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婷
以故事為媒介,讓高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充滿情趣
唐玉婷
本文結合教學實例,闡述了以故事為媒介,進行閱讀課第二課時詞匯教學的新思路,即在故事開始中導入目標詞匯,激發學生興趣;在故事展開中操練核心詞匯,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故事結尾中輸出核心詞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力求讓學生在充滿情趣和生機的課堂上享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閱讀課;詞匯教學;故事教學法;語境
閱讀的詞匯教學課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側重于文本中的語言知識,促進學生能理解、掌握并運用文本中的重點詞匯、重要句型和語法結構等,并就相關話題進行表達。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習慣于將課文中的重難點一一列出,舉例分析并加以操練時往往脫離語境。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心理與情感體驗,既費時又低效,學生往往花了很多時間背了很多詞匯,卻不知如何使用,教師也因此苦惱不已。其實,深入思考和剖析這一現象不難發現,問題的根源在于教師的教學手段太單一,無法激起學生的內在動力及學習欲望,換一個教學思路也許能化解師生的這一“苦惱”。故事教學法也許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思路,它能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去,表現出很強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的實踐發現,故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手段上因富有創意、有新鮮感、寓教于樂等特點頗受學生的喜愛。
故事教學法是新籍華僑、著名英語教育專家威廉·史密斯教授為培養中國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發明的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林寶玲2013)。它通過設計完整的故事情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將所要教授的字、詞、句等相關知識融入到故事中去。用一條故事主線把文本中的重點詞匯、重要句型清晰、有序地貫穿在一起,可以為學生提供較為真實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也在聽英語,講故事時也在說英語(岳亮、吳玉華2009)。最終使學生學會用純正地道的英語來溝通,從而達到突出的教學效果。由于將“故事教學法”引入高中英語閱讀課詞匯教學更多的是一種教學理念,而本文提供的僅僅是教學思路的框架,難免會有片段不完整的痕跡,希望能與同行共同探討。
《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模塊六第二單元Reading主要講述了體操運動員桑蘭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故事,備課組通過反復研究確定本課的目標詞匯為:be surrounded by,appreciate,adapt to,apart from,achieve success,cheer s B.up,in low spirits, whenever共8個。下面就以此為例,具體闡述在閱讀課第二課時詞匯教學中將故事情節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以詞匯教學作為主要的任務驅動,將目標詞匯融入到故事中,讓學生在故事的情境中充分體驗感悟,從而實現詞匯的學習、理解、記憶和應用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
(一)在故事開始中導入目標詞匯,激發學生興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1984)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可增加記憶,興趣是人對事物的積極而持久的認識傾向,它與大腦皮層中興奮中心相伴隨(李春華2010)。用故事創設情境可以迅速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內在的學習動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擺脫詞匯教學的單調和乏味,能使語言學習更生動、有趣、效能更高。
時下,最受學生歡迎的娛樂節目之一恐怕要算“Wherearewegoing,Dad?”(《爸爸去哪兒》),教師可抓住這一學生感興趣的時尚熱點,根據該節目的編排內容和情節,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開始新課導入。
熱身環節:【教學片段1】
上課前幾分鐘,播放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精彩片段,學生興趣盎然,沉浸在歡樂、積極的情緒中,上課伊始,師生間開始了熱烈、輕松的對話交流。
T:HaveyoueverseenthepopularTV progamme in Hunan TV,“Where are we going, Dad?”
S:Yes,of course.
T:Do you know how many families take part in the programme?Who are they?Do you know their first destination?
Ss:Five families.They are:1.郭濤、郭子睿——父子;2.林志穎、Kimi——父子;3.張亮、天天——父子;4.田亮、Cindy——父女;5.王岳倫、Angela——父女。
T:Their first destination is Linshui village(靈水村).Linshui village is a beautiful place.It is surrounded by many beautiful trees and flowers,where Linzhiying’s son Kimmy met Wang Yuelun’s daughter Angela.He likes her at first sight.He tells his father he appreciates her very much.
(利用熱播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故事導入本課,把學生引入他們熟悉的故事情景中,學生情緒高漲,師生間的距離迅速拉近,師生間情感的橋梁被架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課堂的熱情被有效地激發,這為下面教學活動的進一步展開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友好的熱身互動中,自然引出了本課2個目標詞匯:be surrounded by和appreciate。)
(二)在故事開展中,操練目標詞匯,吸引學生注意力
語言學家呂叔湘(葉陳友2004)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如果沒有語境,詞就沒有意義。”(竹懷俠2014)依托故事進行詞匯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習者處于積極的情緒體驗中,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從而對學習內容產生積極的響應。
操練環節:【教學片段2】
(隨著故事的進一步展開,教師繼續用學生熟悉的故事情節作為支架幫助學生操練上文導入的目標詞匯。)
Exercise:Complete the sentences
1.Kimi is happy when he is surrounded by ____________
2.Angela is happy when she is surrounded by __________
(Answers:1.beautiful trees and flowers;2.many lovely sheep)
More sentence patterns(be surrounded by)
1.Angela_________many beautiful clothes,eager to put them on.
2.Angela________many beautiful clothes,is eager to put them on.
3.Angela finds herself______many beautiful clothes and is eager to put them on.
(Answers:1.is surrounded by;2.surrounded by; 3.surrounded by)
【分析與反思】利用故事中的主人公編寫有針對性的練習,讓學生感知并初步掌握核心詞組be surrounded by在不同語法結構中的多種用法。這些句子如果脫離了故事語境,就是純粹的詞匯填空,但在故事的語境中就顯得生動有趣,讓學生興趣盎然,不會感到枯燥。
(在故事中繼續呈現appreciate的相關用法)
Angela:Dad,in the morning Cindy helped me to lift things and I really________________(感激她的善意).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her.
Dad:Oh,it’s so niceof herand I also _____________(感激她幫助你).And I’ll better 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學會了幫助別人,爸爸會非常高興的).
(Answers:1.appreciate her kindness;2.appreciate her helping you;3.appreciate it if you learn to help others)
【分析與反思】教師通過繼續講故事,創設對話情景,訓練“appreciate”的相關用法。關于孩子間友誼的故事情節,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有助于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正確地運用目標詞匯。對話中“如果你學會了幫助別人,爸爸會非常高興的”,既體現了王岳倫對女兒Angela的良好教育,也是對學生助人為樂品質養成的啟迪,實現了情感和價值觀目標的達成。
教師運用學生所熟悉的故事情節,借助故事中的人物編寫練習和操練目標詞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得學生自然走入其中,完成教學任務,并習得語言。
(三)在故事結尾中,輸出目標詞匯,提高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學以致用是語言知識教學的最終目標。“不管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詞匯,都要學以致用。只有在語言使用中才能深化和鞏固語言知識。”(杜詩春2006)“英語寫作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詞匯和語法運用能力。”(肖禮全2006)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故事情境中通過寫作輸出核心詞匯,有利于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和內化目標詞匯并實現綜合運用。
結課環節:【教學片段3】
在詞匯的鞏固階段,老師設計了一段Angela講話的視頻(班內一位女學生的配音),在該視頻中出現了許多學生剛學過的目標詞匯。針對視頻中Angela所提及的她目前所面臨的困境:想要改善與Kimi的關系,但不知道該怎么做,向“《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求助。接著,老師要求學生扮演“知心姐姐”的角色,給Angela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要求在給出建議時盡可能多地使用本課剛學過的詞匯和句型。
A letter for China Children Newspaper’s Agony Sister(《中國少年報》的知心姐姐)
I’m Angela,Wang Yuelun’s daughter.I’m taking part in Hunan TV Programme:“Where are we going,Dad?”When I get to Linshui Village, surrounded by many beautiful flowers,I appreciate it very much.When I know Kimi can’t adapt himself to the life here and be in low spirits especially as he is apart from his mommy,I try to make friends with him and cheer him up.We become good friends and help each other whenever in trouble.We achieve success in many things.However,I often lose my temper, once in a ball game I even hit Kimi to cry,which makes him very angry,which also makes me lose his friendship.I feel very regretful and sa D.I’m really puzzle D.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to have him forgive me.I’ll appreciate it if you can give me some advice.
Angela
【分析與反思】通過視頻的學習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也再次強化了學生對新學詞匯的鞏固;在視頻中有意識地多次復現所學詞匯,可以幫助學生搭建輸出目標詞匯的支架,實現語篇輸出,強化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積累。同時寫作活動圍繞故事情境進行,為學生創造了在語境中輸出目標詞匯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運用故事教學法,以故事的發展為主線將課堂中的各個教學環節貫穿在一起,能讓學生時刻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學習欲望,使英語學習由難變易,由死變活,由苦變樂。為此,英語教師要學會做有心人,把最新的電視節目、時事熱點等學生喜聞樂見、樂于談論的話題編成故事,用故事情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雖然把零散的句子組成一個故事篇章很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就能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引用文獻
杜詩春.2006.英語詞匯學習面面觀[J].外語界,(1).
林寶玲.2013.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閩南師范大學.
李春.2013.語境化詞匯教學對于提高課堂實效的積極作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3).
李春華.2010.教學模式全手冊[M].江蘇教育出版社.
蘇霍姆林斯基.1984.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肖禮全.2006.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葉陳友.2004.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N].英語輔導報高中教師版,(3).
王俊星.2010.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課中有效地教學詞匯[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6).
岳亮,吳玉華.2009.英語教學中的故事教學法與學生自律精神的培養[D].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
余寧.2007.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策略探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8).
章柏成,韋漢.2004.英語詞匯教學的呈現方式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4).
竹懷俠.2014.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3).
莊艷玲.2013.張穎如何有效設置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情境[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官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