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鄉市第一中學 沈坤林(特級教師)
“摔玉”三義
☉浙江省桐鄉市第一中學沈坤林(特級教師)
對于《林黛玉進賈府》中的寶玉“摔玉”,論者很多,但往往只是給寶玉貼一些性格標簽,而沒能結合中學語文教學的特定語境,有效地引領學生自己從文本中讀出自己的感悟。有些爭鳴又在不同的層面上各說各的,這對指導學生從合宜的視角思考進而讀出自己的個性化理解,也是極為不利的。
故此,筆者擬從寶玉摔玉的心理義、性格義和隱喻義三個層面闡述,以期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解讀文本,進而獲得坡度解讀的方法和興趣。
寶玉為什么會如此沒有預兆地、如此狠命地去摔玉?首先要關注的是他此時的心理。
言為心聲,我們可以從寶玉摔玉時的話語來揣摩其心理。“什么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寶玉此語,表面上否定黛玉的“罕物”說,實際上是肯定黛玉是不一般的人;表面是否定玉之“通靈”且罵之為“勞什子”,實際是要強調“我也不要”之“也”,即不管那玉如何,我“也”要和妹妹一樣。可見,這兩句話的落點在“我也不要”上。這是一種什么心理呢?
不妨再看寶玉“滿面淚痕”而“泣”時說的話:“家里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就沒趣;如今來了這么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這是寶玉在闡述他的“我也不要”的理由,但似乎不講邏輯,顯得荒唐、站不住腳。其實,在寶玉的無理辯白中,一方面進一步強調妹妹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黛玉是“神仙似的”,另一方面強調和妹妹不一樣是“沒趣”的——只有和妹妹“一樣”,才是“有趣”的。和妹妹“一樣”,才可平起平坐,才可交流,才不會有什么阻礙,進而成為知己。同時,他所喜愛的乃至他由衷敬佩的女孩子們都沒有玉,唯獨他有玉,唯獨他一個人在家中“如寶似玉”。這樣想來,《教學參考書》上說摔玉“透露出他要尋求知音的迫切心情”也能落到實處了。
除此以外,寶玉如此要與妹妹“一樣”,表露出對黛玉的獨特好感、貼近感。也可能是要引起黛玉對他的關注:“我是在乎你的,你不要以為我是在乎玉的。”也可能是不自覺地想引起賈母等人的關注:“我和妹妹‘更相和睦’。”
如此品味,不一定要得出統一的答案,卻可以引領學生貼著文本揣摩和發現。
在黛玉剛進賈府王熙鳳還沒有出場時,場面上只見賈母之哭;而王熙鳳出場后,只見王熙鳳之演;寶玉出場后就只有寶玉的天下了。描寫寶玉如此“摔”和“罵”“泣”,除了表現其在賈府的特殊地位之外,也突出了他雖被嬌憤卻葆有自然率真之性情的性格特點。他摔玉是為黛玉而摔的。寶玉的“妹妹沒有,我有也沒趣”與現在社會上的熊孩子“別人有什么我也得有什么”的任性有本質的區別。寶玉摔玉不是因為自私,而是因為有愛。
許多人都忽略了一個細節:“寶玉聽如此說,想一想,競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別論了。”這句話中充分體現了寶玉的理性。
首先,寶玉“想一想,競大有情理”,說明他也是有腦子的,不只是“癡狂”的,他也會思考。
其次,他“想”什么?他“想”的應該是“舍不得你妹妹”“盡你妹妹之孝心”“權作見了女兒之意”這些話,在寶玉想來,這是非常符合人之常情的,所以也就信了。可見,寶玉這“想一想”更突出了寶玉對親情的看重。況且賈母在說完黛玉母女與玉的故事后,又提到“仔細你娘知道了”,寶玉也一定是感悟到了自己與娘的關系。可見寶玉還是有孝心的人,黛玉為母親盡孝心,他也不能讓母親難過。
更重要的是,“想一想,競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別論了”作為寶、黛初會的結局,事實上在無形中消解了前面人們對寶玉的評價。寶玉事實上是一個有情意、會思考的人,而不是先前黛玉從人們的言說中感覺到的“蠢物”。回過頭來再看前面人們的評價,其實是對表現寶玉性格的鋪墊,以期在反差中凸顯寶玉的性格;再看《西江月》二詞,我們就會讀出其特別的反諷意味,對寶玉似貶實褒。
摔玉對寶玉性格的展現,還襯托了黛玉的性格。如黛玉回答寶玉之前,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這也寫出了她小心謹慎的性格。而在寶玉摔玉的當天晚上,黛玉哭得很傷心,可摔玉現場她卻沒哭,這寫出了她的謹慎小心,以及忍耐與克制。
聯系整部小說看,寶玉摔玉的這個情節,顯然還有隱喻、象征的意味。有人說,寶玉摔玉,是想摔掉自己特殊的身份,是追求男女平等的體現,是對封建禮教的叛逆。這樣的解讀都有一定的道理,關鍵還是要引領學生自己讀出來。
首先,寶玉摔玉,從課文內容看,即可見出寶黛心有靈犀。寶玉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時,黛玉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這雖為小心謹慎的表現,但從結果上看,“眾人不解其語”,而只有黛玉的猜測是摸透了寶玉的心理的。如此,因為摔玉,進一步呼應了先前兩人見面時的類似感覺:一個是“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一個是“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這也暗示著仙界前緣,照應了《紅樓夢》故事開始有關“木石前盟”的約定。
同時,寶玉摔玉還表露了寶玉的平等意識與懷疑精神。賈寶玉的這種認識源自他心中對紅塵凡世的向往和對神圣通靈的摒棄,摔玉這一動作,也隱喻著叛逆——這或許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在《紅樓夢》中,寶玉不止一次摔玉。在第二十九回中,看到張道士要給寶玉提親,黛玉心里不自在,加上中暑,病了。寶玉心里也不自在,來陪黛玉。黛玉又怕寶玉成天悶在房里有個好歹,便說:“你只管看你的戲去,在家里作什么?”寶玉以為黛玉又在奚落自己,便說:“我白認得了你。罷了,罷了!”黛玉說:“我也知道白認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于是扯到寶釵身上,扯到“好姻緣”上。“那寶玉又聽見他說‘好姻緣’三個字,越發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說不出來,便賭氣向頸上摘下‘通靈玉’來,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勞什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競文風不動。寶玉見不破,便回身找東西來砸。黛玉見他如此,早已哭起來,說道:‘何苦來!你砸那啞巴物件?有砸他的,不如來砸我!’”
曹雪芹在《終身誤》這首曲子中明白地道出了寶玉的心思:“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如果把兩次摔玉聯系起來,寶玉的摔玉,也預示著他對“金玉良緣”的唾棄,一定程度上象征著他對封建婚姻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