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天突穴”與“豐隆穴”治痰特點
丁潤澤1劉應龍2

【關鍵詞】天突穴;豐隆穴;痰證;臨床運用
天突穴與豐隆穴均為臨床治療痰證最常用的選穴,可是此兩穴的功用區別很少引起大家的注意,因此也限制了針刺治療痰證的效果。現從臨床經驗及古代針灸文獻等方面,淺談天突穴與豐隆穴治療痰證的特點,期冀對臨床運用有幫助。
天突穴
1.古代針灸文獻。《針灸歌》記載:“天突結喉兩旁間,能愈痰涎并咳嗽”,“喉閉失音并吐血,細尋天突宜無偏”。《玉龍歌》記載:“哮喘之證最難當,夜間不睡氣遑遑,天突妙穴宜尋得,膻中著艾便安康。”《百證賦》:“咳嗽連聲,肺俞須迎天突穴”。《席弘賦》:“誰知天突治喉風,虛喘須尋三里中”。天突穴是主治咳嗽氣喘的重要穴位,其功用是利氣道,化痰濁,降逆氣,主治氣管、咽喉等肺系疾患。天突穴能下氣祛痰,可治喉中痰咳不爽伴氣逆之咳嗽,亦可治哮喘之喘息不得臥。天突在《針灸歌》及《席弘賦》中記載可以治療喉閉與喉風。喉風又稱爛喉風,多因風熱搏結于外,肺胃之熱郁結于內,致使痰火、風熱上攻所致,癥見喉內紅腫,呼吸困難。喉閉即梅核氣,宜選用天突穴化痰降逆,理氣解郁。由上可見,天突穴治療咳嗽、哮喘、喉閉、喉風等證,均突出祛痰之功效,分別配合膻中或肺俞等穴聯合發揮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天突穴一般只用于實證,虛證不選用此穴[1]。
2.臨證運用。天突穴具有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顯著作用,主要用于風寒犯肺,邪熱傷肺,痰濁阻肺的實證,急則治其標,通利氣道,化痰降逆。本穴降逆、祛痰作用最佳,特別是有形實痰阻塞呼吸的咳嗽、氣喘、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病證,見效快,效果好。但是僅用于實證,對元氣虛弱、腎失主納的虛喘不適宜使用。久病哮喘,必致肺、脾、腎三臟俱虧,即便病發哮喘而取天突穴,切記不可過分地捻瀉,以免傷其正氣。臨床研究[2]表明,使用天突穴作為主穴治療慢性單純性咽炎臨床效果明顯,慢性單純性咽炎即為梅核氣及《席弘賦》中所講的“喉風”,其病機為氣郁痰凝,選用天突穴化痰降逆,理氣解郁。
豐隆穴
1.古代針灸文獻。《玉龍歌》說:“傷風不解嗽頻頻,久不醫時勞便成,咳嗽須針肺俞穴,痰多宜向豐隆尋。”“痰多須向豐隆瀉,氣喘丹田亦可施。”《玉龍賦》:“豐隆肺俞,痰嗽稱奇。” 《醫學綱目》:風痰頭痛,豐隆五分,灸亦得。諸痰為病,頭風喘嗽,一切痰飲,取豐隆、中脘。《備急千金要方》云:豐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等。豐隆穴首載于《靈樞·經脈》篇,豐隆是足陽明胃經絡穴,聯絡著脾與胃的表里關系,有清胃熱、滌痰濁、化濕降逆、升清降濁的功效,久病傷風咳嗽不及時醫治,而成虛勞咳嗽,大致為西醫學所講的老慢支,若治療咳嗽選用肺俞穴,臟病選背腧穴,肺俞穴具有宣肺理氣、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痰多需配合選用豐隆穴。神志不清的癲狂證多為風痰上擾,豐隆穴可升清降濁,治療癲狂證。豐隆穴是治療一切痰病的基礎選穴,痰邪的形成多由脾失健運,水濕內聚,又遇陽明火氣的煎熬而成,豐隆穴通過調理太陰以運化、瀉陽明以清熱的作用來起效。
2.臨床運用。豐隆穴調理脾升胃降的功能可治療一切臟腑內生痰邪。臨床中常說“百病皆由痰作祟”,雖然頭痛眩暈、痰多咳嗽、胃痛嘔吐、胸痹痞滿、水腫泄瀉、咽喉不適及癲狂癇證等病理表現不同,但核心病機都是內有痰濕所致,豐隆穴能夠祛痰,因而也就能夠治療由痰邪所致的各種病證。豐隆穴可治全身之痰,由脾胃升降失調引起的痰邪均可選用此穴。在中醫學中,高脂血癥的病因病機歸于“痰濕”“痰濁”“痰瘀”等范疇,現代研究[3]提示,電針豐隆穴可有效調節血脂,可以替代降脂藥物成為臨床調節血脂的安全有效方法。
小結
天突穴與豐隆穴雖皆可治療痰邪所致之病,天突穴側重在實邪之痰,多為胸肺難咯之痰,針刺天突穴可利氣道、降逆氣、利痰咯出、止咳喘,治療痰盛之咳逆、哮喘以及梅核氣等病證;豐隆穴從調和脾胃著手,為針灸治療痰證的基礎用穴,豐隆穴雖治全身之痰,但不如天突治實痰效捷,且多治無形之痰,及由痰作祟之怪病,常配合他穴一起運用。
參考文獻
[1] 朱現民,霍尚飛,盧璐,等.天突穴在救治危急病癥中的應用 [J].中國針灸,2013,33(6):523-525.
[2] 王艷芳,李鴻霞.電針配合灸天突穴治療慢性單純性咽炎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5):328-329.
[3] 解秸萍,劉桂玲,喬晉琳,等.電針豐隆穴調節血脂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09,29(5):345-348.
收稿日期(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