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娟,賀紅梅,左小瑾
慶陽市中醫醫院,甘肅 慶陽 745000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1-2],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服務,慶陽市中醫院自2012年元月在住院患者中全面推廣應用中醫適宜技術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觀察到住院患者中醫適宜技術治療依從性差,嚴重影響了中醫適宜技術的臨床應用,為了解中醫適宜技術應用依從性現狀,近年來筆者對臨床采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患者的依從性進行問卷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選擇市、縣、鄉三級醫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住院行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的患者 450例,其中 16~44歲 143例,45~59歲148例,60~75歲159例;學歷:高中以上280例,初中110例,初中以下60例;職業:干部108例,工人126例,農民140例,私營業主36例,其他40例。
1.2 入選條件 1)年齡16~75歲;2)神志清楚,表達能力、情商、智商正常的患者;3)危重住院患者除外。
1.3 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發放調查問卷450份,回收450份。對回收問卷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住院患者中醫適宜技術應用依從性差的原因并有針對性的制定能夠提高住院患者中醫適宜技術應用依從性的相關措施及方案。
1.4 調查內容 住院患者一般資料:包括住院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不同病種、家庭經濟收入情況等。住院患者對中醫適宜技術的認知程度:包括對中醫適宜技術的了解程度、是否接受過中醫適宜技術治療、通過怎樣的途徑了解中醫適宜技術等。住院患者對中醫適宜技術的依從性[3]:包括對此次采取的中醫適宜技術治療是否接受、不接受或中斷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的原因等,對此次應用中醫適宜技術進行治療的療效及對護士進行中醫適宜技術的操作技能是否滿意等。
2.1 依從性不佳的發生率 本組450例患者完全依從172例(28.22%),依從性不佳者 278例(61.78%)。
2.2 年齡與依從性的關系 278例依從性不佳的患者中 16~44歲 116例(81.12%,116/143),45~59歲 83例 (56.80%,83/148),60~75歲 79例(49.69%,79/159)。老年患者依從性較好,青年患者依從性較差,不同年齡段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學歷與依從性的關系 278例依從性不佳的患者中高中以上學歷195例 (69.64%,195/280),初中學歷 58例(52.72%,58/110),初中以下學歷25例(41.66%,25/60)。學歷越高,依從性越差,各學歷層次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2.4 職業與依從性的關系 278例依從性不佳的患者中干部83例(76.80%,83/108),工人81例(64.28%,81/126),農民 68例(48.57%,68/140),私營業主 23例 (63.88%,23/36),其他 23例(57.50%,23/40)。結果表明農民的依從性最好,其次是工人、私營業主和其他職業者,干部的依從性最差,各職業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3.1 年齡與依從性的相關性 由于多年來中醫適宜技術治療在醫院應用很少,加之人們平時接觸西醫治療較多,中醫治療宣傳幾乎停滯,而青壯年人群學習任務重,工作繁忙,較少自身去了解中醫適宜技術,造成他們對中醫適宜技術的治療存在迷茫和不解,而中醫適宜技術治療起效慢也是青壯年患者不愿接受的原因。中、老年患者健康保健意識較強,平時對各種治療方法比較關注,并且愿意去嘗試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體驗較多,對治療的信任度也高,依從性較好。
3.2 學歷與依從性的相關性 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住院患者通過閱讀各種書籍、報刊,通過媒體等了解相關中醫適宜技術知識,隨著他們對治療的認識不同,對治療的認知與理解各異,對疾病的態度也有所區別,因此,選擇自主判斷、不遵醫囑者較多。而文化程度低的住院患者可能由于較少機會尋求對治療的了解,相對來說遵醫行為較好,依從性高。
3.3 職業與依從性的相關性 農民的依從性最好,其次是工人、私營業主和其他職業者,干部的依從性最差。職業類比影響因素與文化程度密切相關。
4.1 實施個性化的心理干預及宣教指導 責任護士首先針對住院患者不同年齡、職業、文化程度以及患者對中醫適宜技術的不同認知、不同態度以及影響因素的不同,先期了解并初步確定有可能阻礙和影響患者采用中醫適宜技術進行治療的原因,然后再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相關指導及幫助,進而提升他們應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的主觀意愿;對于接觸到對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療效認識不足的患者,由責任護士聯合主管醫生共同參與宣教指導,針對患者理解的實際情況及偏差進行個案講解,并鼓勵他們親自體驗治療過程,直到他們愿意接受為止。加強與患者身邊親屬的溝通[4],爭取醫院和家屬從思想及行動上均保持一致,互相配合,提高治療的依從性。
4.2 提高醫務人員中醫適宜技術操作水平 加強操作能力培訓,達到培訓制度化,形式靈活多樣化[5],確保貫徹落實。護理部制訂護士中醫護理操作培訓的總體目標和長遠規劃,以全院培訓和科室培訓相結合、小組培訓和個別培訓相結合等模式[6]。由護理部、科室護士長每月各組織一次護士操作培訓,責任組長負責小組人員的培訓指導,要求每位護士必須全面掌握中醫適宜技術流程并能熟練操作;責任護士操作前應向患者做好充分解釋,操作過程手法輕柔,注重患者的感受,滿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針對住院患者中醫適宜技術應用依從性差的相關原因,應分析、制定能夠全面提升住院患者中醫適宜技術應用依從性的具體方案,依據“方案”對住院患者進行干預,從而激發住院患者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的積極性,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應用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的依從性。
[1] 楊素梅.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現狀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健康月刊:學術版,2011,8(2):256-258.
[2] 程愛敏.優質護理示范工程在產科病房的實施效果與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25(8):107-109.
[3] 羅少燕.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分析及其針對性健康教育[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4,7(5):58-59.
[4] 札軍麗,李武平.健康教育對癲癇患者依從性影響的臨床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4):170-172.
[5] 郭秀珍.護理人員中醫護理知識及技能現狀調查與培訓對策[J].西部中醫藥,2012,25(11):67-70.
[6] 彭平.湘西州中醫院護理人員中醫基礎知識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5,3(9):85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