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昌華
(安康學院圖書館 陜西安康 725000)
地方文獻是內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區域性文獻,是記錄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等知識和信息的載體。它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是讀者利用最多的數據庫,是查找地方文獻的主要線索和地方文獻開發的前提。近年,全國各地都在加強地方文獻建設,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通過參與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以及對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發現研究與建設中存在地方文獻分類標引、主題標引不規范、書目控制號不統一等問題。文章在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用《中圖法》(第5版)分類標引,規范6字段主題標引,統一書目控制號等幾個解決辦法,以建立規范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
考慮到文獻半衰期,筆者2014年7月25日利用中國知網文獻資源總庫的專業檢索界面,以檢索表達式:“SU=‘地方文獻’and (SU=‘書目數據庫’OR SU=‘主題標引’OR SU=‘分類’OR SU=‘著錄’) NOT SU=‘采訪’”,選取時間段為:2004.7.1~2014.7.1,檢索到文獻207篇。207篇文獻涉及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分類、著錄、主題標引、書目數據質量控制等主題。研究成果有:對地方文獻概念認識逐步趨于統一;[1-3]通過設置地方文獻書目專用控制區分號建立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對多種類型地方文獻統一分類標準;[4-5]統一采用《漢語主題詞表》、《中國分類主題詞表》進行主題標引,注重對地方文獻分析標引,加強個人名稱、團體名稱、地理名稱、非控主題詞標引;[6-8]地方文獻書目數據應該嚴格按照《中國文獻編目規則》、《新編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和ISBD的有關規定著錄,應突出“地方”特點,加強300、304、327、330等附注塊字段著錄,包括著者前應考注其籍貫,譜牒宜詳譜址,宜對另類書作說明等,責任者/題名著錄中注重繁體字題名及責任者著錄;[9-10]注重地方文獻書目數據質量控制等。[11-12]通過對文獻及實踐的分析,發現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中存在地方文獻分類標引、主題標引、書目控制號等問題,值得商榷。
分類標引方面,存在為了突出“地方”特點,隨意性,不符合《中圖法》的規定。認為地方文獻的分類應嚴格以《中圖法》為標準,但是又認為對地方文獻的檢索用分類號前加地方行政區劃名稱的縮寫,前后矛盾。[13]
例:《洞窟巖畫》一書著錄:690@a K879.41;690@a XJ;690@a XJ K879.41。而在《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中,690字段是中國圖書館分類號,子字段標識符@a的內容是分類號。顯然,例1中第2個690字段@a中的“XJ” 不是中圖分類號,第3個690字段@a中的“ XJ K879.41”不是規范的中圖分類號。還有的認為:“在地方文獻整理工作中可采用變通方法,即在905字段自定義子字段@d排架分類號前冠以英文狀態下本地區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并用《中圖法》地區區分號‘()’括之,在分類檢索途徑下集中本館書目數據庫中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形成相對的本館地方文獻數據庫。”[14]這樣是不規范的。與905字段定義和分類法規定不相符合,還會導致排架號的混亂。還有作者認為,地方文獻與一般文獻不同,具有明確的地方特征,而通過一般的文獻揭示方式并不足以突出地方特色,因而有的館還自設類目表,對原分類法中沒有設置的類目進行了細化和新增。圖書館自設類目表,可能導致不同圖書館對同種文獻分類標引的不同,導致分類標引不一致,不利于書目數據資源共建共享。
同樣,在主題標引方面為了突出“地方”特點,也具有隨意性,不符合《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的規定。如:“在主題標引中也可以運用這個方法把館藏書目數據庫中地方文獻的記錄集中顯示出來,即在每個主題詞前加注‘d’以示區別。如‘6060#@ad地方志’、‘607##@ad襄樊市’。”[15]還有人認為在每個地方文獻主題詞前加注“d”以示區別,如“@ad抗日斗爭”、“@bd史料”[16]。根據《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606、607字段定義為論題名稱主題、地理名稱主題,因此上述書目數據系統識別的主題詞“d地方志”、“d襄樊市”、“d抗日斗爭”,顯然是不規范的;而讀者用主題詞檢索時也想不到要輸入字母“d”這個地方文獻的主題詞代碼,因此造成漏檢。
還有的提出,為多種類型文獻建立統一的分類著錄標準,建立一套獨立的藏書體系,地方文獻可設分區號為“03”,或者為了不單列于中文文獻之外,可以在“01”前面加上小寫的英文代碼,如:“xyd”(襄陽地),會自動產生一條控制號不同于其它書目數據的書目記錄,便于更好地檢索和利用地方文獻書目數據。這種做法本身沒有問題,但是有礙書目數據資源共建共享。目前絕大多數圖書館參加了聯機或聯合編目,書目控制號如果能實現統一,將有利于書目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各個圖書館工作的開展。
此外,還有作者提及,重新啟用卡片式目錄,以便更好地為地方文獻數據庫用戶提供專項服務。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非常普及的今天,這種做法已不具有推廣意義了。因為計算機檢索、網絡搜索要比卡片式目錄的翻檢要便利快捷得多。
地方文獻首先是文獻,因此對它著錄、標引和建立書目數據庫必須要遵守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規范,同時要有利于書目數據庫資源共建共享。但是,為了突出其特殊性,有的圖書館使用自編的分類法和分類表,導致國內圖書館地方文獻分類標引不統一,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為了突出地方文獻書目檢索,分類標引時出現“690@a XJ”、“690@a XJ K879.41”,主題標引時增加“d”字母。地方文獻書目數據的書目控制號是按《新編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規定執行的,但是一些圖書館設置了各種地方文獻書目控制號,例如分區號為“03”、 “01”,或是前面加上小寫的英文代碼“××d”(某某地),造成書目控制號各不相同,不利于數據的共建共享。
檢索地方文獻書目數據讀者一般是從主題、題名、責任者等途徑檢索,如果按照特殊處理的思路,輸入檢索詞“d+主題詞”確實能縮小檢索范圍,也能提高檢準率和檢全率。但是這對讀者檢索提高了要求和限制條件,同時也有違《新編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的規定。其次是圖書館,圖書館完全可以通過建立地方文獻專藏、設置地方文獻書目控制號專號等方法建立相對獨立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即通過館藏地點、書目控制號等限制檢索方法,檢索出全部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完全沒有必要在書目數據上作特殊處理。
總的原則是要處理好地方文獻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的關系,一般性是前提,特殊性是一般性的必須補充。
數據庫建立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數據標準化和規范化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和保證。目前,國內圖書館對于地方文獻分類標引沒有完全統一,有的圖書館使用自編的分類法和分類表。《中圖法》(第5版)“中國地區表”修改了地區表內專類注釋及實例,第 5 條規定:“以下中央直轄市、省、自治區,可依下表分。如有特殊需要,可在類號最后加地名的前兩個字的漢語拼音首字母以便同類書排列。例:北京市西城區為13XC;四川省廣安市為713GA;東海縣為534DH”[17]。這一說明規范統一了使用 《中圖法》 第 5版分類標引地方文獻的方法,也充分表達了地方文獻的地域特征。
對地方文獻進行主題標引是揭示地方文獻地區特征的重要措施。因為主題標引能同時揭示其內容特征和地方特征,而且提供檢索點。《新編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定義的主題標引字段主要有:600個人名稱主題、601團體名稱主題、602家族名稱主題、604名稱和題名主題、605題名主題、606論題名稱主題、607地理名稱主題、610非控主題詞。這為規范和充分揭示地方文獻的地方特征提供了條件。可以在常規標引外,對其地方特征的主題概念進行深度標引。可以采用地方性的自然語言語詞標引地方文獻主題,如地方人物、地方團體、家族名稱、地方區域名稱等。適當采用自由詞標引,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分類主題詞表》不可能全部收錄眾多地方特性詞匯,可用610非控主題詞字段標引自由詞。在整體標引基礎上,可以對叢書、多卷書等進行分析標引。
可以根據《漢語文古籍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中對記錄控制號的說明,對數據庫文獻類型作代碼劃分:普通圖書 0,連續出版物 1,聲像 2,古籍 3,善本 4,民族 5,其他 6。文種劃分:中文 1,西文 2,日文 3,俄文 4,其他 5。
確定地方文獻書目控制號為“61”,不用“03”,因為與日文普通圖書書目控制號“03”重復。在圖書館自動化集成系統中利用“控制號分區”功能,提前設置好地方文獻書目控制號,在建立地方文獻書目數據時自動產生對應的書目控制號的記錄標識號001字段,而利用這個控制號可以檢索出全部地方文獻書目數據。
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實踐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文獻的分類和主題標引的深度、規范和標準化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地方文獻資源數字化及共建共享的效果。因此,應進一步統一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的標準和規范,加強協作,實現共建共享,[18]完善地方文獻書目數據質量控制,努力提高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水平。
(來稿日期:2014 年 9 月)
1.鄒華享. 地方文獻工作若干問題的再認識. 圖書館論壇,2004(6):150-154
2.程莉. 地方文獻工作比較談. 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4):96-97
3.易雪梅. 地方文獻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國家圖書館學刊,2005(1):28-31
4,15. 梁靜. 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實踐探討. 圖書館建設,2011(1):42-44
5.張承宏. 《中圖法》第5版分類標引地方文獻的應用分析.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45-47
6.楊愛榮. 淺談地級圖書館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建設.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6):81-83
7.歐紅. 談湖南地方文獻文摘數據庫建設. 圖書館,2007(5):104-106
8.謝瑞霞. 高校圖書館建立地方文獻數據庫的探討——以沂蒙地方文獻數據庫為例. 圖書館建設,2006(6):32-34
9.駱偉. 關于地方文獻工作若干問題的思考. 圖書館論壇,2008(6):214-217
10.劉勤. 地方文獻著錄中的若干問題——以福建地方文獻為例.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10):57-60.
11.金文堅. 論地方文獻機讀目錄的質量控制. 圖書館論壇,2005(5):154-156.
12.蔡云峰. 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書目數據規范探討. 韶關學院學報,2013(9):195-197
13.陳美蘭. 地方文獻分類與著錄問題初探. 圖書館建設,2007(4):68-69
14.陳小云. 略論網絡環境下市級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整理規則的制定. 四川圖書館學報,2006(2):41-42
16.陳立銘. 縣區圖書館建立地方文獻書目數據庫探要.圖書館學刊,2009(5):85-86
17.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編輯委員會.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5版).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1000
18.李筑寧. 數字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S1):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