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洪川1940年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同年分配到黑龍江省圖書館,研究館員。
永遠的懷念
夏洪川1940年生,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同年分配到黑龍江省圖書館,研究館員。
修宇學兄的兒子李成來電話說他走了,我十分驚愕,覺得怎么會呢?就在一個月前,修宇學兄還從加拿大來電話,說他很好,健朗地打聽國內的同學、同事,并親切囑咐我注意前列腺毛病,我們愉快地互道了珍重。怎么他說走就走了,讓人難以接受。
我沉痛地悼念修宇學兄。我倆是北大圖書館學系的同班。他解放前參加革命,是調干生,年長我好幾歲。在學校,他學習非常刻苦、認真,知識豐富,我們都尊他為學長。記得修宇學兄是1956年入北大的,是56級的班長,早我3年入學。可怕的“反右”運動中,他因出身不好,敢說真話,被打成“右派”,強制勞動了3年,通過好好勞動,“摘帽”后插到我們59級繼續學業。1963年秋,我們倆一起被分配到黑龍江省圖書館工作。除有四年多他到黑龍江大學創辦圖書館學系外,我倆一直工作在一起,不說是心心相印,也跟兄弟一樣,算起來有50多年的交情。
修宇學兄年輕時受到這么多不公與打擊,但他一直相信黨、熱愛黨,最終還加入了黨。他從不消沉,不氣餒,總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圖書館事業當中。“文革”運動來勢更加兇猛,修宇學兄“靠了邊”,圖書館亂了、停了,可他不虛度光陰,默默地、偷偷地學習外語和各門知識,為日后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圖書館學專家打下了基礎。
修宇學兄和我剛來哈爾濱時,黑龍江省圖書館是個新館,館務都在摸索中。修宇學兄是個敢想敢干的圖書館實干家。到館不久,他和趙世良學長以及從美國留學歸來的靳乃瑞先生等籌辦文獻檢索室,他們忙前忙后,艱難地收集西文的、俄文的、日文的、中文的各種檢索書刊,建成了黑龍江省第一個大型文獻檢索室。這個檢索室,開架閱覽,國外的《化學文摘》《生物文摘》和日文的各種《速報》、專利一應俱全,中文的各科檢索刊物、圖書更是豐富。檢索室還陳列有各國各科百科全書、字典、辭典,非常受讀者歡迎,是個獨具特色的閱覽室。
“文革”結束后,社會開始重視知識和知識分子。修宇學兄出類拔萃,被任命為黑龍江省圖書館副館長。他工作和研究更加勤奮、努力。當時的圖書館面臨著整頓、改革,急需改變社會不重視圖書館的狀況。修宇學兄認為,1992年5月5日的“學習節”正是黑龍江省圖書館30周年館慶,要大力宣傳圖書館,加強圖書館的公關力度。他力主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大型圖書、圖片展覽,并以此紀念馬克思誕辰174周年。他“要宣傳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想法得到了館內同志的響應,我也曾參與到這一活動當中。展覽很成功,為延伸影響,還到省內各地巡展,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修宇學兄性格爽快,善于公關。從圖書館工作出發,他極為重視國內專家、學者的各種意見、建議,以推動黑龍江省圖書館事業的建設。就我所見,文化部的胡耀輝處長,杜克、劉小琴司長曾接連前來指導工作,北大的陳鴻舜教授、周文駿教授以及朱天俊、張樹華、鄭如斯、吳慰慈等圖書館學界名家,武大的彭斐章教授、黃宗忠教授等都曾到黑龍江省圖書館講學或作學術報告。在一次全國性的學術活動中,修宇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了廿幾位同學、校友,盛況空前。
修宇學兄擔任過圖書情報界重要職務,曾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藏書建設組組長,曾任中國文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黑龍江省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是知名的圖書館專家。修宇學兄的研究活動和成果非常顯著,他的藏書建設理論、圖書館藏書剔舊、漢語拼音著者號的研究在全國產生巨大影響。修宇學兄校勘過趙世良先生的譯著《圖書館藏書》(前蘇聯的專著) ;他倡導中國圖書館學會在哈爾濱召開“全國藏書建設研討會”;積極參與在大慶市召開的“全國出版改革學術座談會”。修宇學兄主持的國家課題《全國文獻資源調查與布局研究》影響更大,受到國家獎勵。修宇學兄編著的《五筆字型速成自學教程》一書一版再版;與肖自力、侯漢清兩位校友共著的《分類目錄主題索引編制法》是一部拓荒性專著。
修宇學兄出于圖書館工作人才的急需,于1984年至1989年創辦了黑龍江大學圖書館學系,任系主任,使黑龍江大學成為我國北方重要圖書館高級人才培養基地。1989年,修宇學兄又調回黑龍江省圖書館研究室工作。
修宇學兄的妻子楊學梅為研究館員,也曾任黑龍江省圖書館副館長,是我的老同事。望學梅節哀。修宇學兄有一女、一子,女兒在加拿大,事業均有成。修宇學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
修宇學兄離開了我們,是圖書館界的一大損失。作為老同學、同事,修宇學兄的音容笑貌總歷歷在目。我永遠懷念他。我多希望,在天堂有一座輝煌的圖書館由他管理、主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