力量,對公眾文化需求的認識難免會不夠全面。公眾參與搭建的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遞渠道是公共圖書館全面了解用戶真實需求、增強服務科學性和針對性、實現圖書館服務和用戶需求有效對接的可行途徑。另一方面,公眾參與可以實現公眾對圖書館工作的監督,改變一直以來較為普遍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由上而下單向決策的局面,形成政府、圖書館工作人員和用戶等多方利益相關者共同影響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良性態勢,推進圖書館管理決策和服務設計的民主化,確保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可以真正代表公眾的利益和需求,體現公共圖書館的公共精神和普世價值。
1.3公眾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呈現出由低到高不斷遞進的演化趨勢,文化領域的需求也是如此,從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向發展性公共文化服務需求演變[6]。國際經驗表明,人均GDP 5 000美元是產生這一變化的一個臨界點,當某區域的人均GDP達到5 000美元時,公眾的文化消費會進入一個高增長和高要求時期[7]。2012年,我國人均GDP 為6 100美元[8],已經超過了國際上較為公認的這一臨界點,因此可以認為,我國已經處于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階段,各公共文化機構都有義務為公眾提供滿足其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的服務。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人們的主體意識日益增強,公眾開始尋求在公共文化服務過程中更大的自主性,從被動接受公共文化服務向主動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轉變[9]。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強調體驗性和互動性,強調公眾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過程中自我意識的表達,強調公眾對公共圖書館服務設計和事業規劃的影響作用,是公眾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在圖書館領域的具體體現。為滿足公眾發展性公共文化需求,公眾參與理應成為公共圖書館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1.4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21世紀的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發展受技術、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面臨著諸多挑戰。鼓勵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可以幫助圖書館更好地應對生存危機,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首先,公眾參與可以帶給圖書館更多創新發展的機會。文化領域是一個高度依賴創新的行業,圖書館要發展,創新是關鍵。公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是創新發展的主體。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可以為圖書館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和方法,帶給圖書館更多創新發展的動力,幫助圖書館拓展更多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的服務,給圖書館文化活動創造足夠的社會空間。其次,公眾參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公共圖書館資金、設備、人員等各種資源的不足。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民間隱藏著巨大的資本潛力,群眾中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公眾力量,通過基金會、志愿者等形式鼓勵公眾參與圖書館工作,對圖書館資源可以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公眾參與對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公眾參與?總結杭州圖書館近幾年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至少可以有以下一些實現途徑。
2.1建立多渠道預告制度保障公眾參與的知情權
實現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首先需要讓盡量多的公眾知曉在圖書館可以參加哪些項目、怎樣加入這些項目。為此,杭州圖書館建立了多種渠道的公眾參與項目預告知制度:一是在圖書館大廳、長廊、門柱等顯著位置放置告知項目信息的橫幅、易拉寶、標志牌等;二是在杭州圖書館網站及杭州重要門戶網站發布項目信息;三是在杭州圖書館微博、杭州圖書館微信上發布項目信息;四是與杭州地方電臺和電視臺合作,通過廣播和電視媒體發布項目信息;五是通過短信或者QQ的形式在杭州圖書館讀者群里發布項目信息。所有的項目安排都經過事先統籌,給信息發布預留充分的時間,以方便公眾更加清晰地了解項目情況和準備參與事宜。這樣的方式推動了信息從圖書館服務提供者到圖書館服務使用者之間流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這一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給予了公眾最大的知情權。
2.2搭建多形式文化平臺展示公眾文化成果
公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創造力,引導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就是要讓蘊含于公眾中的文化創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現,文化創造成果得到更大的認同,讓公眾直接參與公共文化的生產和供給過程,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共建共享。杭州圖書館為公眾的文化成果展示搭建了多種形式的平臺。
成立于2010年的杭州圖書館市民合唱團是杭州圖書館為熱愛音樂、熱愛合唱藝術的市民提供學習成長空間和展示自我舞臺的成功實踐之一。合唱團每年面向全市公開招募團員,不限年齡、不分職業。杭州圖書館會有專業人員根據團員不同的演唱水平對其進行分級分層指導,同時積極組織有能力的團員參加各種匯演、比賽、交流。合唱團成立至今,歷屆團員人數已超過300人,目前固定團員70余人,曾獲得匈牙利“柯達伊·佐爾坦國際論壇合唱節”金獎、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合唱節老年組第一名等多項國內外合唱大獎。與市民合唱團類似的杭州圖書館市民文化團體還有以弘揚和傳承程派京劇為主的京劇社團“詠秋社”,以戲劇演出、體驗為主的群眾性戲劇團體“市民劇社”等。
“文瀾大講堂之我來做主講”是另一種形式的公眾文化展示平臺。創建于2006年的“文瀾大講堂”是市民關注度極高的“浙江省優秀講座品牌”。為了進一步彰顯講堂的公益性,杭州圖書館推出了“文瀾大講堂之我來做主講”系列活動,招募有一技之長的“草根”市民作為講堂主講人,讓他們也可以像那些著名的專家、學者一樣在“文瀾大講堂”這個平臺上展現個人智慧、展示文化風采。之后,杭州圖書館又推出了以“展示青少年才藝、發掘未來藝術家”為宗旨的“小文藝家首秀”活動,發掘青少年在音樂、舞蹈、戲劇、攝影、繪畫、書法等方面的才藝,為其開展個人專場或聯合專場活動。
2.3開拓新途徑鼓勵文化生活中公眾的互相學習和互相教育
在公共文化生活中,公眾除了自我表達外,還可以互相認知、互相作用,通過交流和分享達到共同學習、進步和成長的目的。杭州圖書館在為公眾打造展示自我平臺的同時,還為公眾之間的互相學習和互相教育搭建了通道。
城市生活主題分館的“達人分享會”是一個運作良好的公眾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典范。一方面,圖書館定期招募生活達人開展生活體驗、交流活動,向市民傳授生活知識和生活技能;另一方面,通過這些活動將普通市民培育成為新的生活達人,新的生活達人繼續向其他市民分享和交流生活經驗,由此構成一個不斷向上成長的正能量傳遞圈。
“文瀾沙龍”是一個由讀者自己策劃、自己管理、自己運作的系列活動。圖書館提供場地和后勤保障,幫助宣傳。讀者自己建立“文瀾沙龍”群,按照不同的興趣愛好將其分為若干個組,每個組都有召集人,大家自己策劃選題,每周在圖書館的研究室舉辦小型沙龍活動,分享各種知識、經驗、心得。他們還創辦了我國第一本由圖書館讀者自行編撰的電子刊物《文瀾沙龍》。
公益培訓班“市民學堂”也是公眾教育公眾的典型。從起步時公開招募有一技之長并且熱心公益的市民擔任培訓老師,到挖掘讀者中有一技之長者為師,再到培訓班學員推薦,“市民學堂”逐漸形成了學員成長為老師、老師推薦老師、學員推薦老師的良性互動,不僅較好地解決了公益培訓項目中的教師資源問題,還把公益培訓的一部分策劃權交給了公眾,使他們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知識傳播的主動參與者。截止到2014年,“市民學堂”已通過這樣的形式成功開設了布藝、編織、攝影、書法、民族舞、踢踏舞、瑜伽、越劇、葫蘆絲等28個培訓項目。
2.4引入社會力量推動圖書館服務的科學化和民主化
為了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杭州圖書館建立了多種公眾參與圖書館業務設計和發展規劃的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公共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制度。2003年成立的杭州市圖書館事業基金會是國內首家圖書館事業基金會。基金會依托浙江較為發達的民營企業募集資金,為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多層次的支持。例如,杭州圖書館開展基層圖書館發展現狀調研活動,為其研究提供發展對策;增加對杭州市欠發達地域的城鎮鄉村大眾閱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設立基層圖書館員激勵機制以鞏固職業隊伍等。
二是不斷發展志愿者隊伍。杭州圖書館從2005年開始籌建志愿者隊伍,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形成了以負責基礎服務和常規活動為主的長期志愿者、以完成臨時性任務為主的短期志愿者以及具有某種專業特長從事特定圖書館服務的專項志愿者3種基本類型。僅2014年,杭州圖書館有記錄的志愿者就有近2 000人,他們在對圖書館業務設計提出改進意見,協助圖書館更好地開展文獻資源建設、文化活動管理等業務工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已經成為推動杭州圖書館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是籌建杭州圖書館理事會。為了更好地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共謀圖書館事業的發展,2014年,杭州圖書館在杭州市圖書館事業基金會的基礎上啟動了理事會籌建計劃,希望調動社會資源增強圖書館的公益服務能力,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
2.5利用新媒體平臺完善公民參與的表達和回應機制
在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過程中,公眾需要有渠道表達自己對圖書館服務的意見、建議、需求,圖書館則需要對這些意見、建議和需求作出及時的回應,這既是公共圖書館對公眾文化需求的尊重,也是對公眾參與的認同與鼓勵。
杭州圖書館在公眾和圖書館之間搭建了多渠道、多層次的交流平臺。除了傳統的讀者意見簿、公開電話之外,杭州圖書館充分利用了互聯網這一方便、快捷的新型媒體,公眾可以通過杭州圖書館的微博、微信、QQ群、網站論壇等多種形式,給杭州圖書館留言或者與杭州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進行實時互動。對于任何形式的意見和建議,杭州圖書館都會在第一時間予以回應,這一交流過程直到用戶滿意才會結束。
杭州圖書館推動公眾參與的實踐在我國公共圖書館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看到,公眾參與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在實現途徑及公眾參與的有效性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公共圖書館領域,公眾參與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還存在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隨著公民意識的不斷覺醒,公眾參與也需要不斷地加以研究和持續推進。
3.1公眾參與能力總體不足,有必要進一步對文化弱勢群體加以扶持。
總體來看,公眾參與圖書館服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較低,參與能力不足,需要進一步對其加以扶持。那些經常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比較樂于表達自我的人群,大部分都是文化領域相對強勢的群體:他們有著相對較高的文化素質、一定的文化組織能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較高的主動性,是相對容易激發其文化熱情、發掘其文化潛力的一個群體。而另外一部分人群,或者是對文化需求的表達能力不強,對自身的文化潛能又缺乏認識,導致其缺乏文化熱情和參與欲望;或者是雖有較高的參與熱情和強烈的參與欲望,但因本身能力有限,導致其成為公眾參與的旁觀者。如何鼓勵、激發和引導這一類文化弱勢群體參與圖書館服務,是圖書館需要著重加強的一個方面。圖書館要尋找不使用圖書館、不參與圖書館服務的人,加強對其教育和培訓,增強其參與能力,培養他們成為公眾參與的一部分。
3.2公眾參與不夠深入,有必要給予公眾深層次參與公共圖書館事業管理的機會。
目前,在公共圖書館的實踐中,公眾參與相對較多的基本集中在資源購置、文化活動等基礎業務領域,對于真正涉及到公共圖書館重大業務決策、事業發展規劃以及圖書館工作評價等方面,社會力量介入還不夠深入,公眾參與略顯不足,與國家提出的構建多元共治的公共文化管理體系還有差距。借鑒國外經驗,可以看到一些發達國家的公共圖書館在牽涉到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上都會引入公眾意見,如美國西雅圖中央圖書館(Seattle Central Library)[10]、芬蘭赫爾辛基中央圖書館(Helsinki Central Library)[11]、丹麥奧爾胡斯公共圖書館(媒體中心)(Urban Mediaspace Aarhus)[12]等城市圖書館,他們在建設過程中引入了大量社會資金,圖書館的選址、建設方案、裝修風格等都由當地居民投票決定,真正實現了其“市民的圖書館”的作用。這些做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為此,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入手,給予公眾深層次參與公共圖書館事業管理的機會,如政府出臺政策對公民參與加以鼓勵,建立社會參與的監督評價機制和平臺等。一個階段以來國家力推的圖書館理事會制度就是在這一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嘗試。
公眾參與是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重要課題,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重要課題。筆者以杭州圖書館為案例,以管窺豹,探討公眾參與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途徑、不足和需要加強的方面,是希望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可以帶給更多的圖書館一些具有啟發意義的思考。期待我們的拋磚能引發更多的人關注這一課題,以實現保障公眾文化權利和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共同發展。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EB/OL].[2015-01-18]. 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14/c_1113996899.htm.
[2]Arnstein S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2007(26):216-224.
[3]蔡定劍. 公眾參與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團結,2009(4):32-35.
[4]世界人權宣言[EB/OL].[2015-02-10]. http://www.un.org/zh/ documents/udhr/.
[5]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EB/OL].[2015-02-10]. 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esc.htm.
[6]Maslow A 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EB/OL].[2015-03-03].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aslow/motivation.htm.
[7]林向陽,胡睿憲. 人均GDP5000至10000美元國際發展經驗及對策[EB/OL].[2015-03-03].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5969668.html.
[8]中華人民共和國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15-03-05].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qgndtjgb/201302/t20130221_30027.html.
[9]康偉. 準確把握人民群眾需求的新變化[N]. 學習時報,2013-07-22(3).
[10]廖桂賢. 全民投票,一場未來圖書館建筑的時代革命[EB/OL].[2015-02-05]. http://book.douban.com/reading/13495236/.
[11]The Central Library Project is Ready for Decision-Making [EB/OL].[2015-01-18]. http://keskustakirjasto.fi/en/2014/09/11/the-central-library-project-is-ready-for-decision-makingthe-spirit-of-the-storehouses-and-the-freedom-to-do-willbe-incorporated-in-the-library/.
[12]Urban Mediaspace Aarhus[EB/OL].[2015-01-19]. http://www.urbanmediaspace.dk/en.
屠淑敏女,現工作于杭州圖書館,館員。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to the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y——Inspiration Based on the Case of Hangzhou Public Library
Citizen participating the service of public library reflects the cultural rights of citizens. It is an inner requirement decided by the nature of public library,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developmental public cultural needs, as well as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public library cause. This is extremely meaningful to public library business. Hangzhou Public Library explored a lot in these regards, such as ensuring people to know what projects can participate in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who want to show themselves, encouraging people to educate each other, guiding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library's management, improving the express and response mechanism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All these experiences could inspire other public libraries and be served as reference.
Citizen participatio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Cultural rights of citizen; Hangzhou Public Library
G258.2
B
2015-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