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鳳芹
多模態是指人類通過感官(如視覺、聽覺等)跟外部環境(如人、機器、物件、動物等)之間的互動方式。用單個感官進行的互動交單模態,兩個的叫雙模態,三個以上的叫多模態(顧曰國 2007)。多模態教學模式提供多種感官刺激,可調動學習者多種模態(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并通過多種途徑參與學習過程,學習效果大大優于單模態學習。
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西方國家,西方研究學者在批評話語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符號學、系統功能語法和傳統話語分析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發展而來,它認為語言是表達意義的社會符號,其他非語言符號(繪畫、音樂、舞蹈等)也是意義表達的源泉,非語言符號模態各自獨立又相互作用,與語言符號共同生成意義(Kress,G.& van Leeuwen,T. 1996;Royce,T.2002)。它突破了傳統話語分析孤立研究語言文字本身的局限性,把研究擴展到了非語言符號(圖像、顏色、字體等)其他意義表達的模態符號,關注多種模態符號在話語中所起的作用。
國內對多模態話語的關注和研究則始于本世紀初,胡壯麟(2007)、朱永生(2007)、顧曰國(2007)探討多媒體、多模態的關系和區別,強調對多模態識讀能力的培養應該引起重視。李戰子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研究多模態話語(李戰子 2003)。張德祿(2009)用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多模態話語分析和研究提供理論框架,并為現代媒體技術條件下的外語教學實踐提供指導(張德祿、王璐 2010)。代樹蘭呼吁關注多模態話語教學、提高學生交際能力。而把多模態與文化教學結合的研究目前國內很少。本研究正是把多模態教學模式和文化教學結合,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英語國家的文化和交際規則以聲音、圖像、動畫、文字等多種媒介呈現給學生,以期調動他們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更深刻、更具體地了解英語文化,并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識別和應用這些文化信息和語用規則,使跨文化交際能夠順利地進行,并取得預期的效果。
文化教學是語言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去幾十年的英語教學中,教學目標已經從“語言能力”擴展到“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高一虹認為跨文化知識和意識會幫助學習者超越文化之間的界限,獲得比單獨的本族文化、目的文化更寬闊的視野、更高層次的認知、更深的共情能力,成為一個擁有廣闊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國際公民。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學生用英語交際時往往答非所問,用沉默代替回答,表情、語言不匹配,語氣生硬,語態強勢,這會讓交際對方感到困惑,認為交際者不禮貌、沒誠意,這種跨文化語用失誤比語音、語法錯誤更嚴重,語音、語法錯誤還可以因為是外語學習者的身份而得到交際者的體諒和理解,而語用錯誤則會被認為不禮貌,是故意冒犯。而更糟糕的是,學生犯錯卻不自知,冒犯得罪了他人而不知為何,同樣的錯誤也會一錯再錯。語用能力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教學的重要目標。
英語影視作品真實地再現英語國家人們的生活和文化內涵,是絕佳的教學材料。經典電影作品作為學生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載體,不僅提供了英語民族如何進行交際的真實情景和鮮活的語言,同時也提供了一些非語言行為的文化情景,并彌補了對英美概況缺乏了解以及課堂上教師難以展示的文化知識。這些知識對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得體”的跨文化交流至關重要??梢哉f,多模態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一種多維度、多方位的學習模式,便于學生基于此來認識英語國家的文化。
多模態化的文化教學實踐中,文化是內容、主體,而多模態化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
首先,要確定和選取所要教授的文化內容。廣義的文化是指所有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和日常交際密切相關的文化是狹義上的文化,是一個社會群體長久積累并不斷變化進步的思維模式、生存模式、行為模式的綜合體現,包括價值觀、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等。例如,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包括: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自由競爭、公正公平、惜時如金等。
其次,在確定了文化教學的內容(例如:個人主義——美國核心價值觀之一)的基礎上,再尋找明確體現了個人主義的圖片、影視資料(如《蜘蛛俠》《超人》等)。然后在課堂上,教師可先展示、介紹與所選文化內容相關的影片、圖片,啟發學生思考影片所傳達出的文化信息,對比中英文化的不同之處,并分析更深層次的原因。以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為例,美國的很多電影表現的是主人公單槍匹馬,不畏艱難,憑一己之力拯救國家、民族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精神;而中國類似的電影則往往體現的是集體的智慧,群策群力,各顯神通,互相配合。這種文化差異表象體現了中美價值觀的不同。美國人信奉個人主義,人人生而平等,主張個人奮斗、自我實現、自我成長。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身份,張揚個性,表現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而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強調事物的整體性,人與自然合二為一,主張萬物相互依存、和諧發展。人是群體的一部分,應該而且必須受到別人或組織的影響和制約。中國文化強調統一與和諧,強調犧牲個人利益服從群體利益,強調群體目標而非個人目標。
再次,在深刻了解了文化內容、文化差異和導致差異的原因之后,由學生來扮演影視資料的角色,再現對話內容,重建交際場景,在交際實踐中進一步深化認識。扮演者不僅要模仿角色的發音、語調、語速、還要注意動作、表情等非語言元素與臺詞的匹配,使自己置身角色所處的交際環境,建構真實的交際氛圍。學生也可以采用人機互動的方式實現角色扮演,體驗交際過程??衫眉夹g消除其中一個角色的配音,由學生來配音,其他保持不變。這樣就為學生建立了一個近乎真實的交際環境。角色扮演為學生深刻、全面地體會蘊含其中的文化信息、非語言信息、交際規則,并為應用這些知識提供了真實的窗口。它也可作為學生學習和文化知識、交際規則的動態的、立體的、多模態的評估手段。
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模態已經成為表達意義、傳達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多模態化的教學方式也是順勢而為,因勢利導。相較于單模態,多模態文化教學具有以下優勢:
第一,多模態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多樣化。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環繞的交互式語言環境,進行交換信息和處理各種關系,進行意義的構建和傳遞,引導學生去了解、探討、研究文化現象。
第二,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文化教學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體驗真實的英語交際過程、體會地道的英語國家文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習得英語語用知識和語用策略。
第三,多模態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多模態交際能力。多模態交際能力是指學生能夠理解、構建多模態話語意義的能力。在今天的數字化時代,不同的模態從技術上已融為一個整體,人們可以根據意義表達的需要選擇適合的一種或多種模態(如文字、圖像、聲音等)的結合。
多模態教學模式的文化教學使學生了解、認識英語國家文化的同時,更深刻地體會中國文化,從而培養其跨文化交際意識、文化思辨能力,獲得更寬闊的視野,提高個人文化素質、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