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策略與方法
高校外語教學改革與學生外語應用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許敏
外語教學是我國高校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當前高校外語教學現狀而言,整體面臨著傳統教學模式向創新性教學模式改革的局面,迫切需要尋求合理的改善策略,培養學生的外語應用能力。鑒于此,主要就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對學生外語應用能力培養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結合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
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外語應用能力;培養策略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相應地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了幾十年的完善和創新,為社會建設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進程的發展。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壯大,當前我國高校面臨著傳統教學模式向現代化教學模式轉變的困境,就如何培養出更高素質的大學生,成為當前首要探討的話題。在高校外語教學中,教師承擔著外語教學的責任,需要時刻清楚了解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只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大學生外語應用能力上,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大學生外語實際應用水平,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隨著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在英語應用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然有部分大學生難以更好地掌握和應用外語,在這部分學生中不乏有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的學生,這種現象的出現,嚴重制約了大學生外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同時代發展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目標相背離(王琪、李淑芝2012)。
(一)缺少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
在高校外語教學中,擁有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是保證教學有序開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培養良好外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措施。學生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能夠靈活運用外語進行人際溝通,有助于加強外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營造良好的外語環境,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外語學習積極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外語學習中,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外語語境,在實際交流中提升外語實際運用能力。但是,我國高校外語教學中,無論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設備,都存在明顯的不足,有待進一步完善。學生缺少濃厚的外語學習氛圍,教師過于注重等級考核和考試,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張素娟2011)。
(二)學習動力不足
大多數學生的外語學習只是停留在能夠過級的層面上,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認識到外語學習的重要性,這種現象在當前高校外語教學中較為普遍。所以,在進行高校外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是必然選擇,只有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習成效。
(三)高校外語教學模式落后
就目前的高校外語教學模式而言,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外語教學需求。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過于重視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只是單純地為了應對過級需要,難以在實際的交流中進行有效應用,無法滿足工作的需要(余丹2013)。此外,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同樣是影響外語教學成效的主要原因,作為外語教學活動開展的實踐者,外語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運用雙向實踐教學法
傳統外語課堂教學模式忽視學生外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運用雙向實踐教學法,將課堂教學模擬成社會人際交往,從而營造外語應用環境。例如,在英語教學中,靈活地開展英漢互譯訓練、辯論等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最終實現知識轉化,這種教學方法就是雙向實踐教學法。
首先,注重口譯能力的培養。口譯教學更加注重現場模擬,學生在進行口譯訓練的過程中,思想會高度集中,思維處于興奮狀態。例如,在講解“on theoccasionof”時,通過對比詞組的中文含義進行練習造句,隔幾天后再次詢問該詞組的意思,一部分記憶力較差的學生會感到模糊。在最開始時以“正值新年,我祝賀大家新年快樂”開頭進行口譯,多數學生可能會感覺無從下手,最后得出的口譯答案出現明顯的差異。但是,如果教師先公布答案“on theoccasionofthe Spring Festival,Iw ish youaHappy New Year.”并且就此進行深入講解,學生則能夠高度集中注意力,再遇到此類問題時,就能夠靈活變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吳萍、申厚坤2014)。
其次,寄情于景。在外語教學中,教師應明晰自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學生主動地參與其中,才能更好地記憶和掌握知識。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講了這樣一句話:“No language in thisworld can fully express our graduate for what our parents have done for US.”在短暫的思考后,會有學生逐漸講出自己的經歷,甚至有的學生在講述中聲淚俱下,課堂氣氛霎時被濃濃的愛意包圍。外語應用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用英語進行表達,其他學生可以嘗試用漢語表達,這種教學方法有助于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有助于加深學生彼此間的了解,提升外語應用能力。
(二)開發趣味性教學
在高校外語教學中,首先應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師可采用趣味性教學模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好地提高外語應用能力(蘇紅2010)。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游戲教學和競賽教學,將課堂所學知識穿插其中,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能夠更好地吸收知識并應用到實踐中。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對外語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高校外語教學迫切需要進行改革,包括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目標的改革。高校外語教學只有樹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協調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推動高校外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發展。
引用文獻
蘇紅.2010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情感策略的能力[J].藝境(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學報),(1):87-91.
王琪,李淑芝.2012.外語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北方論叢,(5):86-89.
吳萍,申厚坤.2014高職學生外語學習策略運用能力培養途徑——以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英語教學為例[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6):67-69;79.
余丹.2013高職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34-39.
張素娟.2011.適應外語教學改革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J].山東電大學報,(3):49-50.
作者信息:015000,內蒙古巴彥淖爾,河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