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春紅(海安縣李堡中心醫院手術室,江蘇南通226600)
護理人員是醫療救治的執行者,也是與患者接觸最多的人,其護理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患者對護理的期望。有研究表明,優質護理服務工程與患者的期望有密切相關性[1]。傳統手術的手術服務具有生硬化、程序化、機械性等特征,患者進入手術室有不同程度的恐懼感[2]。2010年1月衛生部發出了在全國范圍開展《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通知。現代手術室護理需要大家樹立卓越服務理念,進行更加個性化、優質化的護理,同時這也是醫學發展的需求[2]。本院手術室也積極響應號召,按照衛生部《特殊科室優質護理服務評價標準》,轉變工作思路,提升護理理念,切實加強基礎護理,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改善服務態度,保障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充分調動手術室護士的積極性,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促進醫患和諧,做到讓患者滿意、護士滿意、醫生滿意[3]。在不斷摸索和創新中,現淺談本院手術室優質護理應用及體會。
1.1 開展耐心的術前訪視[4]根據美國護士協會《手術室護士基本綱領》的內容,術前訪視很重要,是手術室護理的第一階段[5]。術前1 d下午,安排配合該手術的巡回護士到病區認真閱讀病歷,并與管床醫生、責任護士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陽性體征、陽性檢查結果及實施手術名稱、手術方式和麻醉要求,了解手術醫生的習慣,對每位主刀醫生對各種手術的不同喜好熟記于腦中,以便更好地配合醫生,讓每一臺手術更好、更快地完成熟悉[6]。手術需要的特殊器械設備,以便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護士著裝整齊,面帶微笑進入病房先主動做自我介紹,問候患者,說明訪視的目的,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利用帶來的平板電腦向患者及家屬播放手術室宣傳片,重點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間的布局和儀器設備,同類的手術、麻醉配合方法及術前、術中、術后的注意事項。在播放的同時,護士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接受能力用親切的話語進行恰當的解釋,使患者對手術室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傾聽患者及家屬的建議,了解其內心活動,以便消除其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主動配合的意識。訪視時間一般為10~20 min,避免在患者吃飯和休息時間進行,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急診患者的術前訪視可通過電話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如術前1 d飲食、睡眠情況[8]。對直接從門診轉運的危重急救手術如肝脾破裂、顱腦損傷等,與護送的醫生或家屬溝通。
1.2 提供精心的術中護理 術晨提前30 min開啟空調凈化機組,將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50%~60%[6],做好手術間的術前衛生工作,檢查各種儀器設備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無菌物品準備齊全。由訪視的巡回護士到門口迎接患者,態度熱情、語氣和藹,向患者做自我介紹和環境介紹,在患者等候手術時播放舒緩、柔美的音樂,陪伴安慰患者,適時使用安撫性、正性語言,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正性暗示語言需要醫護人員合作,但手術室護士是其實施的主體,因為手術室護士更了解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況[9]。尊重患者隱私,且告知患者為其手術的醫師技術良好,使其增強面對手術的信心。控制手術間的環境,做到說話輕、走路輕、開關門輕、操作輕、拿放物品輕[8]。
手術時嚴格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和無菌操作規程。手術開始,協助醫師擺好手術體位,使患者肢體處于功能位,骨隆突處襯墊舒適,防止神經肌肉的損傷。手術時注意患者的體溫保護,酌情使用各種保溫措施(如變溫毯、輸液加溫儀、沖洗水加溫保持在37℃左右,在患者的頸部圍上圍脖、外展的手臂套上保暖套)。嚴密觀察心電監護,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分析、判斷,及早發現病情動態變化,隨時配合麻醉師妥善處理。術中保持靜脈滴注通暢,對意識清醒的患者,醫生和護士會主動與其溝通,及時滿足其需求,體現人性化的關愛。嚴格執行手術室各項護理操作常規,認真做好各種護理記錄,各項護理工作做到穩、準、輕、快,盡力保護患者的隱私,減少不必要的暴露,維護患者的自尊。手術時間較長時要定時給患者按摩受壓部位,盡可能使患者在手術臺上感到舒適。術中不討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不高聲談笑、喧嘩,體現人性化的關懷、患者至尊的護理[7]。
手術結束時用溫鹽水紗布擦凈患者身上殘余的消毒液和血跡,幫患者穿戴整齊,蓋好蓋被,注意保暖[10],患者完全蘇醒后,與麻醉師、手術醫生一起護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保護各種管道通暢,與當班護士做好交接工作,妥善將患者安置到病床上,道別時送上自己最真摯的祝福。
1.3 開展貼心的術后回訪 術后回訪的時間一般選擇在術后第1~3天[6],如患者手術范圍較大等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遲訪視時間,訪視者依然為配合該手術的巡回護士。進入病房應先問候患者,詢問患者的一般情況:切口疼痛、腸蠕動情況、肢體血運和活動度情況、有無壓瘡及其他并發癥。征詢患者及家屬對手術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手術室護理的滿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持續提高護理質量。
2.1 合理實施排班 由于基層醫院護理人員少,護士長根據護士能級管理分層次使用的原則合理搭配[11],2名護士組成1個責任組,落實責任組長帶班,實施連臺連班小時化彈性排班。建立“二線”和“三線”值班,增加高峰工作段、薄弱時間段、夜班的護士人力,為患者提供全程、連續的護理服務。在為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方面,由傳統模式改為彈性排班制度,針對各專業每位醫生不同的手術習慣,由專科護士進行配合[6]。
2.2 提高護士自身素質 手術室實施按N0~N4護士分層次培訓,培訓手術室護理規范、職責、考核標準、專科知識,特別是培訓護士評判性思維及運用護理程序解決問題的能力[12]。聘請專科手術的醫生輪流講課,建立各手術醫師的手術喜好檔案,提高專科手術的配合質量。目的是使護士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充分發揮護士的工作熱情,不斷提高護理質量,降低醫療差錯事故與醫療糾紛。使護士認同自己的價值,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13]。注重人文精神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進行禮儀規范、溝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務流程和標準的培訓和考核[14]。
2.3 加強手術室質量管理 嚴格執行手術室護理工作規章制度、手術配合護理常規和工作流程,制訂手術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成立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小組,每周考評,發現問題及時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對改進效果進行評價,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的改進。
2.4 加強手術室環境管理 布局合理,潔污分開。手術間管理落實專人負責。護理人員嚴格執行手術室感染管理制度,并運用“五常法”[15](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來加強手術間管理。
2.5 開展護理品管圈的學習運用 充分體現了“自動自發、團隊合作、品質管理、持續改善”的管理理念,從而達到集中有序、有效地解決問題,持續改善內部品質管理的目的。
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指以患者為中心,加強護理基礎,落實護理制度,深化護理內涵,提升護理水平[8]。不僅僅要求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具體服務,而且要求提供的服務注重患者的感受,符合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響應性、保證性、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都是評價優質護理服務的標準[1]。
手術室作為一個特殊的護理單元,從送患者進手術室到協助手術,再到術后為患者檢查、靜脈滴注、功能訓練、健康教育、心理疏導都離不開護理人員。而患者滿意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護理工作的優劣[8]。同時,不但要服務好患者,也要服務好手術醫生。對于醫生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手術室自我分析后提出改進措施,并及時反饋給手術醫生[4];對患者家屬的服務:在患者手術過程中,患者家屬是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和經濟壓力的特殊人群,也是患者手術期護士應關注的人群。本手術室為手術患者家屬提供等待休息的場所、衛生間、飲水、外賣電話;設立意見箱;提供醫療保健資訊;及時告知患者的手術進程[16]。
自從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以來,不僅讓患者得到實惠,讓護士也從中受益。排班模式的改變,開始分層次使用護士,規范工作行為,使護士工作的自律性明顯提高。工作流程的優化,激發了護理人員學習業務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了手術室的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術前訪視、術后調查,積極解決患者疑問,及時制定改進措施。運用優質護理對患者進行服務,需要護士在患者進行手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對患者進行術前身心護理指導,使其處于良好的狀態面對手術[12]。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使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增強,從“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動為患者和醫師提供幫助[14]。同時,手術過程中及術后,護士應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最終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醫師滿意度,患者對護士產生較好的依從性,減少了醫療缺陷和差錯的發生,創建了和諧的醫、護、患關系,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圍術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統化、規范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1]蔣勁林.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與患者期望相關性的調查[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3):418-420.
[2]李愛群.優質護理在基層手術室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7):119-120.
[3]張洪君,楊美玲,蘇春燕,等.對“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實施意義與落實方案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4):22-23.
[4]劉雄濤,趙麗燕,鈔海蓮,等.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0):103-105.
[5]郭菲.優質護理服務在提升手術室工作質量中的作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10):1261-1263.
[6]鄧福英.手術室的優質護理服務[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22):3515-3516.
[7]范文艷,高德榮,趙永紅.淺談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31):145-146.
[8]王昕華.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504-505.
[9]劉萍,黃敏貞,辜雄軍.手術室醫護人員使用正性暗示語言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5):482-484.
[10]邱雪娟.淺談手術室的優質護理服務[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6):528-529.
[11]韓杰,李飛.護理人力資源分層使用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08,8(8):48-49.
[12]龐紅橋.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現狀淺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23):3676.
[13]徐海容.優質護理服務在某院手術室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8):359-360.
[14]邱紅,張金鳳,劉蘭蓮,等.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5):1367-1369.
[15]黃淳茂,鄧漢妹,朱偉育.手術間應用五常法管理的效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8):1668-1669.
[16]黃桂平,張新星,任小華,等.關于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的探討[J].哈爾濱醫藥,2013,33(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