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 (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園林園藝系,福建 漳州363000)
康興斌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福建 漳州363000)
陳欽華 (福建永祥達建筑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363000)
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住建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4部門于2012年4月聯合發起了 “中國傳統村落”調查和評選工作,并明確傳統村落的定義為: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為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和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1],明確地提出了村落保護的對象是村落物質文化遺存、自然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方面的內容,全面地概括了傳統村落蘊含的人文、地理、民俗綜合價值。在傳統村落評審標準中,將判斷傳統村落的重點放在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地域特色方面[2]。本研究以福建漳州平和鐘騰村為例,對傳統村落的價值特色進行分析與評價,并探討相關的發展對策。
鐘騰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霞寨鎮西部一個山區村,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 (公元1190~1194年),原為黃姓聚居之處,綿延至今已有800余年,是革命紅色老區重點村,也是清朝乾隆時期武榜眼黃國梁的故地,并完好地保存有著名清代中期建筑的 “榜眼府”,是極具閩南地域文化背景的歷史傳統村落。村落與地形、地貌巧妙結合,南部有豐富的地下寶庫 (銅、鉬、錳),北部有千畝茶園,西部與高山村交界,有茂盛筆直的毛竹地帶,東部田地產有清朝進貢佳品 “琯溪蜜柚”。鐘騰村落是閩南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012年底全國傳統村落評選中,鐘騰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3]。
1)鐘騰村曾是中共閩西南特委的聯絡站和地下黨的活動場所,村名也是以英烈的姓名命名。在抗日戰爭時期,銅陵人基本全部投入了為紅軍送糧、物資,傳遞信息送情報等后備工作,為全國解放做了大量革命工作。解放后,老區人民進入了土地改革,在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完成征糧工作并獲得五面征糧紅旗。現榜眼府內設立 “老紅軍調解室”,由村里的老紅軍、老黨員干部組成調解員,用 “禮之用,和為貴”的傳統理念,“忠義、剛正、為民”的榜眼事跡以及紅軍 “團結友愛,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化解了村里不少家庭婚姻、損害賠償、公共利益等矛盾,紅色文化在此得到延續。
2)鐘騰村有96%村民屬江夏黃氏后代,祖從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定居邵武 (公元893年),裔孫峭山公 (公元1366 年),后遷居永定潭公后裔,又遷居大坪,后大坪分居鐘騰居住 (公元約1458年),其次0.4%屬姓章后代[4]。在聚族而居的村落里,宗族意識是團結全族上下、合力謀求安全與發展的凝聚力,因此,祠堂成為宗族的標志而占據中心位置[5]。鐘騰村在規劃布局和建筑的營建上,處處表現出對傳統宗法觀念和秩序的尊重。現存祠堂布置在榜眼府,祠堂作為一個公共空間,族人在這里處理宗族事務,如訓誡子孫、祭祀祖先,以收族敬宗、加強宗族凝聚力。
鐘騰村現留存的古建筑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采用木雕、磚雕、石雕、彩繪等藝術手法進行裝飾,雕刻和繪畫汲取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的養分,內容極其豐富。清朝乾隆辛丑年 (1781年)漳州歷代科舉致仕中唯一高中的武榜眼黃國梁欽點榜眼及第后,授封 “一等御前侍衛郎”,乾隆帝為表其功,于庚戍年(1790年)撥銀一萬三千三百兩,在鐘騰村營建榜眼府第。榜眼府是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重點涉臺文物,府第雄偉壯觀,占地廣大,達十余畝,是漳州市民間僅存的清朝宮殿式古建筑,具有清代中期建筑風格,府內雕梁畫棟,巧奪天工;精美彩畫,金碧輝煌;門樓景觀意蘊深遠,人文內涵極為豐富;周邊環境優美,附屬建筑三座土樓,風光獨特。
鐘騰村榜眼府文化景區是該村旅游資源的核心,未來旅游開發依托鐘騰村綠海田園般的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堅持以榜眼府文化為核心,注重精神旅游與鄉村旅游、武術旅游相結合, “榜眼故里忠武魂,精神家園典范村”——勵志、忠義、創新、革命的精神領地推動榜眼府文化景區成為閩南絕佳的精神教育和弘揚我國武術文化的重要平臺[6]。以榜眼精神為魂,以武為媒,以鄉村休閑、戶外運動、修學教育、民俗體驗、旅游服務等為補充,榜眼府文化景區將成為中國勵志精神旅游的典范和體驗中華武術文化魅力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鐘騰村作為第一批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面臨著保護與發展的兩難境地。實地調研發現,雖然保留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使得鐘騰村內環境惡化、違建嚴重,傳統村落保護乏力,風貌特色逐漸消失。
1)村內民居建筑的殘破。村內遺留的傳統民居布局分散且數量有限,加之民居建筑以土木結構為主,居民保護意識較為薄弱,造成一些優秀的傳統民居年久失修,保存狀況欠佳。城內沿街多處具有民居特色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民居由于保護不到位,已經殘破。
2)政府監管力度不夠,傳統風貌喪失。城市化進程使得鐘騰村舊屋新建之風興起,加上政府相關部門未出臺強硬的保護措施或通過立法進行統一監管,村里不少現代風格建筑拔地而起,石墻變磚墻,灰瓦變紅瓦。村落內部新建民居尤其是沿街新建建筑與原村落保留建筑風貌存在較大的反差,新舊建筑風格失調,嚴重破壞了傳統村落的原有風貌。
3)旅游產業體系尚未形成。由于旅游開發的滯后,目前古城沒有形成完整的旅游產業和管理體系,古城內、金錢河畔都未形成針對游客的旅游產品。另外,旅游6要素所涉及的服務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備。
4)公共空間缺乏,環境衛生差。村落內部未能提供滿足人們日常交際及集體活動的公共空間,且村落內部公共綠地幾乎沒有,街道景觀綠量嚴重匱乏。民宅院落內部排水不良致使各種污水橫流街巷,巷內垃圾成堆連片,臟亂不堪,部分民宅的化糞池朝向街道,嚴重影響了整個街道的環境和空氣質量。
1)鐘騰村地理位置較為偏遠,故旅游業在中遠期較有發展而在近期與旅游干線上的景點相比則相對遜色。鐘騰村不能依靠任何單一的經濟類型,而是要通過多種類型產業的綜合發展來取得區域經濟的進步。
2)鐘騰村古建筑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在資源,同時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傳統文化資源,可作為鐘騰村發展寶貴的資源基礎。
3)鐘騰村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但部分已消失或者正在消失,這些民俗文化不僅是鐘騰村悠久歷史文化的要素,也是鐘騰村發展旅游業的重要吸引力。
4)鐘騰村現今環境狀況不僅威脅著古建筑遺產的保護和合理使用,而且也無法為鐘騰村的現代化生活提供保障,有計劃有遠見并有效地制定保護與發展規劃是鐘騰村大發展的基礎工作。
由于鐘騰村特殊的地理區位以及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村落發展對策研究中應著重對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7],同時關注村落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對鐘騰村的開發,重點是處理好保護與利用兩者之間的關系。保護是首要的,開發和利用要建立在保護的基礎上[7],不僅要保護好鐘騰村內部的物質構成,還要保護好村落的非物質文化。前者包括村內的古建筑如榜眼府、古街巷、原始河流山脈等,后者包括村落的禮儀、風俗、節日、手工藝等。鐘騰村的開發建設應建立從點到線完善的文物保護體系。“點”指的是全村的中心古建筑,比如榜眼府和部分傳統民居,保護的重點是古建筑自身及周圍環境。對這些古建筑進行修繕時,原則上進行原址原樣修繕,并逐步拆除古建筑周邊區域內的新建筑,恢復部分歷史性構筑物及設施。“線”的保護是保持原先的街巷格局和院落形制的空間肌理,結合后期旅游需求,增設部分疏散通道和集散廣場;同時,合理布置傳統特色的專業商店,恢復一些老字號品牌商店,創造有地方特色的行業空間和商業文化,既體現歷史延續,又充分滿足現代生活需求[8]。在街巷的空間整治上,對雜亂的店招、廣告牌進行集中更換,著力改善街巷的建筑色彩,通過修繕、整修等措施保護、更新好沿街兩側店面建筑。
對鐘騰村進行可持續性的開發建設,必須深入挖掘村落的歷史文化內涵,充分突出村落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使地方優勢得以充分發揮[9]。武榜眼文化是榜眼府文化景區的核心,是未來旅游區旅游開發之魂。從整個旅游區所涉及的地理范圍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可將武榜眼文化演繹為鐘騰文化,在更高的層面上來展示榜眼府文化景區旅游資源的核心價值。鐘騰村的傳統民俗祈福儀式、潮劇演出、龍獅演藝等民俗文化,以及榜眼私塾重溫 《弟子規》、百輛彩車大型踩街活動、農民文化節聯歡晚會、龍獅演藝、潮劇等民俗活動,是鐘騰村的地方特色。因此,鐘騰村旅游區未來旅游開發,應在保留村落原來的自然風貌、民居的同時,突出村落飲食、節慶和其他民俗事物自然樸實的特色。
在鐘騰村的長期發展中可依托鐘騰村的價值特色打造獨特的體驗式旅游。不同于傳統的觀光式旅游,體驗式旅游更注重游客的參與性、親歷性和追求過程的內涵性,其中包括精神內涵與文化內涵[10]。體驗式旅游由于其本身的特點,旅游項目的主題性較強且內容較為豐富。結合鐘騰村的風俗民情可將鐘騰村打造為具有 “歷史文物鑒賞、民間朝圣許愿、土樓風情觀光、紅色旅游瞻仰、生態風光觀賞、柚鄉農家樂體驗”多種特色的旅游勝地。在設計體驗式旅游線路之前,要用媒體的眼光去發掘線路中的故事與內涵,更突出線路中的主題性以滿足游客的需求,在線路設置上的宗旨是盡量不見游人、不見票,注重精神內涵上的體驗[11]。例如 “紅色旅游瞻仰”線路可設計徒步探索深入小村子,尋找當年紅軍的后代,領略他們的先進事跡;“柚鄉農家樂體驗”線路可設計住在原住民的村子里,體驗農家人一天的鄉村生活;“民間朝圣許愿”線路可設計于村子里每年的民俗日參與民俗活動,領略民俗風情。這與傳統的觀光拍照的游玩方式相比,更偏向于靈活的小團操作,更注重深度文化遺產的發掘。
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應建立村落動態監測信息系統,收錄村落基本情況、保護規劃、建設項目等信息,對傳統村落的保護狀況和規劃實施進行動態跟蹤監測,并對古村落保護利用情況進行年度評估,對違反保護要求或因保護工作不力造成傳統文化遺產資源被破壞的,提出警告并進行通報批評;對在開發活動過程中造成傳統建筑、選址和格局、歷史風貌破壞性影響的,發出瀕危警示,情節嚴重的,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此外,4個主體即政府、旅游投資公司、旅行社和村民必須聯合起來,以旅游開發利益為紐帶,實現四體互動,政府負責村落保護的監管和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公司負責村落旅游項目的規劃開發和資金的籌措運行,旅行社負責對村落的推廣宣傳和組織招徠游客,村民負責對村落整體環境風貌的維護和游客的旅游接待等。四體聯動模式分工明確,在實現各方利益的同時強化各方責任制的落實,實現傳統村落管理運營迅速轉入科學化、規范化、可持續化軌道。
我國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才剛剛開始,有待進一步的系統化、法治化和科學化,既需要相應的理論建設和支持,也需要全民共識和各界的支持。如何讓傳統村落既不被快速發展的現代文明所甩落,也不被市場開發得面目全非;如何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本色中華文明完整地留給后代子孫,讓千年古樹在未來開花,是這個時代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未來20年,中國城鎮化仍然會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在這樣的特殊歷史時期,摸清傳統村落的基本情況,從村落獨特的價值特色出發,對村落堅持合理性開發建設和永續利用是未來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必經之路。
[1]周乾松.我國傳統村落保護的現狀問題與對策思考 [N].中國建設報,2013-01-29 (03).
[2]王路.村落的未來景象 [J].建筑學報,2010,(11):16~19.
[3]王惠琴.中國古村落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婺源為例 [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8.
[4]楊載田,劉沛林.南嶺山區傳統聚落景觀資源及其旅游開發研究 [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13 (1):45~48.
[5]邵秀英,任俊英.古村落景觀構景及其旅游功能研究 [J].山西建筑,2011,(9):108~110.
[6]康保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 [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7]Katrin Bohn,AndréViljoen.Continuous productive urban landscape (CPUL):Designing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J].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a,2010,11:132~134.
[8]Robert P.Comparative Review of Policy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Heritage of Europ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12,8:348~363.
[9]Graham Busby,Samantha Rendle.The Transition from Tourism on Farms to Farm Tourism [J].Tourism Management,2010,21:635~642.
[10]Ana M Moya Pellitero,Emrah Türkyilmaz,Cigdem Canbay Türkyimaz,et al.Strategic planning for the design of a productive landscape in Tres Turons,Barcelona[J].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a,2010,31:223~226.
[11]Nilsson P A.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29: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