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躍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連云港 222006)
2013年9月7日和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分別在哈薩克斯坦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和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重要演講,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倡議,“一帶一路”戰略初見端倪。2014年5月19日,習主席在上海與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共同出席了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一期場站項目遠程投產儀式,并共同啟動控制系統,項目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首個實體平臺。基于“一帶一路”戰略框架下的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的建設及運營,使得連云港毫無爭議的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交匯點。
2.1.1 連云港區位優勢明顯。連云港位于中國沿海中部,是連接華北、華東、西北三大經濟區的交通樞紐,是亞歐大陸與太平洋的陸海運輸轉換點、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亞太經濟區的交匯點,也是中國通往日本、韓國的重要海上通道和通往中亞、俄羅斯和東歐、西歐的重要國際陸路通道,還是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承擔我國新亞歐大陸橋過境運輸90%以上的國際運量,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2.1.2 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現狀。2013年9月,連云港市與哈薩克斯坦國有鐵路公司簽訂了建設過境貨物運輸中轉分撥基地的協議。中哈物流公司總投資6.06億元,主要經營國際多式聯運、拆裝箱托運、倉儲等國際貨物運輸業務的20萬平方米集裝箱堆場、1763個集裝箱位、2.3萬m2拆裝箱庫的一期工程經過8個多月建設順利完成并投入運營,運營半年來已經開始盈利。
2.2.1 中哈近十年以來的國際貿易結構。目前,我國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等原材料,哈國從中國進口的是大量的日用品、機電產品、家用電器、蔬菜水果以及建筑建材,包括水泥、鋼材等,滿足本國需要。表1是2005-2014年的中哈國際貿易結構詳情。
表1 2005-2014年中哈國際貿易結構詳情
從表1數字分析可以看出2005-2008年,中哈兩國商品貿易進出口總額以及中國對哈出口總額和從哈國進口總額都迅猛增長,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及2010年1月俄白哈關稅同盟條約正式生效都對中哈兩國貿易產生阻礙影響,使兩國迅猛增長的貿易發展趨勢趨于平緩。總體來看中哈兩國貿易規模也不大,盡管2012年中國成為哈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在哈國出口中列第一,進口中列第二(居俄羅斯之后),但2012年哈國與中國貿易額在中國外貿總額的占比只占6.6‰[1]。2013和2014年中哈兩國貿易數字更是出現大幅度的負增長趨勢,這與中國對哈出口商品尤其是機電產品、運輸設備等產品面臨意大利、德國及俄羅斯的主要競爭不無關系,其深層原因在于中國對哈出口商品可替代性強,技術優勢及品牌優勢不明顯。再加上中國進口能源多元化戰略實施也使得從哈國進口的能源產品幅度下降,反映出哈國對華出口缺乏新的增長點。
2.2.2 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為中哈兩國貿易發展尋找新領域。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及其發展,使得中哈貿易地域打破新疆在對哈貿易中一地獨大的格局。新疆是我國唯一與哈國接壤并擁有1700km邊境線和7個陸路通商口岸的地區,中哈兩國的大多合作都有新疆參與。2010年以來,新疆與哈國的貿易額占到我國對哈國貿易額的比重40%以上,出口額比重高達60%以上,最高時接近70%[2]。以新疆地域為代表的中哈貿易具有濃厚的邊境互惠貿易色彩,再加上新疆在全國的經濟影響力以及產業發展水平的限制,使得中哈兩國貿易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在短期內都難有大的突破。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特別是海鐵聯運和海河運輸優勢,以及與中西部許多省份共建了無水港和物流中轉示范區,使得港口已成為我國中原和西北地區對外貿易最短、最快、最便捷的進出海口。自2011年7月“渝新歐”班列正式開行以來,“蓉歐”、“鄭歐”、“漢 新 歐”、“義新歐”、“合新歐”、“蘇滿歐”等班列開通運行,連接中歐經貿,打造絲綢之路低成本的物流運輸線,也在改變新疆在對哈貿易中一地獨大的格局。
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及其發展,可將連云港打造成哈國過境中國唯一港口。哈薩克斯坦是小麥等糧食主產國,產量居世界第六,哈薩克斯坦的小麥除滿足國內消費外,每年大約有1500萬t需要過境中國出口到東南亞地區。計劃投資約4億元的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二期項目,主體港區建設糧食泊位和筒倉工程,這使得哈薩克斯坦選擇從連云港口岸出口小麥到東南亞可大大節省運輸成本和物流時間。
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及其發展,為江蘇企業戰略西移打下基礎。產業西移目前已是中國產業布局的一個重要趨勢,產業西移對于江蘇來說,主要體現在機械和制造業。中哈國際物流園能夠為江蘇西行企業做好服務,把江蘇的先進生產能力“運過去”,同時把哈國的產品“運出來”,為西行企業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包括通關、報檢、代理等。
3.1.1 為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提供明晰的方向定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目的就是在通路、通航基礎上通商,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3]。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就是在雙方元首力促下,由連云港港口集團(出資占比51%)和哈鐵快運物流有限公司(出資占比49%)共同出資建設的物流基礎設施,雙方共享合作成果,其實質就是強化和鞏固連云港對中亞各國尤其是哈薩克斯坦的區位優勢,使中哈兩國貿易優勢互補,分享優質產能。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一期工程完工并運營,在事實上做實了連云港對中亞各國的區位優勢,使得連云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謀取搶先的在位優勢。項目投產后,東南亞國家的貨物將可以經由連云港港口中轉,經陸路運往哈薩克斯坦及歐洲,與海運相比所需時間將由之前的45天縮減至15天。2015年1月18日連云港至中亞班列試運行,真正實現與哈薩克斯坦零距離對接。
3.1.2 為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運營提供諸多政策化便利
(1)享有通關便利。中哈(連云港)物流基地作為海關監管區,連云港海關以推動通關便利化為前提,通過推進關檢“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合作和“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試點,以及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結合其以過境運輸和國際中轉為主的業務特點,拓展其保稅物流功能,事實上中哈物流基地已經享受部分綜合保稅區待遇。
(2)享有雙方政府政策支持和運價補貼等優惠政策,把連云港港打造成為哈國通過中國進出口過境運輸的唯一港口,建成海陸運輸便捷的絲路經濟帶自由貿易港區,形成陸海樞紐的中轉站,最終發展成為互聯互通及貿易投資便利化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點。
(3)享有國家外匯總局批準的做離岸結算的外匯渠道政策。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的企業可以在境外融資,到國外銀行去貸款,還可以做離岸結算。事實上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已經享受上海自貿區的一部分政策。
3.1.3 為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提供融資支持。長期以來,連云港港在港口建設、鐵路建設、物流園區建設方面所面臨的主要瓶頸是資金不足。由于資金不足,港口基礎設施不能在短期內有質的突破,從而又限制了港口業務尤其是國際貿易業務的發展。盡管也曾經擁有以連云港為龍頭的江蘇沿海開發國家戰略和國家批準在連云港設立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的戰略機遇期,但“口惠實不致”,面對宏大的戰略規劃,資金仍然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
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由連云港港口集團和哈鐵快運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建設,而且可以境外融資、國外銀行貸款,資金流有較好的保障。“一帶一路”戰略下設立的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更為沿線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充分提供投融資支持。隨著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建設的推進,規劃建設22km2的金港灣物流園區也即上合組織成員國國際物流合作基地將更好的借助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供資金扶持,從而在鐵路運輸、物流倉儲、國際貿易、出口加工等方面共建共用合作,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3.2.1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為中哈貿易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一帶一路”的組織指導作用,加強中哈連云港物流公司與哈國的區域經濟合作,在經濟技術、金融、文化等方面加強交流,擴大合作,使中哈連云港物流公司成為中哈經貿合作的最前沿重要基地。
3.2.2 建設“一帶一路”標準化物流服務體系。“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為中哈兩國物流標準化建設提供合作、交流、共建、分享的機制,同時這一機制也為中國和中亞、南亞、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物流標準化體系提供示范效應。借助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中哈兩國開展技術合作,尤其是信息網絡的合作,構建物流信息網絡,能夠高效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際貿易的物流效率。
3.2.3 調整對哈貿易結構,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基于“一帶一路”戰略框架,在對哈石油投資、“雙西公路”項目投資帶動下,以高技術含量的機械產品帶動中國對哈貿易商品結構的全面調整和提升。
3.2.4 積極推動中哈連云港物流公司的發展,為兩國經貿發展搭建更大的平臺。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創造條件把中哈連云港物流園區向中哈連云港產業園區拓展,建設納入投資、貿易以及免費獲得高度開放的綜合性國際貿易中心的自由,使得中哈連云港物流公司成為兩國以及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東部的其他國家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經濟信息中心。
在“一帶一路”戰略日趨深受沿線國家歡迎的發展趨勢下,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兩國雙邊貿易正在從雙方經貿合作到產業合作,尤其是經濟特區合作的全面提升對中哈物流合作會提出更高要求。隨著中哈物流園區建設的全面深化,中哈兩國雙邊貿易發展前景會更加美好。
[1]周曉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發展的現狀淺析[J].價值工程,2014,(5).
[2]龐秀萍,陳銳,等.中哈比較優勢和貿易互補性的實證分析及相關建議[J].2013,(10).
[3]楊曉波.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EB/OL].http://www.cssn.cn/jjx/jjx_gdxw/201411/t20141107_1393837.shtml,201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