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沈陽市皇姑區圖書館,遼寧沈陽110031)
?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資源建設策略
王寧
(沈陽市皇姑區圖書館,遼寧沈陽110031)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資源建設都需要來自大數據的支持。從大數據的特性、意義與價值入手,解析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論述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建設策略。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服務定位資源建設大數據時代
[分類號]G258.2
21世紀是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歷史時期,正是互聯網引起了數據的爆發性增長,從而進入到信息社會的大數據時代。作為文獻信息存儲、管理與服務機構的公共圖書館,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中的文獻類型大數據,及時調整自己的服務定位與資源建設策略,實現公共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不斷更新的社會價值。
1.1大數據的4種特性及其辯證關系
在目前全球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突出表現在數據的數量、種類、價值和速度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1]。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遵循辯證法規律的,即有一利必有一弊,利弊得失往往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大數據自然也不例外。從有利的方面看,由于大數據的數量和體量增加迅速,可以極大地滿足用戶對于各種數據的需求;而從不利的方面看,則是隨之而來的用戶對于有用數據的搜索難度也迅速上升,用戶越來越難以快速而準確地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數據。數據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用戶對于各種不同類型數據的個性化需求,但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用戶搜索特定種類數據的難度,因為用戶所需要的特定種類的數據往往被淹沒在各種類型數據的海洋之中,用戶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甚至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查找和獲取。在數據的價值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據量的不斷增加,新的數據在不斷替換老的數據,因此,使得數據的價值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一般而言,數據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趨于下降,特殊情況則恰恰相反。從速度方面來看,全球互聯網用戶人數已經達到32.7億[2],且每年都在快速增加,數據的變化速度也在加快。這種數據速度突出表現在數據通過互聯網傳播的速度在加快,其中包括發布速度、傳遞速度和更新速度[3]。
1.2大數據的意義與價值
正是由于大數據所具有的這4種特性,才使得它既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寵兒,成為所有行業都無法不引起重視的資源,同時也成為大數據領域需要解決的眾多研究課題。尤其對于重要的大數據資源,如何在掌握它們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蘊含在其中的信息價值,就成為大數據研究領域中的重要技術。大數據的真正價值并不在于其數據的數量有多少,體量有多大,而在于這些大數據對于用戶而言是否為有用的和有價值的數據。因此,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無論什么行業,什么機構,什么學科專業的人,只要掌握了具有價值含量的大數據,就等于掌握了重要的戰略資源和競爭籌碼。只要能夠充分重視所掌握的大數據資源,并且能夠有效地加以開發和利用這些大數據資源,使其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實現大數據的價值增值,那么無疑大數據就會成為贏得競爭的關鍵性因素。從大數據中搜索出有用的數據,分析這些有用數據中所具有的各種關系,以及蘊含其內的各種信息,研究數據信息中所具有的各種信息價值,從而使大數據可以為人們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成為人們進行各種決策和采取各種行動的科學依據,這也正是大數據的核心價值所在。
2.1公共圖書館文獻大數據的輸出與輸入
大數據的類型有多種,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根據大數據的結構化類型,可分類為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根據大數據的內容性質可分類為數字數據、事實數據、文獻數據、軟件數據等。其中文獻大數據是最重要的一種數據類型[4]。由于公共圖書館是以文獻資源為主要服務基礎為公眾和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文化機構,所以與文獻大數據具有天然的緊密聯系,這種聯系具體可以反映在公共圖書館對于文獻大數據的輸出、輸入和服務等多方面。在文獻大數據輸出方面,公共圖書館本身擁有許多文獻大數據,如館藏文獻資源數據、圖書館業務管理數據、圖書館用戶管理數據、圖書館服務管理數據等,這些文獻大數據都可以成為互聯網時代大數據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及時將本館的這些文獻數據與互聯網上的其他文獻數據進行有機融合,從而使之成為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大數據的組成部分。在文獻大數據的輸入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接納許多來自于互聯網上的文獻大數據資源,利用它們進行公共圖書館的文獻大數據資源建設。其中包括利用在線文獻大數據和下載獲取文獻大數據,使之成為公共圖書館文獻數據的組成部分,從而構成服務公眾的文獻數據資源體系。
2.2公共圖書館文獻大數據的作用與服務
眾所周知,目前在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和解決的問題。問題之一就是政府投入的資金不足,尤其是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購置經費不足,所投入的文獻購置經費難以支持購買大量價格一直在不斷上漲的圖書館所需文獻資源,由于這種情況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其嚴重影響了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工作。正是由于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力度不夠,缺乏足夠數量和品種的文獻資源,因此,公共圖書館為用戶服務的文獻物質基礎難以滿足公眾對于文獻資源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這是目前公共圖書館最大的問題所在。而具有“學術共產主義”性質的、以開放獲取為特征的互聯網文獻大數據,卻可以有效地解決公共圖書館的這一難題。由于它們均為可以免費獲取全文的文獻大數據,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幫助公共圖書館克服文獻購置經費不足的問題。在文獻大數據的服務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文獻大數據為公眾開展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其中包括文獻大數據的參考咨詢、信息檢索、下載獲取、遠程傳遞[5]、開放存儲、讀者教育等服務,以及服務層次更為深入的文獻大數據情報分析、學科文獻大數據服務、文獻大數據的定題跟蹤服務等。因此,可以說,在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策略和服務定位都離不開文獻大數據。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傳統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具有很大不同,主要體現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項目內容更加多樣化,文獻資源類型更加多元化,文獻格式更加數字化,服務方式更加創新化,服務手段更加現代化,服務模式更加泛在化等方面。
3.1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
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項目內容方面,除了繼續保留傳統的文獻資源相關服務項目外,可著力增加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新型服務項目。如基于互聯網的用戶數字化文獻資源線上借閱,基于讀者終身教育的慕課教育服務,基于物聯網的攝像頭在線直播服務等。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文獻資源類型方面,除了公共圖書館繼續為公眾提供傳統的紙質文獻資源外,更加重要的是為公眾提供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數字化文獻大數據資源服務。在公共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文獻資源載體方面,除了紙質載體的文獻資源外,更多的是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數字化文獻資源載體,這些文獻載體與傳統的紙質文獻載體截然不同,是只有在大數據時代才特有的文獻載體。在公共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類型方面,更多的要轉向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各種服務類型,其中包括文獻大數據的虛擬參考咨詢、網上文獻數據檢索、文獻數據的下載獲取、文獻數據的互聯網遠程傳遞、文獻數據的互聯網開放存儲,以及服務層次更為深入的文獻大數據的情報分析[6]、學科專業文獻大數據服務等。
3.2公共圖書館的泛在化服務模式
在公共圖書館為用戶提供服務的模式方面,除了繼續為用戶提供基于實體公共圖書館館舍內的文獻數據資源服務外,更多的要為用戶提供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泛在化服務。這種泛在化服務是一種較為理想化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其內在含義為具有10A,即英語的Any(任何)特點的泛在化服務模式[7]。即任何公共圖書館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服務方式,為任何用戶提供任何類型、任何格式、任何語種、任何載體、任何時期的文獻大數據資源服務。盡管公共圖書館的泛在化服務模式在目前的條件下可能一時無法完全實現,但它無疑是公共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為用戶服務的一種最佳選擇,也是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為用戶服務的一種理想化服務模式定位。正因為如此,泛在化服務模式不僅應當是公共圖書館今后的美好愿景和努力方向,而且國內有些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已經開始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8],并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泛在化服務效果,值得其他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學習和借鑒。
4.1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來源策略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策略,與長期以來傳統公共圖書館所奉行的文獻資源建設策略相比有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來源渠道、文獻類型、文獻格式、獲取方式、傳遞方式、存儲方式、保護方式等方面。在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來源渠道方面,除了依然繼續來源于購買傳統的紙質文獻資源外,更多地需要購買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數字化文獻數據資源。其中既包括購買商業化的數字化文獻大數據資源,還包括從互聯網上獲取基于全球知識共享創用協議的開放獲取文獻大數據資源。由于這種開放獲取文獻大數據資源均為可以免費全文獲取的資源,不需要公共圖書館投入購買資金,可以極大地解決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文獻大數據資源購置資金短缺的問題,所以它正在逐漸成為公共圖書館文獻數據資源建設的重要策略[9]。開放獲取文獻資源的來源途徑包括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源網站、專門文獻資源網站、文檔分享資源網站、網盤分享文獻資源網站、視頻分享資源網站,以及來源于各種搜索引擎中的數字化文獻資源。
4.2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其他策略
在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類型的建設策略方面,除了傳統的文獻資源類型外,大數據時代為公共圖書館帶來了許多具有大數據時代特征的新型文獻資源類型。如三維虛擬文獻資源類型、攝像頭在線直播開放視頻文獻資源類型、機構知識庫文獻資源類型[10]、科學數據文獻資源類型、衛星地圖文獻資源類型等。
在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格式的建設策略方面,除了傳統公共圖書館的文本和圖片文獻資源格式外,更增加了超文本格式、富文本格式、網頁格式、音頻格式、視頻格式、動畫格式、三維虛擬格式、衛星地圖格式等多種只有在大數據時代才能擁有的新型文獻資源格式。
在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獲取方式方面,除了公共圖書館傳統的文獻外借、文獻閱覽方式外,大數據時代的文獻資源獲取方式增加了在線閱讀獲取方式、直接下載獲取方式、利用下載工具下載獲取方式,以及特殊情況下的下載獲取方式,包括利用專用下載器下載獲取、利用Word文檔下載獲取、截屏下載獲取等。
在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語種方面,大數據時代的公共圖書館為了適應全球大數據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一體化,在為用戶提供母語和常用英語文獻資源語種服務的基礎上,應當擴展提供包括其他外語語種、中國少數民族語種和地方語言文獻資源的服務。
在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文獻資源傳遞與存儲方面,大數據時代也具有了傳統公共圖書館所不具有的通過互聯網進行文獻大數據的遠程傳遞和開放存儲。這一切都是公共圖書館在大數據時代所應完善的新型文獻資源建設策略。
在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文獻資源建設策略與大數據已經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緊密關系源于現代信息社會對于公共圖書館從服務理念、服務手段,到服務資源、服務技術和服務方式等多方面的客觀需求。深入研究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文獻資源建設策略,對于更新公共圖書館管理觀念,改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定位,加強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無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鶴明.大數據對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影響探討[J].圖書館界,2015(3):75-77.
[2] Internet World Stats[EB/OL].[2015- 10- 19].http://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3]陳國蘭.如何利用大數據構建圖書館新型知識服務體系[J].現代情報,2014(9):149-152,157.
[4]張玲.大數據2.0時代文獻資源融合與共享利用研究:以圖書、情報、檔案文獻信息資源為例[J].檔案管理,2015 (1):36-37.
[5]楊玉祥.淺談大數據下公共圖書館的文獻傳遞服務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1):8-10.
[6]孫琪.試論大數據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42-144.
[7]孫韶菊.IOA-8A泛在圖書館的泛在服務及特點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3(10):3-5.
[8]陳關根.紹興地區公共圖書館探索服務泛在化的實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17):126-128.
[9]張媛,王偉.大數據時代圖書館OA文獻資源建設研究[J].蘭臺世界,2015(11):129-130.
[10]周婕,等.基于文獻數據規律的機構知識庫關鍵技術研究:以北京郵電大學機構知識庫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5(1):65-70.
王寧女,1979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
收稿日期:(2015-08-20;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