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都平平 郭太敏 周 華
(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 江蘇徐州 221116)
知識服務是對海量信息進行整合處理,從各種顯性和隱性知識資源中按照人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粹取和提煉知識,用以解決用戶問題的高端信息服務過程。它是一種面向知識內容、提供解決方案,貫穿整個問題解決過程的一種增值服務。[1]而科研數據管理是指在科研數據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根據科研數據本身對學術、科研、教育的價值和效用,對其進行的積極持續的管理活動。[2]隨著科技活動的日益發展,科研活動和科研能力已成為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促使科研數據多學科化和大量化的特征愈加顯著,高校對科研數據開展知識服務有效監管的需求更為迫切。大數據環境下,面對高校知識服務安全問題時,只有以完善的知識服務風險管理保障機制、優異的科研信息專業服務、合理合法的知識服務利用和傳播,才能發揮大數據的技術優勢。文章擬通過構建大數據環境下面向科研數據的高校知識服務風險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我國高校科研數據的知識服務風險管理保障水平。
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為科研數據知識服務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有部分學者已經開始關注,國內相關的文獻主要有:師榮華和劉細文推演出 e-Science環境下圖書館可以嘗試開展科學數據服務方式并分析相關案例;[3]楊鶴林介紹美國高校圖書館對科學數據監護的研究和實踐情況;[4]錢鵬等基于科研生命周期將個人研究域、共享研究域、公開域三級科學數據管理形成統一連續體的高??蒲袛祿M織方式;[5]謝春枝等針對國內外高??茖W數據管理和機制建設研究,提出建立我國高校科學數據管理機制的5點建議;[6]劉霞等以武漢大學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為案例,重點分析我國高??茖W數據管理服務面臨的 4 個關鍵問題。[7]與此同時,國外學者對高??茖W數據監管也進行了研究。Walters以佐治亞理工學院為例,通過介紹該校數據監管計劃,建立了數據監管模型;[8]Anna Gold將科學研究生命周期理論和學術交流系統結合,推導出數據生命周期流程并將其分為前出版階段和后出版階段,根據各階段的不同任務確定圖書館的相應角色。[9]綜上,國內外圖書館界已經意識到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大數據環境下如何進行面向科研數據的高校知識服務風險管理等內容并沒有涉及到,當高校圖書館為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這些問題就會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亟待研究和解決。
螺旋模型起源于生物學領域,哈佛大學教授Richard Lewontin用三螺旋解釋基因、組織和環境三者對生物的影響,認為基因、生物體和環境的關系是一種辯證的關系,就像三條螺旋線纏繞,互為因果關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亨利·埃茲科維茨教授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科技發展學院羅伊特·勞德斯多夫教授將該模型引入經濟學,用來解釋大學、政府和企業之間相互依存的互動關系,他們認為大學、政府和企業的知識共享是創新系統的核心單元,三方合作是推動知識共享與創新的重要因素,在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中,各參與者共同推動創新螺旋的上升,實現知識創新目標。[10]而四螺旋模型理論主要是表現四種不同知識主體在創新過程中的相互作用關系以及四種知識主體之間在不同階段的多重互動機制。金瀟明提出產業集群知識轉移和共享的四螺旋結構模型,即產業集群內的知識轉移與共享是構建在四螺旋模型的基礎上的。[11]趙立雨、任靜在R&D創新活動中也引入四螺旋模型,給出針對四螺旋結構的知識共享對策。[12]在螺旋結構基礎上進行拓展,建立基于四螺旋模型的大數據環境下面向科研數據的高校知識服務管理風險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蒲袛祿R服務風險管理體系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蒲袛祿R服務風險管理體系主要包括: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資源共享保障、科研數據信息資源安全保障整合系統和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技術安全保障支撐系統三個方面。對于高??蒲袛祿R服務資源共享保障而言,它主要包括:科研數據互動保障平臺、科研數據資源管理保障平臺、科研數據知識服務保障平臺。其中:科研數據互動保障平臺是由科研專家導讀、科研合作等要素統一在此系統之內,將科研團隊、科研合作、科技交流等科研要素整合??蒲袛祿Y源管理保障平臺涉及知識服務管理電子資源等,通過數據整合技術、智能終端技術,使各類科技資源互相交融與滲透。[13]而科研數據知識服務保障平臺包括:協議科研團隊共享、科技查新等形式,從全面把握知識服務資源建設狀況及科研團隊群體的需求出發,實現云資源的即時感知和互動。對于高??蒲袛祿R服務技術安全保障支撐系統而言,其主要運用大數據技術以及網絡安全技術方法等實施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的集成性建設,最終建立起多層次的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風險管控體系,實現集中式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風險管控。
高??蒲袛祿畔①Y源安全保障整合系統主要包括: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知識服務風險管控運行機制兩個方面。大數據環境下,高??蒲袛祿R服務風險管控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知識服務風險管理體制、管理模式、資金保障及人才培養。而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知識服務風險管控運行機制構建主要包括建立知識服務風險管理機制、協同機制、評價機制及激勵機制。其中,知識服務風險管理機制主要包括知識服務風險戰略導向、配套政策、專項制度的完善、IT資源的完備,建構基于高校、科研管理機構、圖書館、科研團隊的多方交互合作安全保障機制。知識服務風險協同機制主要涉及知識服務管理組織統籌、知識服務過程監督、反饋與調控等。協同知識服務風險管理組織中的高校、科研管理機構、圖書館、科研團隊關系,可以運用四螺旋理論模型構建科研管理機構知識螺旋、高校知識螺旋、圖書館知識螺旋和科研團隊知識螺旋等四個知識服務安全保障螺旋體,各個螺旋體之間通過互動促進知識共享與資源整合。這四個層面的知識螺旋特征主要表現為:
眾所周知,高校聚集了豐富的智力資源,集中了大批優秀的科研團隊、先進的實驗儀器和優秀的科研學術成果。因此,高??蒲袛祿c技術轉化的政策支持及相應的外部科研環境是四螺旋模型良性運轉的基礎和前提。在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管理中需要營造開放、公平、協作的科研環境,為科研團隊提供高質量的人力資本和風險資本,并激勵科研團隊知識共享與知識創新以提高科研數據質量。而高校對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為高??蒲腥藛T提供科技查新、文獻調研等知識服務基礎上,為其提供項目、技術等方面的大規??茖W研究咨詢支持。
科研機構在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管理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建立有效的專業人才培育和知識共享激勵機制。隨著大數據環境下科研數據在高校發展中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高校科研數據表現出研究規模巨大、涉及領域寬廣、所需科研資金龐大等特點,而科研團隊知識共享離不開科研管理機構主體作用的發揮。科研管理機構對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相關科研領域的智囊咨詢服務,整合科研數據知識資源,實現重大科研知識服務項目的跟蹤服務,這需要高校圖書館等知識服務咨詢機構能夠對相關決策和需求展開調研和分析。
圖書館是促進高??蒲袛祿R共享的重要載體,因此,在促進高??蒲袛祿献鬟^程中必須強化圖書館科研數據知識服務功能,促進科研團隊科研數據的知識共享。由于大數據環境下高??蒲许椖康耐瓿赏枰囝I域、多學科科研團隊的參與和合作,因此,學科館員與科研團隊在科研數據研究過程的協作和交流至關重要,學科館員需要利用其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不同科研數據信息源進行搜集、篩選、并進一步進行加工、處理分析,然后傳遞給科研團隊。
科研團隊在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蒲袛祿R服務風險管理過程中承擔主體性作用,而知識共享是促進科研團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科研團隊通過加強與高校、科研管理機構、圖書館的知識共享與合作,加強科研團隊內部的知識共享能力。而科研團隊對知識服務的需求主要體現在面向解決科研問題的知識服務需求專業化,即要求學科館員在提供科研數據相關知識服務時應融入科研團隊的科研環境,并跟蹤和支持科研團隊整個科研周期,對相關科研數據進行深度整合,為科研團隊提供有效的科研數據風險管理支撐。
基于四螺旋模式的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風險管理強調高校知識螺旋體、科研管理機構知識螺旋體、圖書館知識螺旋體、科研團隊知識螺旋體四方主體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作用,為科研數據風險管理提供知識服務支撐并降低其風險管理成本,形成整合科研團隊、高校圖書館等多方面的科研信息資源。通過基于四螺旋模式的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風險管理體系分析,可以發現:提供有效的科研數據知識服務工作是當前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重視學科館員的科研數據知識服務技能。在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過程中,學科館員需要利用自身知識和能力對科研團隊的提問進行規范化加工,對潛在的科研數據需求進行創造性的知識重建,融入科研團隊問題解決過程情景。同時,要求學科館員能夠針對科研數據相關的具體知識服務咨詢提供建設性意見或方案。當然,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在幫助科研團隊保存科研數據資源的同時,需要首先解決科研數據資源的產權問題,只有科研數據產權明晰才能真正調動科研數據資源所有者參與共享的意愿。對于科研數據知識服務資源共享平臺上已存儲的科研數據,高校圖書館應界定科研數據的保密范圍,合理劃分秘密等級,允許科研團隊查詢相關信息,學科館員應與科研團隊人員交流,力爭得到科研人員的支持,并確定最終科研數據版本。[14]因此,高校圖書館與高校、科研管理機構和科研團隊四方主體間需要針對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風險管理建立相關科研數據共享合作制度,明確各主體參與科研數據知識共享的流程和風險保障規范。
高校面向科研數據知識服務所處的軟件和硬件環境、數據格式的快速改變給高??蒲袛祿R服務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建立安全的科研數據采集、保存、利用和共享機制,在不暴露科研團隊個人隱私的前提下為科研團隊提供優質的個性化知識服務面臨著信任、機制和技術的多重考驗。根據四螺旋結構模型,高校知識、科研管理機構、圖書館和科研團隊知識螺旋體四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改善高??蒲袛祿R服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形成整合高校、科研管理機構、圖書館和科研團隊等多方面科研數據資源,推動高校學科建設和科研成果轉化率。在四螺旋科研數據知識服務管理系統中,每個知識螺旋體要素應各盡其能,力爭建立跨學科、跨學院、跨機構的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增強高??蒲袛祿R服務共享機制。文章借鑒四螺旋理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對面向科研數據的高??蒲袛祿R服務風險管理方面進行深入思考,以期提升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科研數據知識服務過程風險管理水平。
(來稿時間:2014年10月)
1.張曉林.走向知識服務:尋找新世紀圖書情報工作的生長點.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5):30-35
2.劉雄洲,王 菲. 國外數據存管實施現狀及其對國內高校圖書館的啟示. 圖書館,2012(5):81-83
3.師榮華,劉細文.基于數據生命周期的圖書館科學數據服務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1(1):39-42
4.楊鶴林. 數據監護:美國高校圖書館的新探索.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2):18-21
5.錢鵬,鄭建明.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校科學數據組織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11):83-86
6.謝春枝,燕今偉.國內外高??茖W數據管理和機制建設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3(3):12-17
7.劉霞,饒艷.高校圖書館科學數據管理與服務初探—武漢大學圖書館案例分析.圖書情報工作,2013(3):33-38
8. Walters T O. Data Cur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in U.S.Universities:The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xample.Th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uration,2009,4(3):83-92
9. Gold A.Cyberinfrastructure,data,and libraries,Part1:A cyberin-frastructure primer for librarians.D-lib Magazine,2007(13):5-6
10.(美)亨利·埃茨科維茲. 三螺旋.周春彥,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
11.金瀟明.產業集群知識共享的四螺旋結構模型. 系統工程,2010(1):90-94
12.趙立雨,任靜.R&D創新活動中知識共享的四螺旋模型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10(11):66-69
13.王靜,王勇,曹作華. 高校學科網資源建構自組織管理機制研究.情報雜志,2003(1):150-153
14.沈婷婷,盧志國.科研項目不同階段的科學數據監管方法.圖書館建設,2013(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