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平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中韓莊鄉西屯河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劉玉平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中韓莊鄉西屯河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隨著幼兒園的迅猛發展,對學前教育師資美術方面提出的高要求,如何改革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是我們需認真對待的課題。本論文通過對當前階段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舉例,提出了學前美術教育應采取的對策,旨在提高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授課效率。
學前教育;美術課程;主要問題;對策
(四)缺少系統科學的美術教學評價體系。
現階段,由于在學前階段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缺乏制定較為系統的學前美術課程教學計劃,無法明確各個年級的學生在各個階段應該達到怎么樣的學習目標,并沒有詳盡的評價方案和計劃,僅僅是按照授課教師的個人喜愛來開展美術科學的教學活動,有些甚至置教科書于不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單一行的問題。
(一)課程的內容較為陳舊。
由于人們對于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當前有許多的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所使用的教材還未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現階段,幼兒在進行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開始接觸不同的繪畫工具,例如用水彩筆,蠟筆等進行繪畫創作。繪畫的內容也不僅是一些簡單的類似于小房子、小動物等這些固定化了的場景,他們已經開始嘗試將自己所想的東西通過繪畫表現出來。但是目前的課程卻沒有詳細的內容來講解這些繪畫的技巧等方面的問題。
(二)教學的方式陳舊。
當前階段,仍然存在部分幼兒教師在進行學前美術教育的課程中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僅僅教授幼兒一些簡單的繪畫方式以及一些繪畫技巧。嚴重忽略了其他學科與美術課程之間的聯系,未能將美術與其他的課程進行科學的融會貫通,在課程的設置方面也非常的簡單。
(三)缺少足夠的實踐時間。
對于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教授,離不開學生的實踐過程。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育環節,在美術的教學中其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但是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缺少足夠的實踐學習,每個周兩節的技能課,難以培養扎實的專業技能。
(一)設置豐富的美術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實現的載體,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如今,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向,即學生繪畫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繪畫領域主要包括簡筆畫、油畫棒畫、水彩筆畫、刮畫、線描畫、指印畫、兒童版畫等,相應繪畫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良好的繪畫習慣。美術教師在課程的內容選擇時,應根據幼兒學生的具體心理特征以及相應的發展水平進行內容的選擇。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關,并注重趣味性。手工大致可包括折紙、撕紙、剪紙、染紙、泥藝、布藝、自然材料造型和廢棄物利用等,相應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良好的手工活動習慣。
美術欣賞的教學內容在很多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中都存在缺失或不受重視,主要因為它與技能表現無關,導致學生美術學習的成果無法直接的展現出來。其實美術欣賞和繪畫、手工同為美術學習活動形式,只不過前者更傾向于知識的內化,而后兩者更傾向于知識的外化。美術欣賞的內容主要包括繪畫作品、雕塑作品、工藝美術作品、建筑藝術、兒童美術作品、攝影作品、自然景物、周圍環境等,通過是幼兒學生對不同類型的繪畫作品進行賞析,是學生了解不同的繪畫類型,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美術鑒賞能力。
(二)改變教師及家長落后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
兒童美術教育內容的選擇,絕大多數時候受家長和教師的觀念影響。教師的教育要得到家長的認同,必須按家長的需要來教學;通常在學生結束美術課程的同時,學生家長會對學生美術課堂的作品進行觀看,往往要看孩子的畫“像不像、顏色漂不漂亮、構圖是否飽滿”,
并且通過學生的作品內容來判斷美術課程的授課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的高低。而教師只能迎合家長的審美趣味,重技能,重臨摹,致使幼兒在與他們身心發展情況嚴重脫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下,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
因此,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授課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教授幼兒美術課程的主要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幼兒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讓幼兒學會粗略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并且可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美術作品的藝術表達,提高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興趣。應認識到美術活動對幼兒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增強幼兒手眼腦協調能力;提高幼兒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創造力;提高幼兒審美能力;促進幼兒智力和情感發展,完善個性。教師在樹立良好的美術教育思想和價值觀后,需要常常與幼兒的家長進行溝通教育,向家長灌輸正確的理念和觀點,以使家長理解教師的教學安排,支持教師的工作,并在家庭美術教育活動中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最終形成學校與家庭共同努力,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它是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通常來說,授課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美術課程的教育,從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使學習效果更加顯著。我們在兒童美術教育中可以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示范法、討論法、對話法、觀察法、練習法等等。
(四)增強兒童合作意識。
針對兒童在美術活動中合作意識比較差的情況,我們可以設置一些讓幼兒必須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的美術活動和任務,在任務中教給幼兒合作的方法,如:在活動開始前怎樣協商,分工;遇到矛盾時,如何協商解決問題;當材料不夠用時,可以謙讓、輪流或者共同使用;
如果出現小伙伴出現問題時,應鼓勵學生前去幫助、合作。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授課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努力一下或者找尋其他的同伴進行幫助等等。幼兒在合作活動中,體驗到合作帶來的積極愉快的效果:合作成功,增進友誼,會進一步強化幼兒合作行為的發生。
[1]何艷超. 西部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S1:15-19.
[2]臧燕平. 淺析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美術教育研究,2015,07:128-129.
[3]劉艷莉.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理論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職業,2015,15:68.
[4]胡冰華.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對策[J]. 現代裝飾(理論),2015,08:261.
[5]劉彥婷.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兩難問題及對策思考[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0:183.
[6]魏亦軍,李艷紅,高智軍. 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及對策[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5:9-11.
G613.6
A
1671-864X(2015)11-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