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邢勝忠 李玉清 梁富
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邢勝忠李玉清梁富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普遍開設了“形勢與政策”課程,由于種種原因,該課程在實踐教學方面略顯不足。本文從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的意義、原則和措施入手,探索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而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實踐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4-0172-01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大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也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教育和引導大學生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形勢,理解和執行政策,是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擔負的重要任務。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性質決定了課堂教學必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擴展和深入,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實踐教學,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實踐教學既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又有助于大學生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策觀,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是一個綜合、立體的系統,主要包含課上、課下、校內、社會等方面,我們主要把握“三個結合”,即“課上和課下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社會)相結合、平時與假期相結合”。我們要落實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引導和調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
(一)建立“形勢與政策”課的實踐教學基地,長期合作。近年來,很多高職院校先后建立了一批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如博物館、革命歷史紀念館、企業、村莊、對口幫扶單位等,為實踐課的開展提供了方便條件。
(二)建立一支品學兼優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隊伍。它是影響實踐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之一。為此我們應加強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廣泛進行同行之間的交流,不斷提高教師和責任感和業務水平,充分發揮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動手能力的培養,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進而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完善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四)完善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管理機制,由學院領導牽頭,思想教學部、專業系部及相關部門相互配合,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
(五)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建立較固定的專家團,涵蓋各個行業,如政府官員、學者、企業家、就業指導專家、優秀基層領干部等,以便更好的為學生開展形勢與政策講座。
(一)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環節
可以運用以下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時事評論、專題研討法、情景模擬、辯論等、外請報告(專家團)等。
(二)課外實踐教學環節
1、校內部分,利用學生參加軍訓、勞動、專業實訓、第二課堂等時機,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學生的成長成才、專業發展、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起來,使離學生生活、學習實際較遠的要求較高的道德規范、理想信念等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不再空洞,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與自己生活、學習、將來的工作及個人的前途密切相關,從而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2、校外部分
首先是社會實踐,主要以社會實踐基地為點,先由教師制定可行的計劃以及社會實踐任務書,設計若干調查選題,下發調查提綱。學院派教師全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組織學生利用假期深入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實地調研,了解民情、了解社會生活,并撰寫調查報告,并組織優秀調查報告的評選和交流。
其次,平時每個學期組織學生參觀、訪問,參加社區的志愿者活動,我院就多次組織青年學生志愿者到公交車上公益活動,開展“訪三老”活動,與省博物館、汽車4S店、企業、附近社區等單位建立了共建關系。結合扶貧工作,組織學生深入農村,開展了“情系貧困山村,奉獻師生愛心”活動,深受社會好評。
實踐教學應注重每個實踐環節的考核,即過程性考核。主要分為平時表現、組織能力、態度、觀察力、創造力、團隊協作等。有自評、互評、教師評定、社會評定等組成。
總之,高職院校“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模式應該不斷創新,以便更好的為社會服務,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Z].2004.02.07.
[2]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11.17.
[3]費英勤,胡旭陽.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的若干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10.
[4]舒湘珍:《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模式的構建》,《吉林教育》,2009年第8期,
注:1.本文是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012106。
2.本文是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形勢與政策”課程研究與探索”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001。
3.本文是河北高層次人才資助項目“高職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模式的應用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A2013001060.
李玉清(1965-)女,河北晉州市人,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
梁富(1963-)男,河北邯鄲市人,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邢勝忠(1968-)男,河北吳橋縣人,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