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晞(深圳圖書館 廣東深圳 518036)
·學術論壇·
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若干熱點問題
吳 晞
(深圳圖書館 廣東深圳 518036)
〔摘 要〕文章摘自作者于2015年6月25日在江蘇鎮江召開的“2015年閱讀推廣峰會 ”上的報告,主要介紹分析了當前圖書館有關閱讀推廣的一些熱點、焦點問題。
〔關鍵詞〕圖書館閱讀推廣 熱點問題 2015年閱讀推廣峰會 江蘇鎮江
如同大家所熟知,我們今天已經進入一個全民閱讀的時代,我們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閱讀春天”的氣息。對于全民閱讀社會的美好愿景,當代著名閱讀推廣人朱永新先生曾這樣描述: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她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為美麗的精神家園;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才能擁有共同語言共同價值共同愿景。這樣的美好境界令人心向往之,我們理應為之奮斗,為之共勉。
那么,面對全民閱讀的大時代,我們圖書館專業工作者又應該做什么呢? 對于全國圖書館界同仁來說,我們的具體行動就是大力進行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以此來促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
應該說,圖書館行業開展宣傳圖書、輔導讀者、促進閱讀的各種活動,由來已久,是圖書館的一個有著經久歷史的服務工作,也是一項傳統的業務工作。但是近年以來,國內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
其一,過去的閱讀推廣活動對于圖書館來說是較為邊緣的一項業務工作,往往是自發的、零星的、補充性的一種讀者服務,可以多做,可以少做,也可以不做,沒有什么硬性的要求。現在無疑已經成為圖書館的一項帶有根本性的任務,也是主流服務與核心工作,體現了圖書館的指導方針、基本精神和社會使命,是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內容。
其二,過去只有圖書館、新聞出版等少數部門在從事促進閱讀的工作,現在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行動。我們可以看到,上至國家和中央政府、黨和國家領導人,下至各級地方政府、各行各業,乃至世界各國政府、各種國際組織,都在大力促進閱讀,倡導建設學習型社會。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不再是一枝獨秀,“德不孤必有鄰”,我們的工作已經融匯到全國性和世界性的閱讀潮流之中。
其三,過去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往往只是實踐層面、工作層面的事情,從業人員大都憑的是個人理解和工作經驗,較少有深入的思考和提煉,更少有“形而上”的研究。我們的圖書館學教育缺少這方面內容,我們的從業人員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近年來從事閱讀推廣研究的人員和成果驟然增多,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1年以來就有將近20個,出現了諸多本領域的名家、名師、明星館員和知名品牌活動。
上述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三個重大變化,尤其是第三個變化,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專業自覺。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再停留在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低水平工作狀態,而是要把我們這個專業領域歷年來豐富的工作經驗、體會,自覺地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成果;或者說把我們業界多年來的優秀研究成果和卓有成效的活動品牌,變為全國圖書館閱讀推廣從業人員的工作利器,從根本上提高我們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成效。
那么,我們具體怎樣開展圖書館閱讀推廣領域的研究呢,有哪些熱點、焦點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呢?這里我擇其要者,重點和大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大家知道,圖書館閱讀推廣是偏重實務性的業務工作,但并不意味著可以輕視或忽略相關的理論研究。
一個學科是否成熟,一項專業工作是否可以深入、持久、可持續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它的理論研究是否到位,是否跟得上發展,是否能發揮引領作用。圖書館閱讀推廣領域也不例外,沒有堅實理論基礎的閱讀推廣工作不會是卓有成效的工作,缺乏扎實理論功底的閱讀推廣工作人員也不會是高水平的從業人員。
我們這里說的理論研究主要指兩個方面:
一是應用理論研究,主要指從實踐中總結、歸納,并且舉一反三,推而廣之,從而指導我們的工作。例如,閱讀推廣活動的策劃、組織、宣傳、績效評估等,都是我們迫切需要進行研究的。
二是基礎理論研究,從“形而上”的角度進行理論論證。主要回答圖書館閱讀推廣是什么、為什么、應該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等等問題,解決閱讀推廣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問題。方法既包括圖書館學基礎理論,也要借鑒閱讀學、社會學、教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許多學科的精華,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
目前后者(基礎理論研究)更為重要、更為匱乏、更為迫切、更需要“高手”。這些理論上的研究,尤其是基礎理論研究,看似“無用”,但卻是深入做好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基礎。
如前所述,當前全民閱讀已經不再是圖書館一家一戶的事,或是少數行業的專屬行為,而是各行各業都在參與的社會熱潮。但是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圖書館是全民閱讀的主陣地,有著當仁不讓的地位和作用。
過去我們曾多次講過這個問題,在理論與實踐上做過許多論證。譬如,圖書館閱讀推廣是圖書館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趨勢;從閱讀角度看,只有圖書館才具備完整的文獻資源體系,可供系統學習和閱讀;圖書館系統建設了完備的數據庫,建立了數字化共享平臺,適應數字化閱讀的發展趨勢,等等。
現在看來,還有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圖書館自身的變化:當今的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已經從一個機構、一個場地變為一個平臺,其作用也從傳統的有限空間,拓展為更為廣闊的相對無限的領域。這個變化是21世紀以來圖書館最為重要的轉型。
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二:
一是資源,不再局限于“館藏”,而是通過網絡和其它新技術手段,廣納天下各種資源,不著眼于“擁有”,而是追求“利用”,搭建起各種形式的資源共享平臺,甚至“館藏”的概念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這個問題大家多已認識到。
二是服務,不再局限于“館舍”,而是把服務推送給每個社區和居民,把全市城鄉都變成我們的舞臺,把服務送到千家萬戶。我曾戲稱其為“輸出革命”。這個問題現在大家未必都認識到。
這就是當今圖書館從機構、場地到資源、服務平臺的轉變,這個轉變趨勢不可擋、不可逆。因為涉及到圖書館基本業務模式和服務模式的轉型,不是外在的某些影響(如因為出臺了某個新政策、應用了某個新技術而帶來的變化),而是圖書館自身帶有根本性質的變化,所以我們稱之為21世紀以來圖書館最為重要的轉型。我相信,很多圖書館同仁都有類似的體會,也都經歷了圖書館從機構到平臺的變化,只不過有些同仁還沒有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
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本質屬性,就是適應了圖書館從機構到平臺的這種變化,讓資源和服務突破圖書館館舍的窠臼,送到市民手中。因此我們說閱讀推廣工作適應了圖書館發展的新趨勢,是新形勢下圖書館的核心工作,也是圖書館自身發展的需要。
既然圖書館是閱讀推廣的主角,那么接著涉及到的問題是,怎樣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才能突出圖書館自身的特色,才能有別于文化站、書店、學校、工青婦等部門的類似活動?或者說怎樣才能體現出圖書館在全民閱讀中不可替代的獨特的作用?這里僅做些簡單的提示。
(1)請進來。圖書館是讀書場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市民“第三空間”。現在許多場所都自詡為“第三空間”,并非圖書館專屬,譬如那些shopping mall。但圖書館是專門的讀書空間,也是獨一無二的閱讀場所,免費進行公益服務,是唯一的,也是獨具魅力的。
(2)送出去。建立遍布城鄉的圖書館網絡,把閱讀推廣活動送到每個街區,送到市民身邊。我們近年來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建立分館、基層社區圖書館、流動圖書館、自助圖書館,特別是深入社區舉辦各種讀書活動,都體現了這一點。
(3)利用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圖書館有豐富、系統的文獻資源,這種資源優勢,就是我們最大的本錢,也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基礎,其它部門都不具備的。我們要引導讀者善于利用這些資源,包括紙本資源和數字資源。
要強調兩個基本點:一是要通過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提高讀者利用圖書館的能力,也就是系統閱讀的能力、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二是同時拉動圖書館自身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
類似前面說的基礎理論研究。閱讀、全民閱讀、圖書館閱讀,都是閱讀文化的一部分。如前所述,閱讀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行動,已經融匯到全國性、世界性的閱讀潮流之中。我們不能坐井觀天,只局限于圖書館這片天地,要從大文化、大閱讀、大時代的角度來進行研究和論證。這是我們要面對的一個大課題。
其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領域就是科技發展與閱讀的關系,或者說閱讀的未來發展趨勢問題。這是十分迫切、無法回避的重大問題,也是最為眾說紛紜的問題,我們必須要面對,要研究。目前從事技術與圖書館發展研究的很多,大多著眼于一些具體技術,現在多集中于移動閱讀、云計算、大數據等熱門領域。這些研究十分必要,但我們不能總是研究人家如何發展以及如何跟著跑的問題,成天焦慮千萬不要跑慢了,不要OUT,因此永遠都是被動的。這樣的研究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有自己的東西,要從文化、社會、科技發展的視角來進行圖書館閱讀研究,也就是要從大文化、大閱讀、大時代的角度看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問題。
圖書館閱讀要不要進行輔導,這是一個問題,因為是有爭議的。
近年來國外有觀點認為,沒有證據表明在文獻評價問題上圖書館員比普通讀者更加高明。國內業界也大多接受這一觀點,因為還涉及到“閱讀自由”這個根本性的原則問題。前年業界曾就“閱讀自由”論題展開討論,參加者(包括我自己)的論點大都支持讀者閱讀自由、不應對讀者在圖書館的自由閱讀多加干涉。我們委員會在2006年成立時叫“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后在2009年換屆時改名“閱讀推廣委員會”,在名稱上取消了“指導”的字眼,初衷就是要消除凌駕讀者之上、高人一等的誤解,強調閱讀推廣是圖書館分內的本職業務工作。
但是對于要不要在圖書館進行閱讀輔導的問題,我的觀點很明確:圖書館讀者的閱讀是自由的,讀者對文獻的選擇權是值得尊重的,到館的讀者也是平等的,沒有什么高低貴賤之分,不應區分什么高層次讀者和普通讀者;然而圖書館員還是有責任進行引導,或者說指導、輔導,這種引導是專業性意見,不意味著館員高出讀者一等。這就如同生病要看醫生,迷路了要找交警,不是醫生和交警比我們更優越,而是他們有這個專業特長和職業責任。輔導閱讀也是我們的專業特長和職業責任。問題不在于要不要圖書館閱讀指導工作,而是以往的閱讀指導方式大有問題。有的圖書館根本沒有樹立起指導閱讀的觀念,又缺少專業的方法,讀者對此也不認可。曾有一家大型城市圖書館要求服務臺詳細記錄讀者問詢的內容,結果最多的“咨詢”竟然是詢問洗手間的位置。因此,對于許多圖書館來說,閱讀指導不是該不該舍棄的問題,而是太少、太貧乏、水平太低,遠遠跟不上讀者的需要。
如何做好圖書館讀者的閱讀輔導工作,是我們閱讀推廣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現在遠沒有解決好。
以下再提及幾個問題,不再展開討論和辨析。不是因為這些問題不重要,而是已經有人做了很好的研究,有許多成熟的成果,且大多沒有爭議。
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和圖書閱讀推廣的重中之重。《公共圖書館宣言》、《圖書館服務宣言》都作為重點加以強調。
指的是殘障群體和閱讀障礙群體。這部分群體由于自身的某種缺陷,無法正常使用圖書館的文化服務。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對殘障群體的服務要體現出平等性、公平性、普惠性和服務性等特征,這是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的根本價值觀所決定的。這在國際上是也研究熱點。
用立法的方式促進閱讀、保障閱讀是國外的新熱點,也是一個世界性話題。現在全國人大正在醞釀立法,很多地方也在做。有關的研究性工作明顯滯后,必須要跟上,以避免誤差,促其有更大的社會效益。
閱讀本身就是民間的事,是公民的個人行為,政府不能代替,圖書館也不能包辦。近年來民間閱讀組織越來越壯大,包括有民間圖書館和民間閱讀組織兩大類型,其作用也越來越凸現,理應引起更大關注。
(來稿時間:2015年7月)
〔分類號〕G25
〔作者簡介〕吳晞,深圳圖書館研究館員,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主任,深圳圖書情報學會名譽理事長。
Some Hot Issues on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Wu Xi
( Shenzhen Library )
〔Abstract 〕This paper abstracts the report of 2015’s Forum on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in Zhenji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that introduces some hot issues on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Keyw ords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Hot issue 2015’s Forum on Library Reading Promotion Zhenjiang,Jiang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