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芳,胡 振
(1.太原理工大學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太原 030024;2.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管理學院,西安 710055)
景氣指標體系中不同指標有不同的變動方向,為了把握建筑業整體的運行趨勢,需編制一個能代表建筑業總體經濟變動方向的復合指數,這就是景氣指數的合成。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景氣指數有傳統的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簡稱DI)和合成指數(Composite Index,簡稱CI),也有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狀態空間變量模型等方法合成的景氣指數,由于建筑業合成景氣指數在我國目前來講是一項新課題,本文先選擇采用傳統的擴散指數DI方法和合成指數CI的方法進行合成。
擴散指數是以上升指標的個數占全部選用指標個數的百分比來反映經濟擴張或蕭條的指數。其定義是各指標組(先行、一致或滯后)內第t月擴張(上升)指標個數占組內所采用指標個數的比率。
本文中采用的是季度數據,在計算的過程中用本季度值與它上季度的值進行比較。將擴張上升的指標賦值為1,持平的指標賦值為0.5,下降的指標賦值為0,利用公式(1)進行計算:

式中:
Ik:各指標組內的擴張指標數;
Ic:各指標組內的持平指標數;
I:各指標組內采用的指標總數;
擴散指數不能表示經濟周期波動變化的強弱,合成指數彌補了這一不足。美國NBER的穆爾和商務部的希斯金在20世紀60年代編制了合成指數,合成指數不僅能預測經濟周期波動的轉折點,還能反映經濟周期波動的振幅。合成指數是從代表各領域經濟活動的主要指標中選取一些對經濟變化敏感的指標,根據各指標的變化率綜合成一個指數來把握經濟景氣變動的大小和方向。合成指數的計算如下:
(1)計算指標的對稱變化率并標準化
①計算指標的對稱變化率
假設指標Yij(t)為第 j指標組的第i個指標,j代表先行、一致、滯后指標組,kj是 j指標組的指標個數,對Yij(t)計算其對稱變化率Cij(t):

wij是第 j組第i個指標的權數,為計算方便,各指標的權數均取為1。
②計算標準化因子

其中,CIi和CLi是一致指標組第i個指標最先、最后循環的平均值,mIi和mLi是一致指標組第i個指標最先、最后循環的月數,k2是一致指標的總個數,mi是最先循環中心到最后循環中心相距的月數。
再求一致指標組的平均增長率,記為Gr,稱為目標趨勢。

(5)求合成指數
此步驟主要是將各年的指標變化率相對于基準年份進行處理,制成以基準年份為100的合成指數。

各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建筑業景氣指標體系
數據來源于國家信息中心開發的《中國經濟統計數據庫》中的宏觀月度庫和行業月度庫;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建立的《CCER中國經濟金融數據庫》;RESSET數據庫。樣本區間為2003年1季度~2014年2季度。
我們基于表1中各指標,利用前面所述的擴散指數的方法,構造了2003年以來我國建筑業的先行、一致和滯后景氣擴散指數。先行擴散指數與一致擴散指數的波動比較如圖1所示,滯后擴散指數與一致擴散指數的波動比較如圖2所示。

圖1 先行擴散指數(虛線)與一致擴散指數(實線)

圖2 一致擴散指數(實線)與滯后擴散指數(虛線)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自2003年以來,我國建筑業的先行、一致和滯后擴散指數基本上大于50%,處于50%<DI<100%和100%>DI>50%兩個階段,即一直處于景氣空間的前期和后期。只是先行擴散指數在2004年第2季度、2007年第3季度、2010年第1季度和2011第4季度的值接近50%,這意味著經濟的上升趨勢和下降趨勢趨于平衡,可能出現經濟波動的轉折點。隨后,同步擴散指數波動圖顯示在2005年第1季度、2008年第3季度、2008年第4季度等于50%,整個建筑業的運行出現了重大轉折,進入了一個全面收縮的階段。這正是由于當時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對我國國民經濟和建筑業所造成的沖擊性的影響。
由圖1先行擴散指數與一致擴散指數波動比較中可以看出,先行擴散指數的極大、極小值比一致擴散指數的極大、極小值要超前1~2個季度,圖2中滯后擴散指數和一致擴散指數在2009年后表現出相當穩定的先行、滯后關系,說明所建立的景氣指標體系還是比較配套的。根據2008年第4季度先行擴散指數的值(50%<DI<100%),預示著建筑業開始擺脫全面收縮的狀態,進入了景氣空間的前期。建筑業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開始復蘇,與國家制定的為抵御經濟危機所采取的擴大內需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分不開的。
同樣以表1各指標數據為基礎,利用傳統的合成指數CI的方法,構造我國建筑業的先行、一致、滯后景氣指數(基準年為2003年)。先行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運行趨勢如圖3所示,滯后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運行趨勢如圖4所示。

圖3 先行合成指數(虛線)與一致合成指數(實線)

圖4 一致合成指數(實線)與滯后合成指數(虛線)
由圖3和圖4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來,建筑業的先行、一致和滯后景氣指數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2003年到2004年我國建筑業處于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建筑業表現出較大的波動,隨后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2009年第一季度建筑業又開始進入了新一輪的景氣循環,到2010年第4季度達到了峰值后,建筑業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進入了一個緩速增長的階段。
為了進一步對我國建筑業的景氣波動進行分析,利用HP濾波法對景氣合成指數進行趨勢分解,形成各合成指數的波動成分對比圖,如圖5和圖6所示。
由先行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波動比較可以看出,先行合成指數與一致合成指數的波動存在明顯的先行、滯后關系:如先行合成景氣指數在2004年第1季度達到了一個峰值,一致合成指數則在2004年第4季度達到峰值,超前了3個季度;先行合成景氣指數在2007年第1季度達到了一個峰值,一致合成指數則在2008年第1季度達到了一個峰值,超前了4個季度,說明建筑業先行一致景氣指數具有較好的預測性。

圖5 先行合成指數(虛線)與一致合成指數(實線)波動圖

圖6 一致合成指數(實線)與滯后合成指數(虛線)波動圖
本文用傳統的景氣指數合成的方法,建立了我國建筑業的景氣擴散指數和景氣合成指數。研究結果表明,自2003年以來,建筑業總體呈現出一種快速增長的局面,只是在2008年由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表現出較大的波動,隨后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進入新一輪的景氣循環,2010年第4季度達到峰值,之后步入一個緩慢增長的階段。同時,根據先行、一致和滯后指數波動圖的比較,各指數之間存在著相對穩定的超前、滯后關系,表明先前所建立的景氣指標體系比較合理。但由于經濟結構處于不斷的調整變化中,建筑業景氣指標體系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統計數據的不斷完善,須對建筑業景氣指數進行不斷的調整。
[1]孫延芳,胡振.中國建筑業景氣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4,(11).
[2]高鐵梅,孔憲麗,劉玉.中國鋼鐵工業景氣指數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3,(11).
[3]張永軍.經濟景氣計量分析方法與應用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4]楊武,肖俊雄,解時宇.基于景氣狀態測度的國家科技創新景氣指數研究——以中美日法德為例[J].科研管理,2014,(3).
[5]唐承財.中國遺產地旅游景氣指數測評及提升模式[J].資源科學,2013,35(12).
[6]Guerrero V M.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Composed Cyclical Indices for the Turning Points of the Mexican Economy[J].Economia Mexicana MUEVA EPOCA.2013,XXⅡ(1).
[7]Gallegati M.Making Leading Indicators More Leading:A Wavelet-base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e Leading Indexes[J].Journal of Business Cycl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