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淑萍
(南昌理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044)
關于學習倦怠(Learning burnout)的定義,國內學者的觀點不盡相同,臺灣學者對學習倦怠的定義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課業壓力或其他個人心理層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緒衰竭、缺乏人性化及個人成就感低落的現象[1]。而學習幸福感則是主觀幸福感在學習過程這一特殊生活領域中的體現[2]。生活需要幸福,教師教學的最高境界亦是如此。在形而上的層面,學者們的研究視閾是學生的學習生活世界,以及他們能否在學習生活世界中獲得幸福;在形而下的層面,對學習幸福感的量化將為其后續研究的展開提供最根本的基礎。
體驗式教學模式是教師以一定的理論為依據,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并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讓學生親身地去感知和領悟知識。因為我們看到的會記住10%,聽到的會記住20%,只有實踐過的會記住80%,而體驗式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在實踐中學習,所以能夠讓大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獲取更多知識。
體驗式教學本著意識與無意識、智力與非智力統一原則,體驗性原則和師生和諧自主性等原則,利用榜樣作用、小組討論、頭腦風暴、情景扮演、詩歌朗誦、繪畫、影視欣賞、互動小游戲等方法激發大學生的興趣、情感與潛能,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3]。在具體操作程序上,要創設相應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生活與學習中,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機會,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從南昌某高校隨機抽取200 名大學生作為被試樣本,進行為期3 個月的體驗式教學實驗。在實驗開始前,我們對其進行問卷前測,試驗后又使用相同問卷進行后測統計。前測收回有效問卷171 份,后測收回有效問卷182 份。
本研究采用教學實驗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編制《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與幸福感指數調查問卷》,此問卷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學習倦怠”水平,使用連榕等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第二部分“幸福感”采用《幸福感指數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統計分析方法為:描述性統計,相關樣本T 檢驗。數據全部用SPSS 19.0 進行處理。
在對200 名大學生進行體驗式教學之前,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表1 體驗式教學模式學習前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描述統計量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學習倦怠總分平均值為65.74,處于不確定的中間狀態。在三個維度上,學生總體得分情況也分別稍低于該維度得分的理論中值。從樣本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有接近一半的學生有學習倦怠情況,說明現階段的總體情況并不樂觀。由上表,我們也可以看出,樣本總體幸福感指數高于理論中數27,屬于中間,偏向較不幸福,說明其對現階段學習生活情況不太滿意。
在對這200 名大學生進行為期3 個月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教學之后,再次進行問卷調查,得到有效問卷182 份,結果如下:
表2 體驗式教學模式學習后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描述統計量
從總體上我們可以發現,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相對于實驗前降低了12.38 分,并且在各個維度上都有明顯下降。經過體驗式教學模式學習后,大學生的幸福感指數降低了7.50,幸福感指數越低,幸福感越高。可以發現,大學生的幸福感有所提升。
表3 學習倦怠水平前測-后測數據配對樣本T 檢驗
對學習前后學習倦怠水平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 檢驗,結果顯示,較體驗式學習模式學習之前大學生的學習倦怠水平有顯著性差異(P <0.05),因此,該學習模式對降低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對體驗式學習模式學習前后大學生的幸福指數進行相關樣本T 檢驗,發現實驗前后大學生的幸福感指數存在顯著差異(P <0.05)。
本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樣本的選取方面,只在江西某高校進行了隨機抽樣,由于群體的組成較為特殊,并不具有較高代表性。這一點應在以后的研究中予以改進,嘗試選擇更具代表性的樣本。
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大學教育中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模式以培養自由獨立、知情合一、實踐創新的“完整、健康的人”為教學目標,要有廣泛的理論依據,合理的操作程序,充分的實現條件[4]。筆者成功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體驗式教學新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幸福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影響深遠。這種體驗式的教學模式使大學生的學習倦怠水平和幸福感指數保持在積極樂觀的范圍之內[5]。激發大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和鍛煉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1]辛繼湘.試論體驗性教學模式的建構[J]. 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3.
[2]徐雪天,趙叢.試論體驗式教育的發展及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啟示[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9) :19-30.
[3]潘玥舟.體驗式教學的理論與應用[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6,(5) :90.
[4]張金華,葉磊.體驗式教學究綜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8) :45-47.
[5]胡尚峰,田濤.體驗式教學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