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輝 姚 吉 蔡雪君 李 丹 蔡婉珈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產科,廣東汕頭 515041
妊娠期高血壓又稱妊高征,是臨床產科常見疾病之一,多發生于妊娠后20 周,癥狀表現為水腫、高血壓及蛋白尿[1]。嚴重情況下可能表現為肺水腫、腦出血、昏迷、抽搐等表現[2],對胎兒與母體的健康可能產生嚴重的威脅,是圍產期胎兒死亡的關鍵原因,同時給臨床助產護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3]。基于此,為探討針對高血壓產婦的有效的助產護理模式,我院對近年來收治的100 例患者進行了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2012 年3 月~2014 年3 月于我院產科接受治療、待產的100 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納入研究所有對象均符合婦產科學中妊高征的診斷標準。血壓:舒張壓90 ~120mm Hg,收縮壓140 ~200mm Hg。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兩組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為50 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4 ~38 歲,平均年齡(31.4±1.6)歲;妊 娠 周 數36 ~41 周,平 均(39.1±0.3)周;初產婦39 例,經產婦11 例。觀察組年齡22 ~40 歲,平均年齡(31.5±0.9)歲;妊娠周數37 ~42 周,平均(38.9±0.2)周;其中初產婦40 例,經產婦10 例。入選本次研究的兩組對象在性別、年齡、妊娠周期等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產婦分娩質量比較

表2 兩組產婦新生兒質量比較[n(%)]
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與常規助產處理。由輪班護士與助產士進行護理操作,未指定助產護士。在產婦宮口開全后,送入產房,由助產士接生,接生過程中,密切觀察產婦宮縮、血壓、胎心、排尿狀況。觀察組則應用全稱助產模式。產婦入院后,安排至專業待產室,配備急救設備、電視、沙發等設施。自入院當日起,安排有接生經驗的助產士進行全稱優質一對一陪護。實施產前宣教。助產士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與分娩相關知識,告知自然分娩的優點,說明剖宮產的相關風險,解答產婦產前疑慮,鼓勵其樹立分娩信心,消除其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等情緒。掌握產婦的一般資料,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在保障血壓控制的同時,確保母嬰營養的充分攝入。同時制定科學的運動方案,鼓勵產婦進行適量運動。正確使用降壓藥物,密切觀察產婦病情及血壓變化狀況。第一產程。重視產時護理,待觀察組產婦出現規律性宮縮反應后,轉入產房待產,同時立即評估分娩風險,擇取有經驗助產士實施分娩服務。第二產程。在分娩過程中,指導產婦正確用力,配合使用宮縮素,播放輕音樂,展開全稱導樂分娩,適當按摩、撫摸患者腹部,分散產婦注意力,積極給予產婦鼓勵。第三產程。產婦一般精力耗盡,囑產婦充分休息,出現胎盤剝離指征后,鼓勵產婦正確屏氣用力,確保胎盤正確、完整娩出。對選擇采用剖宮產的產婦,則由指定助產士全程陪護。分娩后,強化對產婦母乳喂養知識的宣傳,做好對產婦的心理疏導,盡早開展母嬰接觸。
記錄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評估所有產婦的分娩質量。應用新生兒出生質量評價量表評估兩組新生兒的出生質量,統計宮內窘迫、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及巨大兒的發生率。
應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產程(477.3±46.2)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605.1±89.6)min;觀察組產后出血量(112.6±9.8)mL,同樣低于對照組(P <0.05),且其自然分娩34例,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觀察組巨大兒1 例,宮內窘迫1 例,高膽紅素血癥1 例,整體新生兒異常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如表2。
妊高征是妊娠期產婦常見、嚴重并發癥之一[4],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妊高征發病率約為10.0%,是造成母嬰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為提高分娩質量,保障分娩的安全性,針對高血壓產婦必須構建健全的婦幼保健網絡,應用全程助產模式,展開圍產期的保健養護,強化對母嬰的健康監測,密切關注產婦病情及血壓的變化處理,積極進行血壓控制處理,在治療原發疾病的同時,告知產婦妊娠及分娩相關知識,強化產婦的自我監測意識[6]。
全程助產模式屬于臨床全身新型助產模式之一,其改善了傳統助產模式局限于生物角度存在的缺陷[7]。早期也有相關文獻對全程助產模式展開了研究,但內容僅僅局限于正常產婦,尚未對合并其他疾病產婦展開對應研究[8]。本組研究將全程助產模式應用于高血壓產婦的分娩服務中,旨在降低妊娠風險,改善產婦的妊娠結局,提高妊娠質量。分娩是女性人生必經、重要環節之一,產前疼痛、分娩陣痛可能會對產婦心理及生理方面帶來一定的刺激[9]。有報道提示,超過90.0%的產婦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產前恐懼癥,在心理上存在焦慮、恐懼等負面狀態[10-11]。開展全程助產模式,實施一對一的全程陪護,加強助產士與產婦的交流與溝通,于圍產期對產婦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在消除產婦不良心理狀態方面有積極的作用。同時在分娩過程中,以產婦為中心,采取導樂分娩的模式,轉移產婦注意力,同時指導產婦正確用力、屏氣,避免用力過度,造成軟產道損傷,確保產程的連續與完整[12-14]。
在本次對照研究中,采用新型全程助產模式的觀察組產婦產程統計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婦,同時產后出血量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異常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自然分娩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在妊高癥產婦圍產期臨床護理中應用新型全程助產模式,可明顯縮短產婦產程,同時在提高新生兒質量,優化分娩質量方面有積極的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1] 金梅.產科全程助產責任制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4,13(5):789-790.
[2] 唐靜思.助產一對一全程陪伴在高齡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4):136-137.
[3] 曹月華.助產士全程陪護降低產后出血率的措施和效果[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1,10(2):159-160.
[4] 關愛民,朱志輝,譚務貞,等.全程責任制助產加導樂陪伴分娩對提升產科質量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8):1325-1327.
[5] 童依琴.全程陪護在分娩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3):2072-2073.
[6] 孫極兵.助產士聯合家屬全程陪產在自然分娩中的應用與探討[J].河北醫學,2014,11(12):2111-2112.
[7] 李秀珍,王定清,吳柳玲,等.分娩助產實施分類護理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3,24(7):1091-1092.
[8] 章群,李芬.全程責任制助產士陪伴分娩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8):2874-2876.
[9] 高慧,王文革.全程責任助產士陪伴分娩628 例臨床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1,24(z1):139-140.
[10] 于秀梅,翟旭霞,許肖云,等.全程護理模式在分娩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1,33(21):3341-3342.
[11] 余金花,陳從榮,倪鳳芳,等.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8):2872-2874.
[12] 穆瑞媧.新全程助產模式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天津醫藥,2012,40(9):948-949.
[13] 關愛民,朱志輝,譚務貞,等.全程責任制助產加導樂陪伴分娩對提升產科質量的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8):1325-1327.
[14] 彭小男,馬鳳蘭,吳賢珊,等.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對分娩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