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可,桂 麗,賈雪梅
(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1.綜合實驗室;2.組織與胚胎學教研室;3.形態學中心實驗室;安徽合肥230032)
淺談高校儀器共享平臺實驗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培養和提升
黃大可1,桂 麗1,賈雪梅2,3
(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1.綜合實驗室;2.組織與胚胎學教研室;3.形態學中心實驗室;安徽合肥230032)
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實驗場所,支撐相關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共享平臺對外開放效益與平臺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密不可分。為使平臺運轉良好,擁有一支具有優良的職業素養、扎實的專業技能、不竭的創新素質的實驗隊伍至關重要。該文通過提出并分析平臺技術人員的現狀與問題,結合實際,初步探索出提升其綜合素質的方式方法,并歸納出切合實際的技術人員的激勵措施,對于穩定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實驗室人員; 設備和供應; 教育
為提高儀器設備利用率,實現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于2006年成立了大型儀器共享平臺[1],將精密貴重儀器設備實行統一管理和使用。而這些儀器設備對外開放共享程度、效益高低與一支穩定、高素質的實驗技術隊伍密不可分。加強實驗技術人員綜合素質培養,對保證平臺的良好運行、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提升科研實力具有重要意義[2]。
1.1 思想狀態和職業道德方面 實驗技術人員一直被看做是輔助教學的二線人員,被簡稱為“實驗員”。實驗室工作無足輕重甚至實驗員低教師一等的偏見,成為限制實驗技術隊伍自身建設的錯誤認識根源。很多技術人員把自己視為一個“操作者”,而不是一個“教育者”。不可否認,部分技術人員缺乏進取精神、不愿刻苦鉆研技術、僅滿足于有份工作。
1.2 專業技能方面 隨著醫學實驗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涌現,實驗技術人員的技術素質上的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年輕技術員文化程度逐年升高,但動手能力差、實際操作水平低;加上所學與所從事的專業技術工作可能不相關,部分技術人員對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維修保養往往所知甚少,束手無策,或是只懂操作而不懂原理方面的知識,工作陷于被動。
1.3 創新意識方面 對于平臺上的技術人員來說,只具備儀器設備的操作和管理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創新意識[3]。但對于部分平臺工作者來說,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開機、檢測(觀察)、關機,機械地操作著這些精密儀器,缺乏真正地思考及大膽地創新,不去嘗試新的實驗方法和技術手段,儀器的最大功能難以得到開發。
1.4 培養及激勵機制方面 對實驗技術人員缺乏一套科學的、系統的培養機制[4],一專多能、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多。實驗系列的職稱到高級實驗師就基本終結,部分實驗人員紛紛通過謀取高學歷而轉崗,使得這支隊伍長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職稱晉升的考核標準與教師系列過于一致,使得現如今的技術員空余時間不鉆研技術,只想著寫文章,謀學歷。針對實驗人員的激勵措施少之又少,使其缺乏應有的爭取先進、實現自我價值的動力。
2.1 注重職業道德培養 根據目前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的思想狀況,尤其是在青年技術人員隊伍中,特別需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不僅僅是教師的育人理念,也是實驗技術人員應當樹立的信念。加強崗前培訓,對每一位新分配來的實驗技術人員,要求與青年教師一樣參加崗前培訓,學習《心理學》、《醫學倫理學》、《教育學》知識。通過崗前培訓,提高新上崗技術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使其盡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需要,恪守技術人員的行為準則,增強工作自覺性。
2.2 加強實驗技能培養 實驗技能是技術人員素質培養的關鍵。合理的培養規劃能有效幫助技術人員明確工作目標,完成自身職業規劃。實驗室需要加強與培訓相關的制度建設,確定培訓的目標、內容和對象。培訓結束要進行總結、分析和再學習以達到共同提高。具體做法有:通過“導師制度”進行一對一培養;參加專業學會舉辦的一些短訓班、研究班;派出技術人員到生產廠家,系統學習儀器的維修與保養等。“缺什么,補什么”。如在開展雙語教學、留學生教學活動中,可選派關鍵崗位的技術骨干進行外語知識培訓,組織他們和青年教師一道參加外語強化培訓。針對新購置的大型儀器,除工程師常規培訓外,還應到有經驗的相關單位去深入學習。為保證培訓工作的長期開展,學校需增加人員培訓的經費投入。
2.3 注重創新思維培養 在當今學科交叉,資源開放共享,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新形勢下,平臺上的技術人員也應與時俱進,積極加入學術團隊[2]。實驗技術人員可以一方面承擔部分科研任務[5];另一方面通過和團隊中的科研人員經常溝通,及時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改進實驗方法,協助解決科研中遇到的現實問題,逐步培養創新意識和提高技術水平。教育部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高等學校要緊跟國際學術發展前沿,成為知識創新和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基地,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精神和創新精神”[6]。平臺近年來帶領大學生進行開放性、設計性實驗20余項,大學生團隊獲得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項、榮獲大學生“挑戰杯”科技比賽省級二等獎2項、國家級二等獎1項,在指導大學生設計課題、做實驗、撰寫論文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其創新意識[7],同時實驗技術人員的創新思維也得到進一步鍛煉和提高。
積極組織學習教育活動,樹立充分體現人才的發展性、多樣性、層次性和相對性的“大人才觀”。靈活運用激勵機制是充分調動和挖掘技術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手段,具體有以下幾方面:(1)建立薪酬制度[8]:平臺技術人員的薪酬除了正常的工資外,應加上儀器設備開放使用的績效。計算儀器設備的開放使用收費情況,按一定比例獎勵給具體負責管理和操作的技術人員。(2)制定一套適合技術人員晉升的政策:從實際出發制訂評審標準,以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核心,而不是一味地拿文章和基金作為統一“金標準”。符合條件的技術人員不僅可以晉升高級職稱,還可以晉升教授級高級實驗教師。(3)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責任制:設置高、中、初級專業技術崗位職務,使權技相結合,激發工作積極性和創造熱情。(4)設立特殊崗位津貼:實驗技術人員幾乎每天都與有毒、有害的化學試劑(二甲苯、甲醛等)、儀器的輻射等頻繁接觸,對身體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應設立特殊崗位津貼、保健津貼。
本校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按照以上政策和辦法,在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有諸多不足之處。今后一方面還要加強實驗技術隊伍的全方位建設,將技術人員的考核、進修、激勵等方面建立的制度和計劃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實驗技術人員應在工作中應勇于創新,積極進取,對知識和技術不斷自我更新。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實驗技術隊伍水平的提高,推動實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
[1]梁碧超,肖祖寧.建立高校資源共享平臺,促進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3):296-297.
[2]謝麗,陶琨.淺談研究型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共享平臺上實驗技術人員的素質[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3(11):90-91.
[3]王元松,劉成玉.青島大學醫學院實驗技術人員現狀調查與分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9):153-156.
[4]熊春梅.高校實驗室技術人員隊伍穩定與提高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2):213-214.
[5]趙文海,白旭華,韓春平.我院實驗技術人員隊伍的現狀與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15(2):191-192.
[6]李敏,王代華,潘銀松.加快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4,12(4):114-117.
[7]陳洪菊,屈藝,母得志.實驗室技術人員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189-191.
[8]王俊,謝安建.校級大型儀器共享平臺的運行模式與激勵機制探索[J].教育教育論壇,2015,3(10):123-12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0.067
B
1009-5519(2015)20-3197-02
2015-06-10)
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0943,2014jyxm745)。
黃大可(1979-),男,安徽壽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科研協作及科研管理工作;E-mail:dakeh@163.com。
賈雪梅(E-mail:jiaxueme@126.com)。