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鯤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 文法系,遼寧 大連116021)
對于中介語的源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興起于20 世紀50 年代的錯誤分析和對比分析的研究。Lado 在1957 年提出了自己對于中介語的觀點,他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進行探究,得出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語言學習的環境是學習的關鍵因素,教師在進行外語的教學過程中,要對本族的語言對第二語言產生的影響進行預先的探究,從而比較準確地對第二語言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教師也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置在對本族語言和第二語言的對比之上。Lado 的觀點受到了Chomsky 等所代表的心靈主義的語言習得觀的抨擊和批判。在1967 年,Corder 發表了《學習者錯誤的意義》一書,書中提出了區別于對比分析研究的錯誤分析研究,錯誤分析研究強調的是,要對語言學習者的錯誤進行合理的分析并且找出其出錯的原因,并且提出了“過渡能力”的概念[1]。但是錯誤分析研究法只是把研究的重點局限在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出現的錯誤,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學習并沒有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描述。在1972 年,美國的應用語言學家Larry Selinker 總結前人的研究結果,提出了新的中介語理論。Larry Selinker 提出的中介語理論采用了對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和錯誤分析方法的合理之處,同時又對其比較局限的地方加以改進。
中介語又可以稱之為過渡語或者語際語,中介語指的是學習者在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與目的語和本族的語言之間的獨立的語言系統,中介語與學習者本身使用的語言不同,同時也與學習者學習的第二語言不同。中介語所形成的獨立的語言系統,只是一個暫時的發展的系統,其特點是石化性、可變性、過渡性和滲透性、學習者對目的語的學習過程中,其會利用本族語和目的語之間的聯系對目的語進行假設,從而對學習者學習的目的語進行修正和補充,使得中介語的體系不斷向目的語的體系逐漸靠攏,但是,達到完全意義上的目的語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中介語又被稱為“特異方言”或者“接近系統”。
由于中介語產生的根源比較復雜,從而使得語法層面有其固有的特征,并且中介語是一種逐漸性向目的語的正確形式接近的獨立的語言系統。中介語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中介語在形成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是學習者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創建的一種在目的語和母語之間的比較獨立的語言系統,中介語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學習者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和理解不斷進行調整和修正,使得原來尚未學好的結構的規則不斷進行更新和調整。對第二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應用獲得的新知識對原來的知識進行更新、滲透,使得中介語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從而不斷接近目的語的水平。在中介語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任何一個階段在詞匯、語法和句法等方面都會有其特定之處,可以根據規律進行遵循。
中介語是在母語和目的語之間形成的獨立的語言系統,并且中介語會隨著其不斷發展向目的語逐漸靠近。在理論上,中介語會隨著其不斷地發展而最終達到目的語的水平。但是通過大量的研究證明,大多數的學習者在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的過程中,在其達到一定的水平后,學習者第二語言的水平就不會像初級階段一樣穩固上升,而是處于一種曲折迂回的狀態,甚至有時候會出現停滯不前的現象。形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中介語具有頑固性和反復性的特點。中介語的反復性指的是其發展的形式并不是以直線型的方式向目的語不斷靠近,而是以一種曲折變幻的方式發展,雖然已經糾正了偏誤,卻仍然有可能出現比較有規律性的重現。對于中介語的頑固性指的是語言的某一個部分產生停滯不前的現象,這種現象稱之為“中介語僵化”或者“中介語石化”[2]。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能夠真正達到目的語水平的人非常少,絕大多數的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使用的都是中介語。
中介語的理論主要是把對英語的學習看作是一個建立新語言系統的過程。中介語理論不僅有利于教師改變語言教學時的基本態度,還可以促使教師采用揚長避短的辦法對英語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探討,使得英語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中介語在英語的教學領域的價值可以大致分為理論方面的價值和實用方面的價值。
(1)由于英語學習者在英語的語音、句式、詞匯和篇章等方面有比較獨特的基于母語式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對于中國式的英語,也是受到漢語的影響而成為中介語的變體,其內在具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以漢語為本族語的學習者對特定的中介語的學習,注重中介語的系統性,給與其足夠的關注。
(2)中介語反映的是英語學習者對于英語產生的新的認知,然而這種新認知會受到語言、社會和心理認知以及對于中介語本身認知的系統性制約,所以,對于中介語的研究是進行英語教學研究的前提。
(3)在對學習者進行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要對中介語的特征和本質有著比較充分的認識,并且教師要在此基礎之上,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在對學習者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習者的語言及其語言的錯誤保持一種正確對待的態度;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向學生提供目的語的語言模式,并且向學生提供一種與現實相結合的、有助于學生提高其認知能力的英語學習內容,努力營造比較寬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有目的性的對學生進行目的語的培訓。
在對中介語的理論體系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要使得學習者在根本上做到對語言錯誤的規避,就要與教學課堂和課外活動進行緊密的結合,其主要的措施可以包括:
(1)在對學習者進行英語的教學課堂上,教師要努力做到為學生提供具有促進學生認知能力提高的教學材料,教師要確認這些學習材料具有比較大的概括性,使得教師對學生教授的知識便于學生的理解和遷移。所以,教師在對學習者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任務不僅僅只是把知識點向學生灌輸,而應該是要想盡辦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動機,在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時,教師可以把當前的學生學習內容與學生頭腦中形成的知識結構進行聯系,從而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記住知識點。
(2)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偏誤的問題,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學習和研究出現的這些偏誤問題,對于學生學好第二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如果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則學習者的中介語也不會有任何程度的進展。作為教師,其應該對學生在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偏誤保持比較寬容的態度,并且做好對偏誤類型的區別,區分出現的偏誤是由于學習能力的不足還是由于遺忘或者疏忽了真實語境,教師只有做好以上的工作,便可以在恰當的情況下,糾正學習者的錯誤,有助學學習者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3)作為教師,其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采用比較實用的策略,從而對學生進行有策略的教學和訓練。中介語的理論為英語教師提供了進行教學研究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這一理論,幫助學生解決“二語習得”的很多問題,減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學習負擔和精神負擔,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第二語言水平的提高,幫助學生熟練地運用第二語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英語進行清晰明確的交流。
第四、在目前我國的教學領域,大部分的英語教師的母語都是漢語,所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和能力。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第二語言的知識結構的認識。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力使用標準的語音、真實的教學內容、具有比較豐富的知識結構和比較深厚的文化內涵,教師要盡量做到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大量的正確語言的輸入,從而有效地避免教師的錯誤發音或錯誤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過多的偏誤問題。
只有正確認識錯誤分析法和中介語分析法的特點和價值,才能實現其對于進行英語教學的應用價值:
(1)錯誤分析法和中介語分析法有助于教師對學生出現的語言錯誤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由于學習者在對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中介語貫穿全部過程,所以,我們可以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作為學生對于第二語言的掌握的程度。教師應該允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一定的錯誤,并且在教學中,要善于對學生出現的典型錯誤進行總結和歸納,研究其原因及演化過程,從而促進學生的中介語不斷靠近目的語。
(2)錯誤分析法和中介語分析法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教師如果采取不正當的方法來糾正學生出現的問題,就會對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產生消極的影響,尤其對于一些英語基礎偏差和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來說,很有可能導致其一蹶不振。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出現的不同情況,采用間接糾正方法和直接糾正相結合的方法[3]。直接糾正方法主要用于學生在進行機械性的語言訓練的階段。教師在學生的語音、語法以及語言應用等方面出現的錯誤,可以直接指出,并且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的分析,同時向學生提出一些正確的形式,以幫助學生進行對比,并且教師要盡可能向學生提供一些與英語學習有關的材料,幫助學生對英語的知識進行鞏固。
(3)錯誤分析法和中介語分析法有助于教師更加靈活地采用間接糾正的方法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比如,對于學生容易在冠詞應用、單詞拼寫、句子中字母大小寫、文章中標點符號的應用等方面的錯誤,教師對于類似問題的解決辦法可以是讓學生對錯誤進行自我糾正或者學生之間互相糾正;對于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時態和主謂一致等方面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從而對錯誤進行修改,保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指導學生在學習中介語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改正錯誤;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對句子進行擴展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暗示,有目的的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有時候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出現錯誤比較頻繁的問題上,幫助學生進行錯誤的改正,從而使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
(4)錯誤分析法和中介語分析法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糾錯的階段性。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會出現比較多的詞匯遺漏和語法錯誤問題,學生通過之間的交流可以很容易的發現錯誤并且對錯誤進行糾正。隨著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地提高,會學到更多的語言知識,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比較深入的語言交流和完整表達,但是這一階段,學生就會比較不容易發現錯誤,這時就需要老師對學生出現的錯誤進行及時的指正,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點的掌握和英語水平的提高,使學生的中介語不斷接近目的語。
中介語的提出使人們在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習的過程,同時促使研究者對于語言的研究更加深化,有利于學習者比較容易的掌握第二語言的學習方法。中介語的理論要求學生在對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采取比較積極和比較客觀的態度,并且積極應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有效的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從而順利的掌握目的語。
[1] 陳鳳然.基于語料庫的大學生英語中介語元音習得發展性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3(5):108-112.
[2] 郭鴻杰,周芹芹.動詞突顯度對英語中介語中過去時標記的影響[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1):6-13.
[3] 曲穎.大學生英語中介語現象與跨文化思維培養[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0(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