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蔡丹妮,李 艷,王小華,張 琴
隨著人們對醫療護理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醫療模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1]。日間病房是新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診療服務模式,目前國外比較流行。 其根據常見病、多發病患者需要短期住院觀察治療的特點,專為患者量身定做,是具短、平、快形式的新型醫療服務[2]。日間病房的主要功能是為患者提供檢查、治療、康復服務[3]。日間病房能有效緩解門診、住院壓力,對進一步滿足社會需要、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院是軍隊三級甲等醫院, 于2015 年1 月正式在門診部設立了日間病房,共設15 張病床。 同時,還把日間治療室、日間換藥室、PICC 置管患者管道維護室、日間輸液室集中在門診的“綜合治療區”統一管理,有效節約了護士的人力成本,培養了護士一專多能的工作能力。 日間病房工作的開展,有利于縮短患者無效的住院時間,有效緩解門、急診及病房出現的患者積壓待床,充分提高床位周轉率,縮短醫院的平均住院日。 日間病房也減少患者侯床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對緩解醫患矛盾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提高了社會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率,給患者、醫院、社會三方帶來了益處[4]。現將我院開展日間病房管理模式的探索和體會介紹如下。
1.1 門診日間病房的設置 我院日間病房設置在門診部的五樓綜合治療區,屬于在醫院內部介于門診與住院部之間的一個獨立的科室,具備住院病房的診療條件。 我院日間病房設標準住院床位15 張,搶救室床位1 張;門診輸液座椅33 張,門診治療室1 間,配液室1 間,PICC 導管維護室1 間,換藥室1 間。 日間手術室也緊鄰旁邊。
1.2 日間病房的人員組成 設日間病房主任、護士長各1 名,護士6~7 人,醫生2 人,質量管理助理1 人(分管門診臨床路徑、門診病歷質量)。
1.3 管理模式 日間病房在醫院的管理體系中,在醫療上屬于醫務部分管,護理單元屬于護理部分管。 它是門診部里所設置的一個治療區,與其他臨床科室之間是平級關系;實行病房化管理,即實行主任、護士長負責的整體護理責任制管理。 由門診部配編的2 名全科醫生輪流值班,他們是專科醫生治療方案的執行者、疾病觀察者及應急情況處置者[5]。 各專科患者,由收治的專科醫生來日間病房進行查房、下醫囑,指導門診日間病房醫生的處置工作。 日間病房護理管理完全按照標準病房設置一個完整的護理單元,配備足額且護理經驗較為豐富的護師、護士,實行護士長帶領下的全程整體護理管理, 能為多病種患者提供全程的優質護理服務。 日間病房的收費與臨床科室收費標準相同。
2.1 基本收治范圍 (1)一些病情平穩、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或病情較輕、 診斷不復雜僅需臨時處置的急性病患者。(2)放療、化療患者,病情需要門診觀察3~5 d 的患者。 (3)病情經3~5 d 治療可以出院的日間手術的患者,如:人流術后的婦科患者;胃、腸鏡息肉切除術后出血較多,需要留觀的患者;鼻出血的患者。(4)診斷不明確的急診患者,確診后可立即收入專科病房或轉院的患者。 (5)有入院指征,暫無法收入院的患者。 (6)門診日間手術后需要留觀的患者。
2.2 病歷書寫要求 日間病房住院、留觀患者均按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書寫表格式病歷;日間病房轉入本院其他病房的患者,辦理轉科手續,不辦理出院或轉院手續,重新單獨書寫病歷。 日間病房病歷整理后可供科室醫療參考,出院時分別歸檔[4]。
我院從2015 年1~5 月開展日間病房以來, 共收治男性患者53 例,平均年齡51.2 歲;女性患者68 例,平均年齡30.1 歲。 其中女性主要為婦科疾病的日間手術患者;男性主要是消化科患者,包括:胃息肉、腸息肉切除術后22例;耳鼻喉科患者,包括:突發性耳聾、雙側扁桃體切除術后、鼻出血、喉部感染13 例;呼吸科患者,包括:右側胸腔積液、支氣管哮喘、肺炎18 例。
自開展日間病房以來,對每位日間病房的患者出院時均進行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式調查表,對日間病房所開展的工作內容進行調查,包括病房設置、診斷、治療、護理、服務態度、醫護的技術水平、收費等方面提出評價。由辦公護士負責發放、收回、統計調查表。 共發放滿意度調查表121 份,收回121 份。 滿意度調查結果:非常滿意占90%,滿意占8%,基本滿意占2%,不滿意為0。
我院日間病房自開展以來, 提高了門診診療效率,從根本上縮短了全院整體患者住院治療時間,特別是社保的患者。 過去社保患者在門診的檢查費無法報賬,有些小手術的患者,收住院后,需要2~3 d 的術前檢查,結果出來后再排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較長。 現在日間手術室和日間病房開展以來,社保患者做小手術的,可直接收住日間病房,在門診做術前檢查的費用都可以報銷。而且術前檢查結果一出來,就可以立即安排在日間手術室進行手術,大大減少了患者的住院費用和住院天數,優化了醫療資源。
隨著平均住院日的降低,既直接降低了患者的醫療支出, 又減少了患者家屬陪護所投入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就診費用;同時又提高了醫院病床的使用率,縮短了患者入院等候時間,簡化和便捷了患者入院手術流程,緩解了“看病難”問題[6]。 日間病房的開放,既讓患者達到診療、治愈目的,其功能上又具有短、平、快的特點[7],大大提高了患者對我院門診服務的滿意度。
[1] 卞金陵.軍隊醫院健康教育與醫院職能轉變的思考[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1,8(2):121.
[2] 佟紱功,賈國洪.設立日間病房 面向社區服務[J].中國醫院管理,1997,17(11):31.
[3] 劉雄飛,王曉霞.降低患者醫療費用 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幾個問題探討[J].東南國防醫藥,2004,6(2):83.
[4] 李楊.日間病房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現代醫院管理,2012,10(3):75.
[5] 余秀君,程永忠,陳小蓉,等.日間病房診療模式的建立及管理[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0):1881.
[6] 邵新華,方朕,楊炯,等.關于開展日間手術的實踐和探討[J].中國醫院,2010,12: 38.
[7] 余同珍,黎惠卿.設立日間病房模式初探[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0,9(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