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視角下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研究
胡本春
(馬鞍山市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室,安徽 馬鞍山 243000)
摘要:加強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是提升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率,改進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服務質量,改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形象的重要一環。本文首先分析各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主要方式、主要成效以及啟示,其次介紹當前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面臨的制約因素,最后,從新常態的視角下針對時常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以提升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期望通過多種路徑來完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為新常態語境下的各級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做出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新常態;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研究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簡介:胡本春(1982-),男,安徽金寨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公共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志碼:A
當前新常態是個熱門詞匯,意即新時期新階段對各種事物抱有時常的心態和思維去認知、去解決。各種問題是不斷出現的,很多問題也會被一一解決,黨新的問題出現的時候,新的解決策略在不斷跟進,所以必須在新的時期以新的狀態去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近年來,對各級政府來說,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始終是各級政府轉作風,抓實效的重要一環[1],在文中所談的基層政府主要是指市級政府以下的各級政府。眾所周知,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雖然過去一直被提起并引起各級基層政府的關注,但是還是有新的問題不斷涌現,縱觀各地圍繞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所做的探索都存在大同小異的一面,如何在眾多方案里尋找一條適用、有效、可推廣的策略一直是各級政府乃至學術界、理論界十分關注的問題。過去一段時間,我國各級基層政府在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關要求的背景下,善于創新提升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方式方法,以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為支點,成立領導小組,加強制度設計。各單位、各部門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本職工作堅持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實現目標落實、工作提效,為本部門乃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近期,安徽馬鞍山市委黨校課題組就承擔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課題深入各地市、縣、區基層政府機關事業科室、基層群眾、相關單位開展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交談、實地調研等形式,多方了解各地開展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現狀、成效以及問題。課題組成員切實感受到近年來各地開展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活動在推動科學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明顯成效,同時也清楚地意識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希望以此次調研為契機,對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提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1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主要方式、主要成效
1.1主要方式
各地基層政府圍繞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采取可行、有效、簡易、可持續性的原則,運用多種方式,環環相扣;吸收多方合力,多渠道加強監督;重視載體建設,使得效能建設有依托憑借,很好地提升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實效。
(1)成立領導小組。為進一步提升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成效,很多基層政府都成立專門的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各級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實行領導小組負責制,注重問題導向,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就以問題追究哪個環節的責任,以責任倒逼工作落實;領導小組一般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哪個部分出現問題,連帶追究部門領導的管理責任。
(2)加強制度設計。科學的制度設計是工作開展的基本保障[2]。為了確保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有制度依據,各地都制定了相應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實施辦法》,包括科學的基層政府機關效能建設推進機制和獎懲機制。如安徽省M市基層政府機關效能建設實施辦法明確規定該市各級科室內部每周開展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例行會議。要求每位工作人員建立工作日志,每周末由各科室、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牽頭,組織開展一周科室工作效能建設例行會議。部門領導依靠員工的工作日志和部門總體工作進展逐個分析每個部門、每個員工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動員大家對部門存在的問題獻計獻策,尋找改進措施。對部門出現的問題查找原因,尋找對策,追究責任。對表現突出的員工給予鼓勵,對表現較差的給予鞭策和批評。在每周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例會的基礎上,各單位每月召開一次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擴大會議,單位領導總體分析過去一個月單位工作成效,對每個部門的工作都要逐個點評,尋找提升策略。在此基礎上,各個單位每個季度再開一次效能建設擴大會議,對整個季度的工作成效進行分析,梳理。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和環環相扣的推進措施,使得效能建設從很“虛”的狀態變為很“實”的狀態,效能建設的成效進步一顯現。
1.2主要成效
第一,以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促進干部素質的提高。①責任意識的進一步落實。現代基層政府既是服務型基層政府,也是責任型基層政府。基層政府公務人員不能只行使手中的公權力而不履行權力背后的責任,要知道權力和責任是對等的。馬鞍山市通過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定期對公務人員工作作風、工作能力、工作業績等進行評價,優秀的給予獎勵和肯定,表現不好的給予批評和通報。使責任意識、服務意識,進一步鑄就于干部的心中。②自我認知的進一步實踐。通過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促使單位內部每名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有正確的認知。領導、同事、個人之間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彼此找差距、找對策,既促進了每位工作人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通過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盡量彌補每位工作人員自身的“短板”,這也是一次自我認知、自我完善的積極實踐。③自我革新的進一步推進。現代基層政府需要一批既能說又能思考的復合型干部。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這項工作既需要“干”,又需要“說”,更需要思考。對別人工作的點評建設既能鍛煉大家發現問題、提出對策的能力,又能鍛煉每位工作人員的表達能力和問題把握意識。
第二,以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促進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的提升。①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如安徽省M市,該市要求每位工作人員記錄工作日志,通過工作日志審閱,將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反映出來。有利于分管負責人了解工作落實的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安排,及時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②真實反映工作實績。如安徽省M市實施基層政府機關干部工作日志以后,對基層政府機關干部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有實實在在的記錄材料可以考證,增強了基層政府機關干部完成工作任務情況的透明度,基層政府機關干部工作實績能夠得到及時反映,也利于選拔和培養干部。③工作任務更加清晰。通過崗位責任制、目標責任制、項目責任制,對各級任務進行層層分解,量化考核,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通過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可以促進基層政府機關干部自我加壓、自我約束,竭力做好本職工作,克服慵懶散的工作作風。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成效比較明顯。工作任務能及時地落實與完成,整個基層政府機關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得到進一步顯現。
2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啟示
(1)堅持改革,持續創新。加強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經被各級政府充分意識到,因為它事關一個單位員工的工作狀態,單位的工作成效,單位的工作宗旨乃至反映一個單位的工作面貌以及老百姓對一個單位的正確認知,這也是當前各級打造服務型政府和為民高效政府的現實需要[3]。而堅持創新和改革恰恰是各級基層政府在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上能否出奇制勝,拔得頭籌的關鍵要素,當然加強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是一篇大文章、大課題,必須善于尋找一個支點來帶動整個機關效能建設,以一個支點為突破口,步步為營,進而尋找更大的成效,例如安徽省M市在機關效能建設上就善于尋找支點,在方式方法上做出一些創新,利用機關效能點評日志來助推問題導入,進一步破解難題,提升機關工作實效,為機關效能建設做出積極嘗試。
(2)著力宣傳,事半功倍。我們經常說對一個問題認識的正確與否常常決定對這個問題解決的成功與失敗。以機關單位來說,如果員工對一件事情認識不充分,有異議,可能員工對這件事情的付出就會有很大差異,其工作的結果也不一樣。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是一個老問題,因為它是現代服務型政府、責任型政府建設的重要環節。如果效能上不去,成效出不來,那么現代政府的服務理念就受其影響。所以加強政府機關工作效能首先要善于宣傳其價值理念,讓大家意識到效能建設的旨歸不僅僅是政府自身的事情,也是老百姓的事情,把各方力量都調動以來,這項工作才有持續性。當然在宣傳的策略上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創新,安徽省M市積極宣傳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價值旨歸,宣傳為什么這么干?大家怎么干?當大家在思想上有一致的認知時,其行動上就會有更大的合力。
(3)強化“一把手”的角色定位。“一把手”的角色定位對一個機關單位的效能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一把手”很關注某件事情,對其有很大的投入,親自抓、親自管,那工作就有推動力,成效也很明顯。如果“一把手”不管不問,只是形式上關注,實質上不關注,那成效肯定有問題[4]。如湖北省D縣委、基層政府主要領導對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在制度文件上明確要求每個單位的領導親自抓、親自管,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每個單位、每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在該項工作實行問責制。在責任制的推動下,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成效有特色、有亮點。
(4)把治理思維付諸實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改革的總目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要求基層政府運用治理思維推進各項工作。治理思維與過去的管理思維最大的不同是政府處理的事務不再僅僅依靠政府一方,而是把政府作為一只重要的力量,加上其他外在的力量,發揮合力,充分發揮社會、市場、公眾的力量。對每件事情的處理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增強民主的價值。安徽省M市在推進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社會第三方的力量,特別是事務相對人的監督權利。比如當當事人對政府處理的事情有意見時,可以向當地的效能辦直接投訴,或者利用政府熱線或者單位的意見箱、媒體的力量來正當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同時政府也鼓勵第三方富人力量參與,因為這對政府自身工作的完善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增進民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對于礦工而言,如果不存在獎勵(賄賂)的情況下,是否添加攻擊者進行的交易獲得的獎勵是相同的,因此攻擊者在步驟3只需要較少獎勵即可誘使礦工在主鏈中不加入這筆交易。攻擊者在整個攻擊過程中,只需要賄賂金額小于商品金額即可攻擊成功。
(5)有效的下放權力。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的好與壞,關鍵是如何分配權力[5]。在推進政府機關效能建設時,政府的權力、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必須要適當地取舍,當你適度地下放權力,給外在力量適度的話語權,當大家的出發點和目的一致時,可能結果更好。以湖北省C市為例, 2013年9月30日,C市大督查辦下發了《關于在全市基層政府機關開展工作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意見》,對全市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這份文件有很大的特點是允許各個機關、部門、基層政府在充分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制定適宜、可能、簡單、有效的實施方案。應該說這份文件權力的下放,有效地提升了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群眾的認同感也比較強烈。
(6)適度的監督考核。現在很多基層政府在推進一項政府活動的時候,往往把監督考核作為推進工作的必要環節。按照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原則,制定適度的監督考核制度,一些地方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成效明顯。但是這里有一個關鍵點是適度的監督考核。以安徽省A市為例,各單位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該單位的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實行活動責任制,對于先進的給予獎勵,落后的給予批評、教育。定期評比的結果與全年考核,評優評先有機結合起來。
3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存在的問題
(1)對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理念認識不準確。人與人的差異只要表現在思維意識不一致時,其活動表現肯定不同。對機關工作效能建設認識的差異直接影響到該項活動的成效。在湖北省C市的調研中,課題組感受到在有些基層政府機關內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在思想認識上都存在問題。在干部層面,有的單位或部門領導習慣于當“老好人”,不愿“得罪人”,在言語上很“重”,在行動上很“輕”,致使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形式大于內容,多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走走形式,上下一致,沒有把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作為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來抓。在群眾層面,有的同志對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缺乏正確認知,沒有客觀認知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價值旨歸,對單位開展的此項工作誤認為是領導“找茬、找小辮子”的一種特殊方式,對領導懷有不滿意愿,對此項工作懷有抵觸情緒,致使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缺乏內生動力。事實上,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根本是人,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是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第一環節,人的問題是“根” 、是“本”,思想認識問題是第一位的,在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過程中不能解決人的思想認識問題,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作為各地正在推行的“特色”工作難免會和其他眾多的學習活動一樣面臨流于“形式主義”的結果。在調研中,特別是在基層縣區鄉鎮一級,這種反饋比較明顯,給人的印象比較深刻。有的同志認為基層工作“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日常工作非常忙碌,日常事物非常復雜,很多工作難以量化記錄。如果認真去記錄,會耗費大量時間,不利于工作開展,對工作本身也是不利的。在我國大多數基層鄉鎮,以前工作都具有工作不規范、不職業化的特點。受傳統工作習慣(自由、散漫、拖沓等習慣)的影響,短時期難以徹底改變,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意識難以“入腦入心”。有些同志對于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懷有抵觸心理。比如在湖北D縣調研得知有的單位員工內心并不認同,認為只是形式主義,和眾多 “動員式”的教育活動一樣,只是“走走過場“,來去“一陣風”,對其不重視,敷衍了事,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單位內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只是形式主義,做做樣子。
(2)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多元性。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式的多樣化可以保證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客觀、公正、有價值[6]。在調研中,課題組感受到我們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方式方法需要加以延展。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式、手段單一,缺乏創新導致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缺乏部門個性、權威性。安徽省A市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式具有單一復制,自上而下的特點,各部門、縣區文件相同,沒有結合自身部門,地區實際在創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法方式上做文章,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式沒有多元化。A市大督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在全市基層政府機關開展工作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意見》[2013]9號文件。在文件中用一個章節列舉違反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表現。令人意外的是有些部門在拿到這些文件時并沒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而是照搬照抄。從制度文件的態度上就可以得出該文件的價值,大多時候這類文件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條條框框,沒有多大的約束力。基層的工作千頭萬緒,這就是基層政府工作的真實寫照。基層事務的差距要求效能建設的標準的差異,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原則。
(3)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渠道的“先天性”不足。受多年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各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工作還缺乏下級對上級的監督以及服務對象對各單位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監督,客觀地說,服務對象以及外界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四川省E市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渠道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模式,特別缺乏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以及服務對象對各單位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客觀地說,服務對象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應該是比較有說服力的。目前E市開展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在基層政府機關內部存在這類問題,渠道不夠暢通,是部門負責人負責對部門員工進行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成效開展點評,單位領導班子對部門負責人和部門工作開展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有缺陷,例如,部門內部員工工作的狀態、業績是不一樣的,只有部門負責人對其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基層政府機關很復雜,部門負責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科室團結、員工資歷等多方面影響,往往是走走形式,有的時候是干與不干是一樣的效果。久而久之科室內部員工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相對來說,我們這種體制信息傳遞機制比較閉塞,單位領導并不知道部門員工干了什么業績,有時候只是年終總結的時候大致了解一下兒。部門負責人向單位領導匯報時候也只是說我們科室干了多少事情,領導并不知道部門的個別員工干了什么業績。但是最重要的是員工個人的工作業績最應該知道的是單位核心領導,員工內心最在意的也是核心領導的認知。在我們這種體制下,單位核心領導對員工個人的發展路徑有很大的作用力。這種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于渠道的不暢通,當出現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時候,群眾對結果的不接受,往往造成負面情緒,給個人工作和單位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
(4)部分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結果缺乏客觀性、公正性 。工作對象、環境的差異,要求效能建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千篇一律,就會適得其反。在河南省H市調研中,有單位向我們反映的最直接的問題是因為工作內容、性質的差異性,導致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操作難度比較大,可控性不宜把握。按單位類別來分,有的單位工作內容比較明確,如招商部門、拆遷部門易于量化,易于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有的單位有些工作不宜于在短時間內完成,比如防汛、水力部門等,工作任務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就同一單位而言,由于內部部門性質的差異,導致其工作要求和內容截然不同,例如有的需要對外聯絡,有的負責內勤;有的有硬性指標任務,有的相對寬松。按照同一考核標準導致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客觀性成質疑,缺乏公信、公力。
4新常態語境下進一步提升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建議
對于各種“動員式”的教育實踐活動,群眾最怕“走走停停”,搞形式主義或者風頭一過,一切又回到原點,久而久之,任何活動的開展其效力和公信力都會大打折扣。所以當務之急是圍繞機關效能建設存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展開分析,然后按照解剖麻雀的方法,逐個擊破。同時為了該項工作的長期性和持續性,必須著力構建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長效機制。而長效機制才是真正解決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制度化、長期化的關鍵舉措。通過長效機制的保障,把基層政府所關注的工作提速、服務提質、群眾滿意等指標與現代政府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措施、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指標長期堅持下去,使基層政府機關行政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能夠形成科學、系統的制度規范和有效機制,最終建成“廉潔、勤政、務實、高效”的基層政府。
(1)有效的宣傳、教育、引導。宣傳、教育工作需要各個地方的政府部門有力配合,確保機關效能建設的活動旨歸入腦入心。引導工作需要各個部門的領導關注,善于引導大家思想認識上的誤區,把思維意識、行動統一到活動上。第一,積極利用各地的電視、廣播、網絡論壇等載體宣傳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價值理念,是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需要,也是打造現代政府的需要,更是政府不斷轉型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第二,積極宣傳機工作關效能建設的基本價值理念,讓大家意識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是手段,不是目的,不是發現大家的問題,不能讓大家以為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是發現他人錯誤和缺點,不能把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內涵歪曲了。讓單位領導認識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不是得罪人的工作,讓單位員工意識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不是領導“找自己麻煩”的工作。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本質目的是提升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提升大家的工作素養,提升大家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以及工作效率。第三,積極宣傳典型做法,推廣各地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先進經驗,多用正面典型去宣傳,積極宣傳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正能量,同時曝光反面典型。
(2)完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方式方法。針對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方式單一性、復制性導致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結果缺乏部門個性、權威性,應完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方式方法。一是推動和發展電子政務。電子政府是當前政府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它可以代替過去那種紙質文件的上傳下達,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但是基層政府在這一塊還是比較缺失,主要是由于資金有限、設備有限、人力有限。電子政務在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中有很大的推廣平臺。如果基層各個單位都能實現電子政務,那么基層事務的處理會大大提效,在提效的同時,注重服務提優。二是建議利用網絡郵箱平臺。條件許可的地方,建議每個單位,每位員工都能利用電子郵箱平臺,前提是注重保密工作,把工作內容用郵箱進行交流,匯報,用電子文檔存儲工作內容,這樣既簡便又快捷。讓每位同志都能把每天的工作內容記錄在電腦里,然后每周用電子檔的形式利用電子政務平臺或網絡郵箱發送給相關部門,接受領導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結果利用電子文本反饋給各位員工。三是利用手機短信平臺。適當用手機短信來編寫工作內容,及時發給相關領導處理,領導用手機短信及時反饋給每位同志。四是設立電子日志檔案。每人設立一個日志檔案,每月集中一次公開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每月從檔案里隨機抽取,在員工大會上公開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接受大家的評議,這樣既節省日常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時間,又可以讓每一位員工都重視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工作,因為是在公眾面前接受大家的檢閱。另外,條件許可的地方,員工每天把工作內容記錄在電子WORD文檔里,每周或每月集中匯報,這樣,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既低碳環保又可以方便便捷。
(3)暢通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渠道。第一,針對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渠道梗阻現象,建議建立“一把手”定期接訪、談心制度。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大,很多人的心態比較浮躁。同時機關里面人與人缺少必要的溝通,所以有些同志工作態度出現問題,工作成效不明顯。所以建議每個機關部門都能建立“一把手”定期接訪、談心制度。領導和群眾真誠溝通,領導給予群眾必要的關心。把群眾的困難和組織對個人的要求有機結合,提升員工個體和整體單位的工作效能。第二,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結果要公開、公示。為進一步確保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的公正公開高效,建議把每周、每月的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結果在電子政務平臺或單位的公告欄上向社會、群眾公示,接受群眾的質詢,積極發揚民主,對于群眾的訴求給予及時回應。第三,創新效能建設的方式方法,推行“官評”與“民評”相結合的機制。干部是群眾的干部,群眾是干部的群眾,二者有機統一,缺一不可。效能建設既注重領導干部對群眾的點評,領導的評價是從全局的高度來推進。群眾的評價是從個體的角度、基層的視角來推行。只有從兩個角度發力,大家朝著一個目標邁進,其結果更完美。首先,建議每個單位都設立適宜的服務評價機制,例如在很多企業里辦事,如去銀行辦事,事后有個服務器會問你滿意與否,建議政府機關窗口部門也可以運用這類方式,對公務人員的服務質量由群眾來及時評價,以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二是拓展參與范圍。建議對領導干部的考核、普通公務人員的考核加入一項內容,即除了部門間、同事間的考核以外,還加入社會考核,第三方考核。三是提高“民評”質量。以群眾看得見。四是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建立群眾參與機制。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必須敞開大門,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公布基層政府個部門工作成效,主動接受群眾評議,積極動員群眾找差距,找不足,把群眾的意見作為下一步制度措施的依據。條件許可的地方,建議邀請媒體、群眾等社會力量參與實地“聽、看、評”的方式對政府的工作成效開展全方位的監督[7]。
(4)建立長效機制,使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成為“永續工作”。長效機制是任何活動能否持續有效發揮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沒有長效機制做保障,很多工作都是曇花一現。所以建議各地盡快建立適宜的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長效機制,并持續完善,使這項工作成為機關建設的永續工作[8]。進一步嚴格員工管理,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以樹立基層政府的良好形象。在調研中,課題組感受到在鄉鎮一級,領導重視是根本,基層人治色彩比較濃,必須轉為制度層面,加強外在監督。大部分工作人員認為抓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抓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依賴于領導重視,而忽視制度,不重視制度建設。基層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難于職業化、常態化,受習慣影響,在各地普遍存在,很多人員紀律意識比較差,必須轉為制度層面,依靠好的制度推進基層政府機關工作效能建設工作的持續化、深入化。
參考文獻:
[1]鄭志龍.治理視野中的政府績效評估[J].中國行政管理,2007(12):53.
[2]毛超鋒,蓬寧.我國行政問責制的困境分析及解決[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5):98.
[3]馬裕房.關于進一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思考[J].法制與經濟:中旬,2011(11):66.
[4]陳瑛.“三個一”打造高效政府——關于加強行政機關效能建設的幾點思考[J].理論導報,2010(1):87.
[5]江曾培.廉政文化與政治生態[J].東方劍,2005(11):26.
[6]胡本春.加強黨政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思考[J].重慶科技學院,2014(02):23.
[7]優化政治生態環境 激發團結干事熱情[J].江淮,2009(11):56.
[8]胡本春.淺議我國行政問責制的發展理路[J].行政與法,2011(1):65.
責任編輯:沈宏梅
ResearchonGrass-roots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WorkingEfficiencyConstructioninthePerspectiveofNewNormalWork
HUBenchun
(DepartmentofPartyHistoryandPartyConstruction,
PartySchoolofMaanshanMunicipalCommitteeofCPC,Maanshan243000,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service quality and image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ways,achievements and revel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then introduces restriction factors for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efficiency,finally,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requently appeared,it proposes targeted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normal work,hoping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rough a variety of paths and making beneficial explorations for work efficiency construction.
Keywords:new normal wok;grass-roots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working efficiency;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