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彥樺
(河南教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在整個教學實踐中,教材承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教材呈現給教師教學內容,提供給學生學習目標。優秀的教材在完整具備二者的前提下,既要為教師提供充分的發揮空間,又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彌合學生學習風格冏異帶來的教學效果的差異,同時還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指明方向。那么,現用教材是否在主客觀上滿足了大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需要呢?
本問卷的設置參考了胡建偉[1]關于學生對教材滿意度的調查和余千華[2]關于學生話題興趣和教材內容匹配度的調查,然后結合陳冰冰[3]在《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中的部分問卷內容,參照自身教學經驗,針對大學英語基礎階段的教學情況設計。問卷共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前面提到的十個文化類別,分別設置相應題目以了解學生英語文化知識方面的現有水平,具體是1 ~10 題;第二部分是對學習英語文化的途徑調查,具體是第11 題;第三部分試圖了解學生眼中的英語文化課堂,具體是第12 題;第四部分目的在于考查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是否滿意,具體是第13 題;第五部分旨在考查學生對英語教材中文化內容編排的看法,具體是第14 題。
1.圣經中亞當和夏娃偷食了什么樹上的果子?
A.生命樹 B. 圣誕樹
C. 善惡樹 D. 葡萄樹
2.《Gone with the wind》涉及到歷史上的哪一場戰爭?
A. 一戰 B.二戰
C.美國獨立戰爭 D. 南北戰爭
3.倫敦在英倫三島的哪個島?著名的加州在美國的哪部?
A.英格蘭,西南部 B.蘇格蘭,西南部
C. 威爾士,中部 D. 威爾士,東部
4.哪位總統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
A.華盛頓 B.肯尼迪
C. 羅斯福 D. 杰斐遜
5.KFC 起源于哪個州?
A.Kansas B.New Jersey
C.Kentucky D.New Mexico
6.以下手勢分別是什么意思:用拇指頂住鼻尖兒并沖著對方搖動其它四指的手勢;雙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動作。
A.鄙視,祝賀 B.祝賀,鄙視
C. 勝利,贊同 D.祝賀,反對
7.漢語的藍色幾乎沒什么象征意義,但英語的blue 常用來喻指人的什么情緒?
A.低落沮喪 B.興高采烈
C.躊躇滿志 D. 豁然開朗
8. cry the wolf 是什么意思?
A.聲東擊西 B.狼來了
C.狼心狗肺 D.鬼哭狼嚎
9.請選出英國詩人Wordsworth 的作品?
A.《露西》 B.《吉 檀 迦 利》
C.《西風頌》 D.《在地鐵站內》
10. 7 月14 日是什么節日?
A.美國獨立日 B. 復活節
C.萬圣節 D.感恩節
11. 你平時學習英語文化最常用的途徑主要是(可多選)?
A.書報雜志 B.英語課堂
C.英語教材 D.原版電影
E.網絡
12. 你所在的英語課堂上老師講解文化的情況是?
A.幾乎不講文化,只講語言和課文
B. 見縫插針,只講與課文相關的文化背景
C. 語言與文化巧妙結合,對文化的講解豐富而生動
13.你對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文化知識感到?
A.不滿意 B.基本滿意
C.很滿意
14. 你對英語課本中對于文化背景知識的編排感到?
A.隨便看看,夠用了
B.不夠詳細,內容少
C.豐富生動,吸引人
本調查隨機選取河南教育學院、黃河科技大學和河南工業大學的375 名普通本科學生,收回有效問卷350 份。對結果的分析見下面一系列表格。
表1 關于學生的文化知識積累
表1 是對前10 道題目正確率的統計分析。十道題中只有三道題目的正確率超過70%,說明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極其匱乏,文化教學的形勢非常嚴峻;同時,正確率較高的是與習語格言、風俗習慣、歷史事件、地理概況和文學藝術相關的題目,這反映出學生的興趣所在。
表2 關于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途徑
表2 是對學生第11 題答題情況所做的統計分析,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可多選。學生的選擇反映出書報雜志、原版電影和網絡是他們學習英語文化的主要方式,而本應承擔主要責任的英語課堂和英語教材卻退居次要。這說明大學英語課堂和大學英語教材已不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雖熱衷于課外的學習方式,但前十題的正確率卻說明課外學習方式并沒有讓學生在文化習得方面取得實效,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未能有所收獲,課外學習也是盲目、隨意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恰當的指導。因此,英語教材的編排既要有文化內容的輸入,還要有學習策略的承載。
表3 關于學生眼中的英語文化課堂
表3 是第13 題所反映的學生對英語課堂中文化講解的整體態度,只能選擇一項。只有15%的學生選擇了“老師在課堂上出色地講解文化”,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老師只是稍微涉及了文化,還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在課堂里根本學不到英語文化方面的知識。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課堂上學到的文化知識非常有限。
表4 關于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是否滿意
表4 呈現的是學生對英語課堂中文化導入的滿意程度。分析結果可知,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文化導入不滿意,只有少數學生表示滿意。
表5 關于學生對英語教材中的文化內容編排的看法
表5 是對第14 題關于學生對英語教材中文化內容編排的看法的答案統計。14%的學生認為教材的文化編排豐富生動吸引人,18%的學生認為教材的文化編排情況一般,68%的學生對大學英語教材的文化內容的編排感到不滿,說明編寫新一代具有豐富文化承載的大學英語教材刻不容緩。
綜上所述,現有大學英語教材并沒有真正地將文化和語言視為一個有機整體,文化內容的缺失使得外語教學在語言結構教學取得巨大成功之后難以實現新的發展。因此,在編寫大學英語教材時一定要轉變觀念,由原來的圍繞語言材料講文化轉向圍繞文化選取語言材料,將對目的語文化的參悟和語言基礎的學習恰當地融合。只有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興趣,依據教材編寫的科學規律,才能編排出文化承載科學合理、語言使用又具時代特征的新一代大學英語教材。
[1]胡建偉.從使用者角度評估大學英語教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3) :33-35.
[2]余千華,樊葳葳,李娜. 大學英語教材調查——從話題興趣角度調查教材與學習者匹配情況[J].中國外語,2008,(3) :94.
[3]陳冰冰.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3)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