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蓉
基于批判理念的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探究
李金蓉
培養高中生具有批評思維的英語閱讀能力,體現了英語教育的新理念,也是對新課程的一種創新解讀。從新課程高中英語來看,培養高中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有助于高中生靈活學習英語。而批判性思維則要求學生不能盲目、機械地閱讀,必須要有針對性地分析、評價、判斷閱讀文本,從而真正透徹地進行理解。
高中英語;閱讀能力;批判理念
批判理念反映的是一種思維能力,批判性閱讀是讀者對內容做出的恰當評估,是一種高水平的閱讀活動,重視閱讀者的閱讀感受與看法,利用分析、質疑、評價、提問等方式來獨立理解文本信息。在這個信息浩淼的時代,批判閱讀可以滿足人的思維發展需求(肖禮全 2006:25)。從當前的社會發展來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訓練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是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思維習慣的有效方式。因此,高中教學要積極科學地培養學生以批判思維為基礎的閱讀能力。
對于高中生來說,課堂是培養他們的批判閱讀理念的最好途徑。批判性閱讀就是通過文本內容理解來分析、質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是對文章內容表層意思進行理解,還需要深層次地分析、識別文字內容中所隱含的意思。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根據字面信息進行有根據的分析、辨別、推理和判斷能力。對構成語篇思想內容上的詞語和句子還需要在閱讀中賞析,這樣理解才能形成科學的批判閱讀理念。所以,學生批判性閱讀習慣的形成尤其需要教師的傾力引導。當前的高中課堂教學方式呈現多元化局面,很多學生的思維理念都比較活躍,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探究與批判并重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交流,以分析、評價等方法理解閱讀文本,對閱讀內容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捕捉。教師在訓練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時,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自由、民主的師生關系。當師生之間有了信任,教師的教學理念才能真正傳遞給學生。實施批判性閱讀教學,教會學生以批判理念閱讀,樹立批判思維,轉變機械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效率。比如:在牛津版英語選修模塊10第二單元People on themove中的閱讀Populationmobility in the USA,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糾正學生為讀而讀的錯誤習慣,要求他們先認真閱讀題目,然后從關鍵詞populationmobility著手去反思文章的主旨是什么,閱讀完以后再找出每段的主題思想,這樣有助于學生思考自己是為什么閱讀,進而深入了解閱讀內容,在分析、思考中獲得閱讀體驗,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批判閱讀理念。教師要恰當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在他們積極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師生雙邊交互活動,以師生、生生交流來碰撞思想的火花,這樣更有助于讓學生根據已知的知識經驗來思考、質疑、評價,從而解決閱讀中的各種疑惑。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是以閱讀能力培養為主,主要考察學生的推理判斷、總結分析等能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通過批判性閱讀能力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而學生是批判性閱讀的主體,分析、判斷、評價閱讀文本,對于他們今后形成良好的閱讀理念幫助很大。當學生對閱讀信息進行基本了解以后,就應該深層次地和文本進行對話,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深挖文字信息背后所隱含的內容,總結中心思想,探究內容的結構、詞句用法,甚至是對作者的觀點提出質疑,對事實觀點進行分析,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態度等(徐學英 2010:92)。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充分運用質疑、批判、推理、比較等批判性閱讀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閱讀效果。例如,在牛津版高中英語模塊2第2單元第二課中,閱讀內容是Toby寫給好友Aihua的信,是關于她暑假和哥哥去非洲旅行的計劃。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時先要對他們進行理解能力和閱讀策略的訓練,這是最基本的前提。首先,讓學生根據單詞“Adventure”聯想相關形容詞,大多數學生可以想到“Exciting,dangerous”,然后根據這兩個詞引導他們聯系有哪些活動,其具體特征是什么。其次,再利用多媒體展示蹦極、漂流等戶外活動,讓學生發表觀看感受,其目的是保持他們思維的活躍性。最后,教師根據文章寫作思路引導學生加強閱讀信息處理,并針對第一段制定一些判斷題讓學生進行推理判斷;教師還可以在其他段落安排一些問題,讓學生做一些填空題,讓學生根據課文找出作者的旅行路線。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設計活動引導學生深度思考,要求學生自主分組設計旅行路線,學生可以根據文章詞匯與句型來思考、討論,整合出旅行路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反思、提問是批判性思維的重點。思維源于問題,要想培養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就要培養他們的批判性閱讀思維,這樣才能讓他們形成問題意識。另外,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進行閱讀思考。隨著閱讀教學的漸漸深入,教師要按照教學實情試著進一步解放學生,給他們時間和機會自主閱讀、自主提問、自主思考、分析探究,從而讓學生的問題意識被激發出來(吳軍 2010:207)。比如,模塊2第3單元Amazing people的閱讀The curse of themummy,教學中始終要訓練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先設計一些“What does the title The curse of the mummy mean?What’s the passage about by reading the first paragraph?”之類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質疑、推理能力,將課文后的閱讀提到讀前來做,即開始閱讀時就猜猜文章內容,根據關鍵詞或者第一段來預測內容;然后迅速閱讀,尋找有用信息,在深入閱讀中不斷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層次含義,發現人物身上的探索精神;最后再對照學生的學習教學情況進行積極討論,讓他們以辯證、批判性的思維認識到“祖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是每個人的義務”,同時潛移默化地強化批判性閱讀思維,為英語知識的鞏固學習打下基礎。
基于批判理念的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方式,并非是讓學生去解決那些標準的、唯一的答案,更多的是追求那些開放的、多層次的問題解決方法。學生在閱讀問題的解決中可以運用各種方案,得出不同答案,也允許學生不囿于課本的狹窄范圍,可以質疑教師,對問題進行創新的、反常規的、逆向地思考,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批判性思維及創新理念。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形成性評價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對閱讀信息獲取、問題解讀以及問題的推理判斷、質疑評價等,都允許他們自己來解釋自己的思考理由,而對于答案的正確與否,則不過度看重。另外,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應該密切注意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的發展過程,教師不但要評價學生的能力形成過程,還要對他們的進步進行鼓勵。
總之,從高中閱讀教學層面來看,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以批判理念為基礎。批判性閱讀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真正的閱讀,它賦予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同時還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評價及語言表達能力,這對學生的終身學習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引用文獻
肖禮全.2006.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5.
徐學英.2010.論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大家,(20):92.
吳軍.2011.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大家,(13):207.
作者信息:222005,江蘇連云港,連云港市灌南縣第二中學
lijingr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