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楠,司林波,b,孟衛東
(燕山大學a.經濟管理學院;b.公共管理學院,河北 秦皇島 066004)
世界衛生組織將食品安全問題定義為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1]。具體來說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政府層面,政府食品監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不足,法律法規不健全等;第二,市場層面,由于食品安全隸屬于純公共物品,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市場失靈,一些企業為降低成本獲取高額利潤,偷工減料降低食品的安全品質等;第三,消費者層面,消費者監督舉報不及時等。食品安全涉及到政府、食品生產企業以及消費者三方的利益,任何一方的策略選擇都會對其他兩方的效用造成影響,而博弈論正是研究這種行為互動的工具之一。鑒于此,本文分別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策略選擇進行博弈分析。
為了構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博弈模型,建立雙方的效用矩陣,做以下假設,博弈模型的參與人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食品生產企業;食品監管部門的戰略空間為監管或是不監管,設其概率分別為α和1-α;食品生產企業的戰略空間為違規生產或不違規生產,即其所生產的食品有合格或是不合格兩種,設其概率分別為β和1-β。根據以上假設建立食品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效用矩陣如表1所示:

表1 食品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效用矩陣
在表1中,食品生產企業的收入用r來表示;食品生產企業不管是違規生產還是不違規生產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即固定成本用c表示,而該企業不違規生產而生產合格的產品時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用c1表示;食品監管部門對違規生產的食品企業所采取的處罰用g來表示;食品監管部門進行監管工作時的成本用v表示;當食品監管部門所獲得的效用用s表示,其所獲得的效用既包括有形效用如上級部門的嘉獎等,以及無形的效用如保障了群眾的身體健康等。顯然,r、c1、c、g、s、v都大于0,而只有當食品監管部門所獲得的效用大于其監管成本時,食品監管部門才會進行監管,所以s>v。
(1)對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分析
根據上述的假設和效用矩陣,博弈一方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采取監管的概率是α,不監管的概率是1-α,因此,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采取監管(u1)和不監管(u2)兩種博弈戰略的期望效用為:

根據博弈納什均衡策略的求解方法,即u1=u2可得:

根據式(3)分析可知,當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用與監管成本之間較接近時,即s-v較小,這時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β就越小,而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就會轉而趨向于采取不監管的博弈戰略;當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成本較小時,即v較小,則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β就越大,這時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就會繼續采取監管的博弈戰略。
因此,根據上述分析,為了提高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用,促使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政府部門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方面,最大限度的降低監管成本v,這樣就能夠提高監管的效率;另一方面,盡可能的提高監管部門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監管后所獲得的效用s,既要有有形的效用獎勵,又要有無形的效用鼓勵。
(2)對食品生產企業的分析
根據上述效用矩陣,博弈一方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是β,不合格產品的概率是1-β,因此,食品生產企業生產采取不違規生產(u3)和違規(u4)兩種博弈戰略的期望效用為:

根據博弈納什均衡策略的求解方法,即u3=u4可得:

根據公式(3)分析可知,所以當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的產品時所需要增加的成本c1越小,食品監管部門監管的概率就越大;或是食品監管部門對違規生產的食品企業所采取的處罰g越大時,食品監管部門監管的概率就越大,這時食品生產企業就會采取生產合格的產品。但是,如果生產合格食品的生產成本過高時,即c1較大,或是食品監管部門對違規生產的食品企業所采取的處罰g較小時,企業就會生產不合格的產品,而這時食品監管部門進行監管的概率較低,即可能采取不監管的策略。
因此,根據上述分析,為了促使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創造較大的社會效用,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方面,采用措施降低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成本c+c1,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或是改善經營管理等多種形式;另一方面,加大對違規生產的企業的懲罰力度。
為了構建食品生產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博弈模型,建立雙方的效用矩陣,做以下假設,博弈模型的參與人為食品生產企業和消費者;食品生產企業的戰略空間為不違規生產或是違規,即其所生產的食品有合格或是不合格兩種,設其概率分別為γ和1-γ;消費者的戰略空間為對企業生產的舉報或是不舉報,設其概率分別為λ和1-λ。根據以上假設建立食品監管部門與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效用矩陣如表2所示:

表2 消費者與食品生產企業之間的效用矩陣
在表2中,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收益用π1表示,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收益用π2表示,顯然π1<π2,而π2-π1則表示的是當企業進行違規生產時所降低的生產成本;消費者向食品監管部門舉報的成本用C表示;針對消費者的舉報行為,若是企業存在違規生產行為,則對消費者的舉報行為給予一定的獎勵,用Y表示;其獎勵不僅包括物質獎勵,還包括精神獎勵,同時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一定的處罰,用S表示。
(1)對消費者的分析
根據上述的假設和效用矩陣,博弈一方消費者舉報的概率是λ,不舉報的概率是1-λ,因此,消費者采取舉報(E1)和不舉報(E2)兩種博弈戰略的期望效用為:

根據博弈納什均衡策略的求解方法,即E1=E2可得:

根據式(9)分析可知,當消費者舉報時的獎勵與其舉報成本之間較接近,這時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γ就越小,而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消費者就會轉而趨向于采取不舉報的博弈戰略;當消費者的舉報成本較小時,即C較小,則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γ就越大,這時消費者就會繼續采取舉報的博弈戰略。
因此,根據上述分析,為了提高消費者舉報的積極性,促使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方面,可以降低消費者的舉報成本,建立多種消費者舉報平臺;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消費者舉報違規生產企業后的獎勵,不僅要重視物質獎勵,而且要注重精神獎勵。
(2)對食品生產企業的分析
根據以上效用矩陣,博弈一方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的概率是γ,不合格產品的概率是1-γ,因此,食品生產企業生產采取不違規生產(E3)和違規(E4)兩種博弈戰略的期望效用為:

根據博弈納什均衡策略的求解方法,即E3=E4可得:

根據式(12)分析可知,當π2-π1較小時,即企業進行違規生產時所降低的生產成本較小,或者食品監管部門對違規生產的食品企業所采取的處罰S越大時,消費者舉報的概率就越大,企業就會采取生產合格的產品。
因此,為了促使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合格產品,可以加大對食品企業違規生產的處罰,還可以增加科技投入,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目前,食品安全監管的理念主要是事后監督,然而食品安全事故卻能夠危害人的生命安全,往往具有不可恢復性[2]。因此,轉變食品安全的監管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可以建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加強食品安全的風險評估體系。同時還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網絡系統,不但要及時的將食品安全的預警信息發布給社會大眾,還要跟蹤追查抽檢不合格并定期公布其相關信息。另外,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可以積極引進國外發達國家的風險評估技術、預警技術、食品安全監測方法等。同時,對一些安全風險程度較高的食品進行重點監測,如轉基因食品、含有化學元素、物理元素的食品等。
此外,轉變食品安全監管理念需要樹立保護消費者基本權利的理念,主要包含消費者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等。
我國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主要以《食品安全法》為主,完善我國食品安全立法體系,加大對生產不合格產品企業的懲處力度,增加食品生產企業的違規違法成本[3]。
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還需要建立相應的法律追究體系,不但要追究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法律責任,建立相關法律制度糾正違法的行政行為,還要追究食品生產企業的違法責任。
確立以政府監管為主,同時加強新聞媒體、社會輿論、食品行業協會等多種渠道的多樣化監管途徑。同時,還可以在地方上建立有關食品安全的舉報獎勵制度,并設立相應的專項基金,鼓勵新聞媒體以及廣大消費者監督舉報食品安全問題[4]。
此外,還要重視食品行業協會等非政府組織對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作用。
要建立健全我國的食品安全行政問責制度,首先需要制定統一的行政問責法律,其次還需要明確行政問責的對象、主體范圍、問責要件以及行政問責的程序,最后還需要建立相關的配套制度,如問責的啟動制度、行政救濟制度以及行政官員的發出制度等。
[1]James-Chyau.Casting A Global Safety Net-A Framework for Food Safe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J].Food and Drug Law Journal,2009,64(2).
[2]潘麗霞,徐信貴.論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政府信息公開[J].中國行政管理,2013,(4).
[3]王世表,王芬露,王菁華.食品安全的經濟學理論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
[4]莊新英,孫紹榮,宋玉強.基于不完全信息的懲處制度博弈的食品安全監管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2,(1).
[5]李小芬,朱喆.企業誠信與市場監管的博弈分析——基于乳品企業食品安全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