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芳
(湛江市幼兒師范學校,廣東 湛江 524400)
淺談音樂教育如何有效地運用到學前教育中
李艷芳
(湛江市幼兒師范學校,廣東 湛江 5244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確把握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的方向和方式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文基于此闡述了音樂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礎上著重對學前教育中有效加強音樂教育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學前教育;音樂教育;有效運用
蘇聯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由此我們可以推想而知,音樂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美的體驗和感受,一種藝術品性的感染與熏陶。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發展來說,理智與情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沒有理智,感情會變得放縱而可怕;如果沒有感情,理智將是機械和單調的,因此只有二者統一起來才能促進人的全面協調發展。為了對幼兒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深入了解,我們隊某幼兒園進行了實地的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有效回收480份,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因此問卷由幼兒和家長共同完成。其中幼兒對目前的音樂教育的滿意程度見表1,由此可見目前幼兒音樂教育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

表1 某幼兒園幼兒對音樂教育的滿意程度
(一)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
一般情況下,幼兒處于快速的成長時期嗎,因此自控能力比較差,一般體現為活潑好動、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較差。針對幼兒的這一缺點,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的方式來進行改善,一方面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孩子進入音樂的世界,讓他們能夠認真靜下來感悟音樂的美妙;另一方面可以因材施教,讓孩子們交替學習音樂課程的樂理知識、唱歌、樂器和跳舞等,這樣可以使幼兒保持對音樂的興趣,通過學習音樂有效地提升了他們的自控能力。
(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音樂是一種節奏感和韻律感很強的語言表達方式,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可以讓他們在音樂的學習和演唱過程中體味到語言的節奏和韻律變化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音樂的歌詞大多是經過加工和選擇的優美語言,因此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他們語言的生動和豐富,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三)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
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能力,人之所以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人有思維能力。學前教育階段是發展幼兒思維能力的良好時期,音樂教育可以直接引導和激勵幼兒想象力的豐富與發展,從而大大提高其形象思維能力。在幼兒音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邊聽邊唱邊思考,可以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為將來成為高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
音樂不單單是旋律和節奏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傳遞和共鳴,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通過旋律與歌詞的結合,使得幼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有利于引導他們趨向于正確的價值觀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比如讓幼兒學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等歌曲,這樣不僅促進了幼兒對音樂的學習,而且還引起他們內心深處對母親的愛與關懷,這樣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
既然音樂教育對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我們應該在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中采取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斷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一)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對音樂教育的認識有了新的突破,但是這個突破是建立在長期的反復認識的基礎上的。傳統的音樂教育觀念認為應該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教育如創作、演唱和欣賞等去掌握音樂,培養具有音樂修養的人,這種觀念把音樂視為教育的目的。另一種傳統的觀念認為應當利用音樂去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品德的培養,這樣就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音樂可以促進智育、德育、體育和美育等的發展,這種教育觀念把音樂視為教育的手段??傮w來說,這兩種觀念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因為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門類,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表現形式,音樂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應當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尊重音樂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門類的發展規律,要充分認識到音樂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通過系統地學習音樂,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
教師的音樂素養直接關系到幼兒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因此我們應當加強對幼兒音樂教師的培養,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教育的逐漸重視和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國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隨著教育理論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比以前更加重視在教育過程中強調各種能力的培養以及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以最大限度地獲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自由。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加強幼兒教師的音樂素質教育,提高幼兒教師的音樂技能和綜合素養,培養其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是一個重大問題。首先幼兒音樂教師要激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自身的音樂基礎理論和具體音樂技能得到全面的綜合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可以以自身所學全面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與音樂技能。其次幼兒音樂教師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因為知識是沒有界限的,當幼兒教師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如果他們停止學習很快就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腳步,因此形成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理念才可以使幼兒音樂教師能永遠勝任幼兒音樂教學的工作。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學前教育階段的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將幼兒看作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不是一個具有較強自主性的學習者,因此在音樂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大多采用我教你學的教育方式,造成了死板凝重的課堂氛圍,很少有幼兒主動提出問題。在完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上,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都完全處于教師的自由控制之下,因此教師會更加注意應該教什么,而忽略了從幼兒的角度來思考應該學什么。針對上述種種的問題我們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形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因此幼兒音樂教學不僅要實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更要選擇契合幼兒生活內容的教材,同時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分促進幼兒對音樂的學習。在教學方法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幼兒的興趣,為他們自發使得創新性學習提供更多的物質條件和時間,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自我探索與學習能力,教師只需要負責積極健康的引導即可。比如,幼兒學習唱歌,以前都是教師事先把歌曲的旋律分解成段,然后幼兒按照教師的相關要求從頭開始進行每一段的學習,這樣往往會導致幼兒只會機械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只會唱老師教過的歌曲,對于相同風格的其他同類歌曲完全不能掌握,還需要跟著老師從頭學起。因此我們應當轉變這種教學方法,更多地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引導幼兒對音樂的節拍、風格以及感情等進行理解和記憶,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教師此時只需對幼兒有錯誤的節拍進行糾正,然后任由幼兒自由表現,這樣就可以讓他們迅速掌握同類的歌曲,養成探索式創新性學習的習慣。因此,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應當盡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四)注重發揮游戲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幼兒處于生命的初級發展時期,此時容易對外界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們通常喜歡用游戲的方式去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探索和學習,單純的課堂教學要求孩子們規規矩矩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聽老師的教授或者觀看一些視頻,這樣的方式會使得孩子們產生厭煩的感覺,教學的效果往往不是特別好,長期以往容易扼殺幼兒的天性。為此們應當注重發揮游戲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設計一些歌舞游戲,通過情節扮演的方式激發孩子對音樂的熱情和喜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他們音樂學習的效果,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他們的表演天賦以及想象力的發展,使得幼兒在愉快歡樂的氛圍中提高音樂技能和素養。因此為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我們應當注重發揮游戲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教育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確把握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的方向和方式是一個重大問題。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育對于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幼兒的良好品德具有重大意義?;诖耍覀儜敿訌妼W前教育階段音樂教育方法的探究,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注重發揮游戲在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前教育階段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1]周革新,宋二華.幼兒音樂教育的價值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2 (03).
[2]白學海.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節奏感知與表達[J].蘭州學刊,2010(10).
[3]魏莉敏.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幼兒音樂教育探索[J].音樂大觀,2014 (03).
J604
A
1005-5312(2015)05-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