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靜
網絡交互教學具有知識容量大、表現力強、自由靈活以及仿真操作等優勢,并逐漸成為現代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職業院校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因而在課程體系的制訂、課程教學內容等方面往往更加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將網絡交互教學應用于職業院校中具有價值與優勢。
網絡交互英語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對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加以充分利用來完成英語教學、技能傳輸與學習。其主要特點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教師將從網絡搜集到的可用資料展示給學生,以提高課堂容量,進而增加學生語言知識量。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英語交流情境還原,通過圖像、聲音、視頻、動畫及文字等形式來實現英語語言與詞匯的多維度輸入,幫助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面學習與發展。此外,通過網絡交互教學,能在更大程度上為學生提供動態、鮮活、真實的語言情境和語料,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記憶。
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通過網絡進行全面學習與交流,這種交流有助于增進師生間的溝通。在討論交流過程中,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李文娟 2010)。此外,師生之間可通過單獨語音、電子郵件等進行交流、討論,此學習模式還可用于作業布置、小組討論以及考試等。另外,系統將對學生的個性資料、各階段情況、學習過程等多方面進行全程跟蹤記錄,并根據記錄情況對學生提出比較適合其個人的學習建議,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網絡交互英語教學的應用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資料,并對學習時間進行合理安排,這種教學安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分選擇的空間,具有較強的靈活性。
教學人員因受傳統文化及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并且職業院校多數學生學習基礎較薄弱、學習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從而使得學生學習自主性不強。此外,當前我國很多職業院校的網絡英語交互教學只是對傳統模式的“換湯不換藥”,由于缺乏教學指導模式,諸多不利因素最終導致教學效果欠佳。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師參與程度高的網絡英語交互學習平臺,相應地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往往比較高,其發帖數量、質量均比較高;但在教師匿名參與或參與程度比較低的網絡英語交互教學平臺,相應地學生參與積極性也比較低,討論主題與英語關系不大甚至無關。因此,在網絡交互教學平臺中教師主導性發揮的程度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著極大的激勵和指導作用。
在當前的網絡交互英語教學系統中,評價標準多為學生的發帖數、參與討論的次數、上交作業次數等。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使得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被弱化,僅憑發布質量較差或重復的帖子、上交作業等來取得平時成績,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因受我國傳統文化及學習習慣的長期影響,很大一部分學生更加傾向于傳統的聽講模式,而這種傳統學習模式使得他們往往過于謹慎謙虛甚至膽怯,發言次數少甚至長期保持沉默;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更傾向于引用書中或者比較權威的觀點,而不是自己分析,這使得學生在對問題進行討論時缺乏質疑與批判的主動性。
在此模式的建立過程中,應將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教學對象、教學評估、教學任務、教學反饋、教學目標等一系列因素充分考慮進去。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入“學案導學”模式,以學案作載體、導學作方法,以教師指導為主導地位,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參與,合力完成教學任務。
首先,要強化教師的主導意識。由于教師掌握知識以及分析知識的能力均比學生強,因此,教師能夠更加準確、快速地把握知識重點及結構關系,教師的參與能夠對學生學習交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指導與糾正(于娜 2010)。在網絡交互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強化其主導意識,對學生的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對媒體的應用、英語學習交互等多方面進行適當指導。其次,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操作性強的導學方式,應當加大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力度,幫助其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能夠得以全面發展。最后,教師必須對其導學方法不斷進行優化與完善,導學過程中,必須不斷創新、探索,根據學習內容用心設計學習目標,盡量采用多樣化的導學方法。
在網絡交互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可行的激勵措施和評價措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網絡討論與交流。比如,網上交流時,教師應要求學生盡量實名參與;在對學生平時成績進行評價時,應盡量將數量與內容質量綜合分析后再進行評價,避免評價方式及內容過于單一。
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盡量明確其學習目標,提高其學習自主性。比如,教師可指導學生提前預習“學案”,了解學習重點、查詢疑難點。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教會學生解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提問,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次,教師應適當增加實際性操作內容,讓學生通過完成具體任務加強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的學習內容,積極促進學生進行交互學習(鄒欣欣 2012)。教師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其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加以適當引導,比如,網上閱讀英語名著、觀看英語電影、聽英語歌曲等多樣化學習形式;加強交互式學習,即鼓勵學生通過網絡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人們進行英語語言的學習與交流,從而促進其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
職業院校教師在網絡交互英語教學中,一方面應注重對學生語言學習自主性的培養,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及多媒體技術,根據當前職業院校課程設置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對網絡交互英語教學的優勢加以合理利用,完成由傳統教師到現代教師角色的轉換,有針對性地改善當前的教學模式,為我國職業院校網絡交互英語教學向個性化、實踐性、開放性以及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