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洋,蘭永連,王樹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醫學科,北京100026)
醫學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探討
楊 洋,蘭永連,王樹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醫學科,北京100026)
基礎及臨床醫學教育是醫學生長遠發展的基石,提高醫學生的科研素質是醫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當今社會是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傳統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醫學生,尤其是臨床醫學生科研發展的需要。目前的醫學教育中忽略了醫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如何改革創新提高醫學生質量,以適應當今科研發展的需要,是目前醫學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
學生,醫科; 教育,醫學; 科研; 思維能力; 培養
我國目前的醫學教育、醫學科學研究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陀^分析醫學教育中臨床實踐技能及科研能力的培養中的一些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案,這對于我國醫學教育的逐步改革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科臨床醫學生需要經過兩年半的基礎醫學理論學習,這個過程基本涵蓋了人體生理病理的基本過程。然后進入臨床專業技能的學習,涉及基本的病歷書寫、體格檢查、化驗室或其他檢查等內容,將基礎學習與臨床實踐結合并融會貫通。相較理工科學生的培養多出整整1年的教育經歷,也體現出醫學教育內容本身的繁復與不易。
隨著我國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的不斷提高、醫學教育也需要高水平、多平臺來培養提高醫學生的專業素質。另外,近年來醫學院校的擴招與不斷升級的醫患糾紛導致很多醫學生得不到充分鍛煉與實踐;根據實際需要,衛生部推出了住院醫師輪轉培訓制度,目的就是加強醫學生的理論學習與臨床技能的培養,這樣才能保障我國的醫藥人才培養,以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隨著醫學教育不斷深入,研究生教育也更加普遍。大型醫院與三級甲等醫院已成為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平臺,這也需要更高層次的人才來進行推動。這都需要以扎實的基礎醫學教育與臨床實踐為前提。
對于醫學生來講,無論成為哪類從業人員,其扎實牢固的科研素質對于其日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當前我國醫學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只重視臨床教學,而忽視了科研素質的培養。這不利于醫學生畢業后的發展,也不能滿足未來生物醫學研究發展的需要。醫學知識平均5年更新1次,臨床診療思路也在不斷與時俱進。臨床醫生跟不上學術的進步、沒有醫學科研思維,就不能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但是,醫學教育體制已無法滿足目前臨床醫生的科研需要、甚至是科研缺失,是目前醫療教育的現狀,是大多數醫療工作者面臨的困惑,也是醫學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提高醫學生的科研素質是醫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對當代醫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迫在眉睫[1]。
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必定具備優秀的科研思維??蒲兴季S與學術敏感無論從形式或是內容基本是一致的。目前,國內多數醫療機構對醫生的評價體系也離不開科研,但科研對于工作繁忙的臨床醫生來講是一份艱巨的任務。教學和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的2個基本職能,科研與教學工作能否協調發展實現良性互動,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準,以及學校發展的前途[2-3]。
醫學科研教育忽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科研教育的大綱及考試很少涉及。其次,認為醫學是“文科”,只需背書就可以做好臨床工作,而醫學教育也未能將科研統計列入主修課程。本科醫學生在教育中觸及不到科研,但走上工作崗位又發現很重要,但缺乏系統學習和培訓,最后干脆放棄科研的比比皆是。另外,高校在醫學教育建設中,缺乏科研管理與科研教學意識,也是科研教育中的薄弱環節。一些教師本身缺少科研思維,在教學中避而不談,使醫學生認為科研教育無關緊要。
那么,本科教育該不該進行科研教育?答案是肯定的。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表明,作為醫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后臨床工作對科研的依賴程度不亞于基礎知識的運用。
醫學科研教育應如何進行?首先醫學高校應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科研人才隊伍,而加強科研管理是提高科研教育的關鍵[4]。本科應重培養科研思維和思辨能力。臨床教師應在醫療課程中適當補充科研思路,譬如講到個案或者與所學專業有差異時,如何收集特殊病例資料、如何分組、如何運用統計學解答問題??梢栽O計小題目開發思維。要讓學生明白,醫學不是背書,臨床不只是應用。醫學尚有很多未決課題,需要從臨床中來,在應用到臨床中去。而這個過程,就是科研的意義所在。
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目標是科研思維和科研能力的培養。但當前無論單純研究生教育、七年制或八年制教育,其培養體制也備受爭議[5]。研究生科研教育首先應熟悉我國目前的科研體制,鼓勵醫學生參與課題申報和論文撰寫,以了解整個科研過程,而不僅僅是讓其在實驗室里做實驗。是否可以寫出高質量論文不應作為唯一衡量研究生合格與否的標準。
我國目前的醫學教育、醫學科學研究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陀^分析醫學教育中臨床實踐技能及科研能力培養中的一些問題,積極探索解決方案,這對于我國醫學教育的逐步改革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對醫學教育而言,科研實際是一種方法學,是一種專業知識深入學習的手段,而非專業知識本身。在讀懂科研論文的基礎上,能夠了解、熟悉、掌握科研方法,對今后醫學工作大有裨益。作為教師應該積極投入醫學科研工作中,同時教育醫學生掌握方法,使其在今后工作中不陌生、不害怕,使培養出的臨床醫生不斷成長和進步。國內也有很多科研教育模式提出并希望解決這一問題[7-8]。
醫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對其職業生涯意義重大。充分重視醫學教育中的科研環節可以為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創造條件,有利于科研思維的養成和提高。
[1]呂祥,胡國華,劉靜,等.關于培養當代醫學生科研素質的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10,9(9):1167-1169.
[2]趙昆朋,王雪銀,馬遠方.淺談科研在基礎醫學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1):74.
[3]楊志文,李光,曹博.論教學改革與醫學教學和科研的關系[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8):72-73.
[4]王曉燕,冼紹祥,黃百川.加強科研管理強化重點學科建設[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8(11):19-20.
[5]王德炳,殷曉麗.關于八年制醫學教育的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3):321-325.
[6]鄒麗琴,羅長坤.八年制醫學教育臨床與科研能力培養的問題及改革[J].重慶醫學,2014,43(15):1958-1959.
[7]李舍予,曾靖,林文韜,等.試論醫學本科生科研活動的分類體系[J].醫學教育探索,2010,9(9):1170-1172.
[8]唐志強,劉文華,李海波,等.B-learning——提高醫學生科研能力的創新型教學模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101-103.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9.065
B
1009-5519(2015)19-3035-02
2015-07-29)
楊洋(1979-),男,山西晉城人,博士研究生,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生殖男科及泌尿外科臨床工作;E-mail:yangyang5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